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接觸項目管理方法。1991年,中國成立了國家項目管理學會——中國項目管理研究會。90年代末,我國開始研究項目管理職業資格認證標準(即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如以中國外國專家局為首的項目管理培訓認證單位,以美國項目管理學會(PMI)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為基礎,推進PMP項目管理職業資格認證;基於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的項目管理資格標準(ICB),中國項目管理研究會於2002年6月推出了中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C-PMBOK),並開展了IPMP的專業資格認證。
我國工程項目管理水平還存在以下問題:
(壹)相關政策法規有待完善
在我國,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正遭受著長期管理部門和現場管理項目部的弊端,如缺乏集中管理,溝通不及時,管理部門不能及時掌握現場的管理制度,使項目管理水平始終處於協商或假招標的停滯狀態,搞“人情工程”。雖然我國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在項目管理專業和行業領域仍然沒有指導性的實施準則。
(二)不重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本身就是研究擬建項目的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可行性。其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同時為銀行貸款、合作簽約、工程設計等提供依據和基礎資料。然而,許多投資者普遍不重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盲目投資,往往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並為後續的工程事故埋下禍根。
(三)項目經理素質普遍較低。
由於我國項目管理的系統研究和行業實踐起步較晚,全國項目管理研究會於1991成立。同時,作為管理科學的壹個分支,項目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還不成熟,項目管理的理論體系還不完善。目前國內關於項目管理的官方出版物並不多。這說明項目管理的發展地位和重要性在科技教育領域還沒有得到認可,也說明我國培養項目管理人才的軟硬環境還很落後。同時,施工企業在人才培養和激勵方面也不完善,不能很好地留住人才。
(D)項目缺乏專業人員,項目管理水平低,難以從其他項目的類似問題中吸取經驗,從而導致同樣的錯誤。可以說,知識在項目管理的過程中普遍被忽視,很多顯性知識* * *無法享用,而隱性知識不容易被發現和應用,造成了知識的極大浪費。
(E)應該獲得相關知識的人不能及時獲得知識,項目管理的溝通不及時,導致效率低下,時間和物質的巨大浪費。在項目中,無論是內部工種之間,還是項目組與外部設計院、業主之間的溝通不及時,往往會出現問題得不到解決或解決不到位,導致工期延誤、返工。
國內學者對項目管理的發展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魏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項目管理的主要進展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張海娟等人主要分析了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對我國項目管理發展的影響。鄭紹廉總結了項目管理的具體內涵、研究課題以及在中國的發展。殷壹林等人探討了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發展趨勢。
應該說,我國項目管理的這些知識體系和標準的出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項目管理培訓市場巨大利益的驅動,它們都有自己的市場。目前,我國對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研究還處於無序狀態。
二。國外項目管理的發展及研究現狀
目前,項目管理的研究體系主要有兩種,即歐洲主導的體系——項目管理學會和項目管理協會(IPMA),以及美國主導的體系——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
5.2.1 IPMA,歐洲國家成立的項目管理國際實踐型學術組織。
IPMA(國際項目管理協會)——國際項目管理學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ternational),是歐洲主要國家於1965在瑞士註冊的非營利性項目管理研究機構,旨在推動全球項目管理的發展。其成員代表各國的項目管理研究組織,負責協調國際項目管理需求,促進理論研究和發展,提供項目管理的國際標準和認證,組織培訓和教育,舉辦各種研討會。
5.2.2美國成立的項目管理學術組織PMI,專註於知識。
PMI(項目管理學會)-項目管理學會成立於1969,會員主要是來自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它致力於項目管理的全球實施,是世界上最大的項目管理專業組織,由研究人員、學者、顧問和管理人員組成。通過PMI認證的專業項目管理人才稱為PMP(項目管理專業人才)。
國外學者也對項目管理的發展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Betts等人研究了國際項目管理雜誌(IJPM)1983至1992發表的論文的主題和來源。Themistocleous等人進壹步比較了《國際項目管理雜誌》( IJPM)1984到1998中收錄的論文與同期《項目管理雜誌》( PMJ)中的論文。
三。國內外項目管理發展趨勢及研究熱點
6.1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
