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孩子為什麽冷漠?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孩子為什麽冷漠?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忙碌了壹天,媽媽終於下班了。進門後,她直接躺在沙發上喊:“郝好,過來幫媽媽倒杯水!”"過了五秒鐘,我沒聽到任何回應,然後我媽試探性地喊了壹聲,"浩浩,妳在家嗎?"

這時候我媽只能掙紮著從沙發上爬起來,給自己倒了杯水。然後她去了郝好的房間,發現郝好正在房間裏玩遊戲。媽媽看到這壹幕非常難過,問郝好:“妳剛才沒聽到媽媽叫妳嗎?”妳為什麽不回答我?"

郝好頭也不擡地盯著手機遊戲說:“我壹聽就懶得回了。”媽媽看到孩子冷漠的表情感到委屈和憤怒,然後質問浩浩說:“我每天在外面辛辛苦苦養妳。妳是白眼狼。我當初就不該生下妳!”

郝好諷刺地笑著說:“呵呵,是的,像我這樣的人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妳做的最糟糕的決定就是結婚。要是妳沒結婚沒孩子就好了。”

媽媽聽到浩浩的話特別震驚。她想不到自己可愛的兒子小時候為什麽會變成這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原來郝好的父親和母親離婚了。剛開始壹家人過得很開心,後來夫妻兩個總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每次都吵得天翻地覆。後來,郝好的父親提出離婚,因為他無法忍受,但郝好的母親不同意。她甚至懷疑丈夫在外面有外遇,於是提出離婚。

想到這個廣大的母親更是怒不可遏,每天用不同的方式和丈夫吵架。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這兩年夫妻兩個都累壞了,提起對方就像提起仇人。不敢相信兩個人曾經是最親密的人。後來兩個人都累了,最後離婚成功。

然後浩浩就壹直和媽媽住在壹起,可能是因為失敗的婚姻生活太痛苦了。離婚後,她媽媽經常在浩浩面前說前夫的壞話。當丈夫提出要去看望浩浩時,母親會想盡壹切辦法阻止。在這段失敗的婚姻中,浩浩是最受傷的,所以他變得越來越沈默,和父母的關系也壹直很冷淡。

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本來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系,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孩子把父母當成了陌生人。我相信很多家長遇到這樣的孩子都會很受傷,甚至會認為這個孩子是像郝好媽媽壹樣的白眼狼。

沒有人會天生冷漠,內心的冷漠背後壹定有原因。現在我們來詳細分析壹下。

1.家庭環境原因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創造了環境,環境也創造了人。”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指出:“有什麽樣的環境刺激,就有什麽樣的印象。”

環境對於人格的塑造非常重要。在壹個家庭中,是父母為孩子創造了成長的環境。父母可以選擇讓孩子生活在溫暖的家庭,也可以選擇冷漠的家庭。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家庭環境密切相關。只有良好的成長環境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在開頭講的故事裏,浩浩原本是壹個特別可愛的孩子,但是隨著父母關系的破裂,浩浩的性格越來越冷漠,這也是家庭環境不好造成的。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充滿暴力的家庭,溺愛孩子的家庭,最容易培養出親情淡漠的孩子。

暴力的家庭環境分為行為暴力和冷暴力。行為暴力主要表現為毆打和侮辱,冷暴力是指對孩子不夠關心,不予理睬。

過分溺愛孩子容易培養出冷漠的孩子,主要原因是孩子把這種行為視為理所當然。壹旦父母不能滿足孩子,孩子就很容易怨恨父母。

比如最近有個網友發帖說她的父母很讓人失望。她想買壹部蘋果手機,但是她的父母沒有錢給她...

這位網友發帖的時候還是那麽自信,壹點也不覺得自己向父母要了多少錢。他甚至理直氣壯地譴責父母無能。這樣的孩子明顯對家人漠不關心,這樣的孩子明顯被父母慣壞了。

綜上所述,家庭環境很重要,無論是暴力的家庭環境還是溺愛的家庭環境都是不可取的。

2.父母沒有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共情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放在對他人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意識、把握和理解中。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共情、傾聽能力和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如果孩子有同理心,那麽孩子就能把自己放在父母的位置上,即使父母不小心傷害了孩子,孩子內心也不會怨恨。

比如開頭講的故事,浩浩雖然因為父母關系破裂和母親生活在壹起,但是他和母親的關系也很冷漠,這是沒有同理心的表現。

喬治城大學情緒和社會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阿比蓋爾·馬什(Abigail Marsh)曾說:“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是因為他們無所畏懼,而是因為他們有強大的同理心。”

如果浩浩有同理心,那麽妳可以站在母親的角度考慮問題,妳就能理解母親的處境有多痛苦。感受到母親的痛苦後,妳自然不會對母親那麽冷漠。

所以也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忘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也很簡單,尊重是相互的。父母只需要時刻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那麽孩子自然也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為對方考慮,理解對方的難處,這樣親子關系才會和諧長久。

總結:孩子親情的淡漠是父母教育的失敗。如果妳發現妳的孩子在漸漸疏遠妳,我建議妳馬上思考壹下妳的教育方法,認真想想是不是因為妳傷害了孩子。此外,還要特別提醒家長,家庭和睦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努力營造良好的婚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