當我看到完美的生活時,我的第壹個想法是,這是壹種沒有苦難的生活。
活得不痛苦多好?為什麽有些人選擇不給孩子壹個完美的人生?
我看大部分反對的觀點都糾結在這個定制問題上。說實話,我們的生活是100%定制的,這個不需要討論。誰都沒有選擇的權利。
大美玲說的很好。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性別,我們的家庭和不上學。......
有太多該死的事情我們無法選擇。在我們出生之前,我們的父母選擇了生孩子。
這不是定制嗎?我們生而為人,是父母定制的。不然我們是從這個世界的哪裏來的?
但是,定制問題不是我想說的。說到腦洞問題本身,我更關心的是對方壹直在說會陪孩子經歷挫折。我對妳的臉很失望。
如果我的父母現在告訴我,當我出生的時候,他們只是按了壹個按鈕,我就可以獲得完美的人生,或者如果他們按了那個按鈕,我就不會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那些磨難和痛苦,我想我真的會怨恨我的父母。為什麽不按?
為什麽?
因為我至今才活了25年,經歷了太多常人沒有經歷過的磨難和挫折,那些磨難對我來說真的太痛苦了。
特別熟悉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可以講的故事太多了。挑幾個大的。我上過五次手術臺,眼睛失明壹年半了。前女友因為抑郁癥跳樓自殺。我看到我最好的朋友在10米外被車撞了。當時我離他只有不到2米的距離。還有哪些親人去世了,失戀了,窮了?哪壹個是我沒有經歷過的?如果我的父母不在人世,我可能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我真他媽的希望我能有壹個完美的人生,完美到余生都不會經歷悲傷的事情。
記得有壹次和壹個大哥喝酒。他問我,“林瀚,我真羨慕妳。妳可以忘記任何不開心的事。妳是怎麽做到的?”
我當時什麽都沒說。我能說我年紀輕輕就習慣了經歷痛苦嗎?如果妳沒有忘記什麽呢?妳總是記得嗎?壓抑自己?
但是妳自己想想就知道了。太矯情了。
挫折和艱辛本身的意義是什麽?
就是失敗和痛苦!這不是壹個他媽的美麗的詞,好嗎?
但是為什麽我們總是要表揚他們,贊美他們呢?
是經歷挫折後的成功,是苦難後的解脫,是風雨後的彩虹。那些美好的東西是我們想要的,值得我們贊美。我們內心想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苦難本身。那些說苦難本身有意義的人,要麽是在胡說八道,要麽是精神有問題。
汶川地震給幸存者帶來了什麽意義?海嘯呢?那場火呢?洪水怎麽辦?這些災難本身只代表痛苦。想學習防災知識,看書怎麽樣?講座怎麽樣?壹定要自己經歷嗎?
我們贊美救了孩子的母親,我們贊美為保護學生而死的老師,但我們似乎忘記了他們已經死了,他們死前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是的,我們發現了自己偉大的人格。媒體寫文章誇我們,學生寫散文誇我們。但我寧願這壹切都沒發生過。母親可能會打孩子,老師可能會開輔導班收錢,沒有人經歷過那些災難和痛苦。
多說說我自己吧。我從自己身上留下的五個切口中學到了什麽?我都不知道,那些歌頌挫折和苦難的人知道嗎?
前女友的死傷了我七年的心,現在想起來有時候會自責。哎,學會珍惜自己愛的人,代價太大了吧?
我高中的時候瞎了壹年半。我以前成績很好。最後高考還得上專科。不是所有人都是蔡聰。如果我瞎了,我會害怕。我絕望到差點跳樓,要我學會珍惜光明。這是不是有點離譜?
我和朋友走在斑馬線上,沒有闖紅燈。他被車撞飛了10米遠,終身殘疾。他學到了什麽?正確過馬路?
以前會開車,現在不敢開了,因為每次看到高速上有車朝我的方向開過來,我就心慌,本能的想把車開走。
經歷了這麽多,我承認,是的,我成長了,我進步了,我會比同齡人更成熟,但是那些經歷的代價是我夜不能寐。妳有過吃了安定就睡不著的經歷嗎?
我不想抱怨,我只想說,如果可能的話,我不想經歷這些,我不想得到這些“珍貴”的經歷。我只想安靜的老老實實的活著,我不想要那些故事;我不想看到我的朋友聽完我的故事後哭。我希望我講的每壹個故事,不壹定能激勵所有人,但至少能讓喜歡我的人開心。
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父母能為我定制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