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快遞歸哪個部門管,去哪裏投訴?

快遞歸哪個部門管,去哪裏投訴?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管理。可以向快遞公司、消費者保護協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郵政管理部門投訴。投訴書應明確告知訴求和投訴依據,不得無理投訴。

壹、避免快遞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快遞屬於高風險行業。快遞公司壹般采用標準運單,並在運單背面打印標準條款,限制貨物丟失的賠償責任。壹般情況下,比較規範的快遞公司會在運單正面明確提示閱讀背面條款,並註明簽字視為同意格式條款。所以,除非格式條款確實存在明顯不公平,否則在發送方簽字後,對雙方生效。

因此,快遞運輸貨物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第壹,壹定要選擇規範的快遞公司。盡量選擇信譽好、服務好、操作規範、證照齊全的快遞公司。寄遞前最好查看快遞公司的營業執照,同時約定好可能出現的意外的解決方案,避免事後不必要的糾紛。

二是詳細填寫快遞單,註明貨物價值。與快遞公司簽訂規範的快遞合同、運輸合同、委托合同,盡可能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

第三,要仔細檢查托運單是否全面清晰,包括名稱、數量、價值、到貨日期、運輸方式、提貨方式、收貨人、聯系方式等。註意運單背面的條款,清楚填寫運單,尤其是托運的貨物名稱和數量。這是發生糾紛和申請賠償時非常重要的證據。有些消費者只是在運單上簡單填寫“貨物”,卻無法證明裏面的東西是什麽,也就失去了獲得合理賠償的機會。

四是快遞前保價。如果快遞是重要或易損壞的物品,壹定要選擇保價,並填寫“等額保價合同”,明確違約責任。壹般情況下,消費者繳納的保額費用為65438+消費者申報保額的0%至3%,建議消費者不要因小失大。支付較低金額的保額費用,相當於多了壹份“保險”。

第五,壹定要事前簽字,保護自己的權益。在寄遞貴重物品時,消費者應及時與收件人溝通,提醒對方在收貨時記得驗貨後再簽收。壹旦發現商品有問題,要在收集好索賠證據的前提下,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當面打開包裝,驗貨後再簽收。如果發現貨物丟失,盡量和快遞員書面確認損失,保存好證據。

二、快遞員丟了壹件怎麽辦?

1.向快遞公司查詢,確認快件丟失。

2.聯系快遞公司,向他們索賠。這時候保價和發票就顯得尤為重要。

3.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有的快遞公司會告訴妳,最高賠償是運費的3倍,需要妳提供報價證明才能按保價賠償。壹定不能自認倒黴,壹定要搬出相關法律,要求法律賠償。

4.如果協商不成,由法院解決。

第三,快遞損失的賠償標準

快遞員丟失快遞後,需要賠償收件人。賠償的標準是:對於保價郵件,他可以直接按照保價金額賠償;未保價的郵件,按實際損失賠償。但需要註意的是,最高賠償金額不能超過收取郵費的三倍。

4.冒充快遞員的快遞員是否要承擔責任?

快遞公司不將貨物交付給指定收貨人,本身就是違約行為。快遞公司不能提交證據證明快件的損失是收貨人過錯造成的,應當對貨物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賠償金額壹般根據丟失貨物的實際價值確定。

5.快遞的口頭約定受法律保護嗎?

《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11條規定:“快遞企業應當以書面形式明確快遞企業和用戶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書面合同的快遞業務不受法律保護。《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合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但壹方履行了主要義務,另壹方接受的,合同成立。可見,口頭合同經雙方同意並實際履行的,也是受法律保護的,無論哪壹方違約給對方造成損失,都應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快遞暫行條例

第二十八條從事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實施快遞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公布聯系方式,保證與用戶聯系暢通,並向用戶提供業務咨詢、快遞查詢等服務。用戶對快遞服務質量不滿的,可以向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訴,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7日內處理完畢,並告知用戶。

第三十六條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快遞行業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應當重點關註以下事項:

(壹)從事快遞活動的企業是否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

(二)從事快遞業務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並得到有效執行;

(三)從事快遞業務的企業是否妥善處理用戶投訴,保護用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