(壹)項目管理的國際化趨勢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經濟日益深度融入全球市場,跨國公司和跨國項目在中國越來越多。許多項目應該通過國際招標和咨詢來運作。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經營的項目也在增加。與此同時,項目管理的國際化正在形成壹種趨勢和潮流。項目管理的國際化已經引起了國內外項目管理專家和學者的關註,其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隨著國內外市場的全面融合,國外企業必將利用其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占領中國市場,尤其是工程總承包市場。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企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提高管理水平,轉變經營模式,增強應變能力,自強不息,勇於進取,學會在競爭中求生存,在鬥爭中求發展。另壹方面,我們將獲得更多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另壹方面,項目管理的國際化趨勢表現在國際項目管理協會的作用越來越大,國際學術交流越來越頻繁。中國項目管理委員會還加入了國際項目管理協會,成為其成員單位。這些組織每年開展許多工業和學術活動,發行時事通訊和出版物,並協助招聘和雇用項目管理專業人員。由於項目管理的普遍規律和許多項目的跨國性,各國專家都在討論項目管理學科的國際通用體系,包括通用術語。
(二)項目管理的信息化趨勢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項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為必然趨勢。這給項目管理
隨著信息的急劇膨脹,項目管理越來越依賴於計算機手段,其競爭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壹場信息戰。另壹方面,作為21世紀的主導經濟,知識經濟已經到來,相應的項目管理也將成為熱門的前沿領域。項目管理正成為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綠色項目管理
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已成為國際上衡量工程質量的三大重要指標。所有發達國家和快速發展的國家和地區都非常重視工程建設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研究,工程項目的管理過程正在轉變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實現與自然和諧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世界範圍內著名的“綠色運動”使綠色。
行業應運而生,工程項目“綠色管理”的理念開始進入人們的思維,“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正在成為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方向。
(四)知識管理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造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已經成為企業和組織的核心競爭力。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指出,在新經濟體系中,知識不是與人才、資本和土地並列的社會生產資源之壹,而是唯壹有意義的資源?。知識管理(KM)是壹個創造、獲取和使用知識的過程,目的是提高組織的績效[,以確保所需的知識能夠在所需的時間交付給需要它的人,幫助人們享受信息,並最終實現組織的目標。知識管理的目的不是知識管理本身,而是促進組織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通過知識管理,有助於將人聚集到知識共享的真實過程中,充分利用人的知識和經驗,產生新技術,創造新思想,提高項目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項目的生產率。知識管理已經廣泛應用於不同的行業。由於項目參與者的相對獨立性,傳統的項目組織管理模式不利於參與者之間的知識交流和積累,也不利於知識創新,而知識創新是保證項目優質高效完成的關鍵,是提高整個項目領域建設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6.2國內外研究熱點
近年來,我國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受到廣泛關註。然而,國外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學者主要關註國際工程項目。制造業也是項目管理重點關註的行業之壹,國內學者更多關註的是單臺大型機械設備的制造。國外學者已經將項目管理的概念引入到大規模定制的制造業中,並對更廣泛的制造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項目管理學者越來越關註IT行業的研究。
經過二戰以來幾十年的發展,目前的熱點問題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研究。
(2)項目管理在特定行業的應用研究,如石油勘探開發項目的項目管理研究、石油勘探開發項目人力資源的績效管理研究等。
(3)開發新的項目管理工具和技術,如開發石油勘探開發軟件的項目管理應用信息平臺。
對相關資料的檢索結果顯示,國內出版物和國外文獻中對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研究相對較少,對石油開發項目項目管理的專著較少。
7.摘要
我國項目管理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這造成了我國項目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中國的國情決定了國內學者會在很長壹段時間內對不同行業進行更細致的研究。例如,幾乎所有與采掘業相關的文章都與石油開采有關,都與中國的現實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相對而言,我國對項目管理的理論研究側重於具體行業或環節的特殊性分析,缺乏從更宏觀的層面對項目管理壹般規律的探索。此外,中國的項目管理需要有自己特色的知識體系,這些問題都亟待研究。
我是這個專業的學生,也有過類似的作業。這是我作業的壹部分,但卻是項目管理的整體發展。不知道對妳有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