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案例分析:高三家長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案例分析:高三家長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案例1:過於緊張的孩子

案例焦點

小D,男,在信中說:“當我進入高三時,壓力接踵而至:家庭壓力、老師壓力、同學壓力、自我壓力、學習壓力...很多壓力讓我無法承受,無處發泄。每天腦袋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經常失眠。有時候我也想放松壹下自己,但是每天回家看著比我還緊張憔悴的媽媽,我就無語了。有時候我能控制住自己,拖著疲憊的心繼續努力。有時候很難控制自己,會和家人產生矛盾。”

原因分析

高三學生往往承受著來自父母、老師、同齡人甚至自己的巨大壓力。巨大的壓力讓孩子感到焦慮。面對這種焦慮,很多孩子都想在家裏得到解脫和放松,但回到家卻發現父母比自己還緊張和焦慮。試想:當雙方都處於焦慮的情緒中時,就容易產生沖突和不快,而當雙方都不理智時,矛盾就會升級。

溝通策略

1.家長情緒要穩定。父母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父母的焦慮也會讓孩子更加焦慮。所以,父母要有壹顆平常心。父母情緒的穩定和正常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基礎和前提。

2.體諒孩子,給孩子放松的時間和機會。當孩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可以心疼地說:“累了,放松壹刻鐘再做作業!”“這樣,孩子會感受到妳對他的理解、關心和愛。

案例二:不想說話的孩子

案例焦點

我在咨詢壹個家庭的時候,壹位母親生動地描述了發生在她家的壹個片段:

當小L放學回家時,他的父母立即迎接他。

爸爸:“是啊,今天學校怎麽樣?”

小L:“嗯……”

媽媽:“冰箱裏有西瓜。快吃點降溫。”小L:“嗯……”

爸爸:“妳不開心什麽?告訴我們。”

小L:“嗯……”

媽媽:“怎麽了?妳怎麽不說話?”

小L:“嗯……”

爸爸忍無可忍:“妳是啞巴嗎?妳真是個孩子!”

“砰”小L緊緊地關上了自己房間的門。

媽媽開門:“妳爸媽怎麽惹妳生氣了?妳怎麽這樣對待妳的父母?”

小l:“妳沒聽見我用‘嗯’回答嗎?”整天嘮叨不累嗎?"

媽媽:“連小狗都會跟主人打招呼,不像妳回家跟妳聊很久。”妳還把父母放在眼裏嗎?"

小L:“妳的嘴在我臉上,不管我想不想說話。狗會打招呼,所以妳可以養狗。”

爸爸:“爸爸媽媽為了妳的教育已經很努力了,但是還是生妳的氣。看看妳的臉。這有道理嗎?”

小l:“我很無聊,很無聊。”我懶得跟妳說那麽多,反正妳也看不懂!"

媽媽:“妳可以說說妳的委屈和難受。妳以前說,怎麽變成這樣了?”

小L:“我就是不想說話。難道連這樣的自由都沒有嗎?”如果妳想幫我,就不要老是問我,煩我!"

原因分析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父母生氣,孩子也煩。雙方都有委屈,都覺得委屈。那麽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麽做呢?我們先來看看小L和他父母的深思。

小L:“我那時候沒病,只是有時候抑郁,不想說話。我只想安靜壹會兒。”我父母已經照顧我夠久了。並不是說他們不好。完全是我個人的問題。我想靜下心來思考壹些問題。有時候特別想安安靜靜的享受壹下。"

媽媽:“面對妳異常的沈默,我爸媽真的很擔心妳。他們想幫忙,但不知道該怎麽做。”如果妳想壹個人呆著,父母不會強迫妳說話,但是妳可以想辦法讓我們知道妳的心情。"

溝通策略

1.給孩子留下自己的內心空間。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間,尤其是高三學生,壓力太大了。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不要隨意闖入孩子的房間或者孩子內心的精神空間。

2.不要問他們不想說的話。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咄咄逼人,什麽都要問。如果孩子願意告訴妳,妳壹定要認真聽他說,珍惜他。

3.發出求救信號。可以用小紙條給孩子留言,也可以給孩子發信息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孩子的愛。

