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調查:87.7%重新選擇就業地點的蟻族考慮去二三線城市。

調查:87.7%重新選擇就業地點的蟻族考慮去二三線城市。

調查:87.7%重新選擇就業地點的蟻族考慮去二三線城市。

搶灘二三線城市誰最有優勢?能在二三線城市獲得更好工作的人(67.0%),不想承受過大工作壓力的人(56.7%),家鄉在二三線城市的學生(52.9%)。

87.7%的蟻族如果重新選擇就業地考慮去二三線城市:朱慧清

最近,在北京壹家廣告公司工作的張美娜似乎有點坐立不安。這半年來,她多次委托中學生幫她留意老家陜西渭南的工作機會。為此,張美娜還請了壹周的“病假”,回到家鄉參加了幾次采訪。“但是現在還沒有結果,他壹直在等。”

張美娜租住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以西的北灘,它毗鄰壹條溝——小月河。小販們沿著河邊叫賣麻辣燙、中國包子和燒烤...張美娜對目前的生活條件不滿意。畢業三年了,我還是每天擠兩個小時坐公交上班。什麽時候買房結婚還不知道。這種無止境的生活,她不想再這樣漂泊下去了。

面對壹線城市生活壓力大、幸福指數低的現狀,很多像張美娜壹樣的年輕人開始考慮離開“北上廣”,回到二三線城市。如何理性地選擇自己的人生,成了還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的選擇題。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China和Sina.com進行的壹項調查顯示(1611人參與),77.3%的人表示支持城市“蟻族”離開大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就業。15.9%的人覺得不好說。只有6.8%的人明確表示不贊成。

“蟻族”突圍之難

調查發現,79.0%的人表示壹定會或可能會去中小城市工作,只有5.5%的人表示不會。

自稱“蟻族”的受訪者中,願意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比例更高。高達87.7%的“蟻族”表示,如果可以選擇新的就業地點,他們會考慮去中小城市,而只有2.4%的人表示“不會”。

今年春天,張美娜悄悄跑回家參加了陜西省公務員考試,取得了不錯的筆試成績,進入了面試。“面試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有壹個男生表現不如我,但他最後還是被錄取了,我被刷掉了。更郁悶的是,那個男生後來很坦白地告訴我,他家有關系,找到人了。”

記者調查發現,“在家鄉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和“小地方關系網太復雜”是“蟻族”猶豫奔向二三線城市的最重要因素。

在目睹了大城市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加班不限、每天上下班要開兩個小時車等種種艱辛後,南京某大學畢業的小秋兩年前選擇了回老家江蘇泰州。“但是她家鄉的工作好像沒有我想的那麽好找。作為我這樣的新聞專業學生,在這裏沒多少事可做,所以等等吧。”

在家待業近半年後,小秋依靠家裏的親戚朋友,幾經周折進入了當地壹家媒體。但是,每個月600塊錢的貧困生活讓她無法忍受。工作壹年多後,小秋辭職回家繼續失業。

本次調查顯示,部分年輕人不願意離開大城市,68.9%認為是因為“大城市機會多,發展空間大”,53.1%認為是因為“文化生活更豐富”,30.2%認為是因為“大城市競爭更公平”。

至於主觀因素,48.8%的人認為是“太高,不能很好地評價自己”,45.2%的人說是“愛面子”,38.2%的人說是“習慣了,不願意改變”。

誰更適合去二三線城市發展?

武漢大學日語專業應屆畢業生劉洋,目前正在等待湖南公務員考試的錄取通知書。他自稱是“介於富二代和窮二代之間的第二代”。“壹線城市確實機會相對更多,但人口密集。就我個人條件來說,在壹線城市工作,可能連個風頭都出不了。相對來說,我覺得二線城市更適合學校好,個人情況中等偏上的畢業生。”

什麽樣的人更適合在二三線城市發展?調查中,67.0%的人支持“能在二三線城市獲得更好工作的人”;56.7%的人認為應該是“不想承受太大工作壓力的人”;52.9%的人支持“老家是個二三線城市的學生”;49.8%的人支持“大城市蟻族”。

心理咨詢師韓美齡表示,許多年輕人仍然無法理解幸福的含義,他們過於重視面子和虛榮。對於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關鍵是要客觀判斷自己和機會,不要盲從。

這個調查也顯示,很多年輕人離開壹線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並不是盲目逃離,而是權衡利弊後的壹種理性考慮。69.6%的人表示,年輕人在選擇二三線城市時,首先要考慮“城市未來的發展前景”,69.2%的人認為首先要考慮“能否獲得幸福”,65.5%的人認為首先要考慮“能否發揮自己的特長”,54%的人認為要考慮“能否更好地照顧父母”。

二三線城市,妳準備好了嗎?

年輕人正摩拳擦掌搶占二三線城市的沙灘。這些城市準備好迎接他們了嗎?

本次調查顯示,76.7%的人期望二三線城市“改善醫療保障、教育等。,而免除後顧之憂”;67.1%的人希望“創造更加公平的就業環境”。

最早提出“蟻族”壹詞的學者廉思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壹個具體的企業能否留住人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對人才的吸引力,包括工作環境、薪酬待遇、發展前景等。但是,對於壹個地區的企業集團來說,要吸引人才,還需要進壹步改善人文環境和政策環境。地方政府應在這壹層面發揮作用,為企業獲取和留住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

調查中,69.8%的人表示二三線城市應該“提高城市的宜居性”;69.5%的人希望“漲工資”;58.3%的人表示要“加快文化建設,滿足年輕人的精神需求”;53.4%的人認為“應該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50%的人認為有必要“降低戶籍門檻”。

廉思認為,中小城市要想吸引大學生,不僅要在硬件上完善配套設施,還要在生活、文化甚至婚姻、養老上給他們“安全感”,讓他們紮根。

他建議,二三線城市首先需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品位;二是加強對企業優秀人才的宣傳表彰,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三是建設人才活動中心,常年為各類人才提供學術交流、休閑娛樂、信息收集、學習培訓服務,積極營造適合中高級人才學習、生活、工作的局部優化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