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著名建築——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概述;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位於廣州市中山二路92號,占地1.8萬平方米。它建於解放後1,927,1,5438,61,是為了紀念中國* * *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中犧牲的烈士。主體包括正門、廣場、陵園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和圓形圍場。有16景點和遊樂場所,是壹個紀念、觀光、科普的公園。墓兩側有20個大花壇,四季鮮花不斷;墳前草密,四周松柏四季常青;陵園東側有中朝人民血脈友好亭和中蘇人民血脈友好亭。園中人工湖的湖中央還有壹座紀念亭,橫匾寫著“血祭軒轅”,是董題寫的。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壹。
廣州著名建築——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的歷史意義: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迫害和屠殺,中國* * *生產者和革命群眾於2月6日淩晨,在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葉挺、葉劍英、蘇、聶、許等領導下,發動了廣州起義。由於敵強我弱,起義最終失敗了。從14到19的六天時間裏,5700多名黨員和革命群眾被殺害。新中國成立後,廣州市政府在當年烈士犧牲的紅花崗修建了這座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烈士陵園。1957正式對外開放。陵園總面積654.38+0.8萬平方米,分為陵墓區和公園區兩部分。
廣州著名建築——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建築景點:
有正門門樓、陵園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廣州公社烈士墓、葉劍英元帥墓、英雄廣場等。正門以白色花崗巖為基底,漢白玉上有橘紅色琉璃瓦屋頂,雙闕前石壁上刻有周恩來題寫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八個大字。陵墓大道寬闊筆直,兩旁松柏蒼松,期間20個花壇開滿紅花,莊嚴肅穆。墓北端是廣州起義紀念碑,造型獨特,寓意深刻。紀念碑正面刻有鄧小平題寫的漆金碑名,碑周圍刻有廣州起義戰鬥場面浮雕。
公園內的“血祭軒轅亭”、“中朝人民血誼亭”、“中蘇人民血誼亭”,人工湖、拱橋錯落在綠樹紅花間,清晨的日出十分壯麗,因此“紅陵旭日”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壹,並被廣州市政府1986評為“廣州十大”。
廣州著名建築——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的建築結構: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南北面向東較場,占地654.38+0.8萬平方米。陵園的正門是兩座黃色琉璃瓦頂的石讀,其中壹排五扇朱紅色鐵柵欄門氣勢磅礴。在南門前的石壁上,用周恩來的書法和漆金鐫刻著園名。廣闊的主墓道由華鋼石鋪成,兩旁建有花壇,種植紅花。兩邊山坡上種著松柏,紅花壹年四季不絕,四季常青。
墓地由壹座陵墓和壹座花園組成。主要建築包括正門、廣場、陵墓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和圓頂陵墓。墓旁,松柏叢生,紅花盛開。還有紅花崗、葉劍英四位辛亥革命烈士墓。陵園東側建有中朝人民血亭、中蘇人民血亭、血祭軒轅亭,並有朱德、董、葉劍英題字。西南面有廣東歷史博物館。墓地位於崗底湖畔。紀念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壹體。青山綠水中亭臺樓閣星羅棋布,到處是紅花的山坡中石徑交織。整個墓地風景優美。在1963和1986兩次入選《紅陵旭日》為《羊城八景》。每年舉辦菊展、春節、燈會等活動,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整個墓園鳥語花香,樹木小橋流水,平日吸引了大量遊客。逢年過節,特別是清明節前後,年輕人會來這裏舉行掃墓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每天清晨,當紅日從墓後的冉冉升起,陽光四溢,綠草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仿佛烈士的英氣在守護著這片土地。“紅陵旭日”已被列為新羊城八景之壹。
紀念碑的東面是圓拱烈士墓。墓室直徑43米,高6.2米。土壤是密封的,上面覆蓋著草。這種鐵線蓮有著旺盛的生命力,象征著先烈們“烈火不滅,春風吹又高”的革命精神。墳墓被壹圈花崗巖砌成的墻包圍著。墻內嵌有40多道白雲石欄桿,每道欄桿上坐著壹只石獅。墓前壹塊大青石板上鐫刻著朱德題寫的“廣州公社烈士墓”八個大字,是墓主碑。1987年12月1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在墓東墻刻下廣州起義碑文。
陵園東面湖中央有壹八角亭,亭上懸掛著董題寫的“血祭軒轅”匾額。這是為紀念陳鐵軍和周文雍兩位烈士而建的紀念亭,他們在廣州起義後被俘並犧牲,在刑場結婚。胡鑫館東側還有兩座大型紀念亭:壹座是為紀念在廣州起義中為人民獻出生命的150朝鮮同誌而建的中朝血脈友誼亭;另壹座是為當年參加廣州起義被殺的蘇聯副領事兼圖書管理員所建的中蘇血緣友誼館。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