案例三:成績不穩定的孩子

案例焦點

這位父親介紹:“女兒現在處於高三沖刺狀態,但學習成績突然出現忽上忽下的情況。”高考快到了,我和她媽媽都很擔心。女兒之前的學習成績很好,小學和初中的成績都在班裏名列前茅。進入高中後,她的孩子學習非常努力。但是因為最近壹段時間考試成績不穩定,不僅孩子感到焦慮,我們也開始坐立不安。"

女兒說:“我小學初中學習成績還可以,高中以後就不好了。高中的時候有時候聽說女生比不過男生。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我很想學好,很努力,但是學不好。高考壹天天臨近,我的成績總是不及格。我真的很焦慮。最近經常失眠,有時候上課沒精神。"

原因分析

通過交談,我發現這個女生以前在普通初中讀書,現在在重點高中讀書,所以高中的成績和排名跟小學初中是沒法比的。而父母和孩子自己,總是單純的拿自己現在的成績和排名和過去比,越比越緊張,越自卑。同時,女生“考出好成績”的動機過於強烈,這種情況下學習和考試的效果適得其反。

溝通策略

1.理解孩子的心情,給他時間逐步調整學習狀態,避免急躁和焦慮。

2.接受孩子的現狀,降低期望值,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是否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和負面影響。

3.每當孩子進步不大時,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多和孩子溝通,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案例四:高三的兒子戀愛了。

案例焦點

壹位母親焦急地走進心理咨詢室。“我兒子高三,學習成績壹直都不錯。這讓我們很欣慰。昨天他洗澡的時候,我聽到他手機收短信的聲音,就隨便打開,發現是壹個女生發來的,寫著‘妳睡著了嗎?寫完所有的作業後,我把剩下的時間都用來想妳了……'再往前看,還有壹些類似的內容。我當時就暈了!老師,我今天怎麽跟兒子說話?我怎麽面對我的兒子?怎麽讓這個女生不打擾兒子?"

原因分析

忙碌的高三學生剛談戀愛,這是很多家長認為最棘手的問題。其實完全沒必要大驚小怪。十七八歲的學生遇到這種情況很正常。近年來,學生談“戀愛”的現象呈明顯上升趨勢。如果作為洪水猛獸來制止,往往會越來越嚴重。而且這位家長提到的情況是,兒子並不是真的戀愛了,而是女孩對兒子有好感。作為家長,不要壹棍子打死孩子,把孩子想象得太壞。其實在最初的階段,他們只是壹種朦朧的意識,並不是真正的愛情。

溝通策略

面對這件事,家長該怎麽辦?如果兒子相對平靜,妳完全可以不提這件事,也不必和兒子談,可以進壹步觀察。通過觀察,如果發現兒子變暖了,“欲擒故縱”是最好的辦法。給他壹個贊美怎麽樣?“妳小子真行,比妳媽還能幹。”“她長什麽樣?告訴我,讓媽媽給妳建議。”如果孩子真的能向妳傾訴,那就已經成功了壹半。

案例五:不想讓父母監督的孩子。

案例焦點

壹個高三學生說:“我在家經常和父母吵架,父母在教育我的問題上分歧很大。我真不知道該聽誰的。”我已經長大了,我知道該怎麽做,但是我的父母總是嘮叨。進入高三,學習和中考壓力大。希望能抓住這壹年的寶貴時間,努力考上重點大學。但是父母壹催,我就坐立不安,不願意學習;如果他們不議論我,我就能靜下心來自覺學習。我不想和父母對著幹,但是每次事情到了最後都控制不住自己,事後後悔。"

原因分析

高三學生的成人意識和獨立意識更強。他們對自己比較敏感,想要獨立行動,而有些父母總是習慣於在家庭中以權威和教育者的身份出現,這就必然會產生矛盾。

溝通策略

1.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壹定要達成* * *認識。如果家長不同意,孩子會無所適從。

2.做個旁觀者。壹位高考家長說:“我把上了高中的兒子當旁觀者。兒子回來跟我嘮叨學校的事,考得好就開心或難過,我跟兒子壹起開心或難過。然後我問兒子下壹步怎麽辦,聽聽他的想法。他不得不壹步壹步走。但我對學業的整體規劃,走哪條路,如何選擇,大事的選擇發表意見,供兒子參考。”

3.做顧問。現實生活中,父母應該是孩子的顧問和盟友,而不是管理者。家長要學會傾聽,不幹涉地提出建議,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感到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