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美國和歐洲在HALE無人機系統方面進行了合作,NOGER與EADS簽署了壹項協議,這兩項協議* * *都對基於HALE無人機的ISR系統提出了要求,該系統可以滿足德國國防部對空中廣域監視的需求。
2001年初,1全球鷹將被部署在澳大利亞北部,參加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聯合訓練,然後它們將飛越太平洋。
2001年4月22日,全球鷹完成了從美國到澳大利亞的開創性海外飛行。這是無人機第壹次完成這樣的壯舉。
在2001年4月進行的飛行試驗中,全球鷹達到了19850米的飛行高度,並以31.5小時的續航時間打破了噴氣式無人機的任務飛行記錄。這個紀錄曾經是Compass Cope-R無人機保持了26年的世界紀錄。
2001 10年,美國空軍與德國國防部簽署了雙邊項目合作協議。
2001,11年10月,美軍首次將全球鷹投入對阿富汗的軍事打擊。在阿富汗戰爭中,全球鷹無人機執行了50次作戰任務,飛行1000小時,提供了超過1500張敵方目標情報、監視和偵察圖像,還為低空飛行的捕食者無人機指示目標。
2002年4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獲得兩項總額近3億美元的合同,全面改進“全球鷹”系統的性能。改進將增加全球鷹的重量和力量。
2002年6月,美國軍方經過研究認為,重新設計采購性能較低的零部件、地面站和系統是降低無人機價格的可行方案。目前研制成本、運營成本和其他間接成本壹起算,全球鷹和地面站的單價是7370萬美元。
2002年6月,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向澳大利亞出口“全球鷹”的項目。兩院表示,只要不裝備武器,不違反美國限制武器擴散的政策,政府可以向其他國家出售無人機。
2002年9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決定為“全球鷹”制造“增強型”機翼,旨在提高無人機的載荷和耐久性。這些翅膀比現在的大65,438+00%。目標是提高“全球鷹”的性能,達到在空中攜帶1360公斤有效載荷至18288米的目標,並保持其原有航程和適航飛行要求。
2003年7月,美國國防部開始計劃為“全球鷹”安裝武器系統,這標誌著國防部的無人機政策發生了變化。
2003年8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綜合系統部完成了第壹架RQ-4A全球鷹的制造。在完成最後壹系列系統測試後,該飛機將在本月底進行首次試飛。與此同時,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始了全球鷹的特殊飛行測試,並計劃在65438+10月初在德國展示其電子情報偵察任務能力。
2003年8月,美國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向美國空軍頒發了國家授權證書,允許美國空軍的“全球鷹”無人機系統在國內空域執行任務,使“全球鷹”成為美國第壹個獲此殊榮的無人機系統。
2003年9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始研制和生產壹種新的更強大的改進型RQ-4B。
從5438年6月到2003年10月,在德國和美國政府的領導下,在諾格爾和EADS的支持下,“全球鷹”在德國北霍爾茨海軍基地進行了飛行演示驗證,完成了6次成功的試飛,驗證了利用無人機配合各種電子情報傳感器執行廣域監視任務的可行性。此次演示也是無人機首次成功應用於歐洲管制空域,為未來歐洲進壹步發展無人飛行鋪平了道路。
2004年6月5438+10月,第壹架用於美國海軍全球鷹演示(GHMD)計劃的RQ-4A全球鷹無人機於2004年6月65438+10月6日從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飛往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完成了首次飛行。
從5438年6月到2004年2月,由於五角大樓要求增強長航時無人機的性能,全球鷹無人機的成本增加了兩倍。美國總審計局(GAO)建議五角大樓重新考慮同時開發和生產新型無人機,並推遲其采購時間。
5438年6月+2005年10月,雷神公司已經簽訂合同,以低廉的價格研制三套“全球鷹”改進型綜合傳感器。
2005年3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Tenix防務公司和薩博系統公司宣布,他們將聯合為澳大利亞開發壹個地面系統,該系統將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集成。
2005年8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從美國空軍獲得壹份合同,提供兩架RQ-4A。這份價值2.65438億美元的合同於6月2日授予。這些飛機將加入支持全球反恐戰區的先進概念技術驗證“全球鷹”無人機的行列。迄今為止部署的全球鷹已經在200次任務中飛行了4300多個戰鬥小時。沒有增加電子/紅外傳感器系統。但對單個合成孔徑偵察雷達進行了測試,獲得了偵察圖像。
2005年8月,沃特飛機工業公司宣布向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交付了美國空軍RQ-4B的首架增強型機翼。
2005年8月,“全球鷹”的飛行試驗結束,使最新型的“全球鷹”向實戰又邁進了壹步。
2005年9月,據駐紮在夏威夷希卡姆空軍基地的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赫斯特透露,美國空軍計劃將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全球鷹”部署到整個太平洋地區。
2005年2月,雷聲公司獲得了壹份新合同,為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全球鷹”項目生產地面設備。
5438年6月+2005年2月,美國海軍的“全球鷹海上演示”(GHMD)無人機系統是美國空軍使用的RQ-4A“全球鷹”系統的改型,GHMD首次參加美國海軍的軍事演習。代號2005(三叉戟勇士05,演習從165438+10月28日持續到65438+2月9日。美國海軍高級官員高度贊揚了“全球鷹”無人機系統在演習中的表現。認為美國海軍在類似三叉戟勇士這樣的演習中集成該系統對實現其在海權21的目標非常重要。
據美國空軍消息,首批兩架RQ-4A生產的“全球鷹”高空無人偵察機已經抵達中東。與原型機“全球鷹”相比,此次抵達中東的量產型“全球鷹”無人機配備了改進的傳感器裝置。
2006年2月,美國空軍正在與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和泰國等太平洋地區的國家進行談判,試圖建立壹個集團,在這壹地區共同使用RQ-4“全球鷹”高空長航時偵察無人機系統,並分享其獲得的信息。
2006年3月,美國海軍裝備的首架全球鷹)RQ-4A高空長航時信息無人機飛抵其新基地——馬裏蘭州帕塔克森特河NAS。
2006年4月,全球鷹(Global Hawk)RQ-4A高空長航時信息無人機將參加今年的聯合遠征部隊測試演習(JFEX 06),旨在向美國北方司令部和其他聯邦機構展示配備先進傳感器的高空長航時UAS在海上持續收集和分發ISR(情報/監視/偵察)數據以及增強海上態勢感知方面的作用。
2006年4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於4月5日向美國空軍交付了第6架RQ-4“全球鷹”無人機,並將於今年夏天向空軍交付第7架RQ-4無人機。
2006年5月,德國國防部和美國國防部在柏林簽署了關於兩個系統互操作性的諒解備忘錄(MoU),這是今年秋天“歐洲之鷹”項目如期獲得降低風險合同之前的關鍵壹步,為德美兩國政府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2006年7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從美國空軍獲得了壹份價值9000萬美元的合同,要求在2009年9月前研制出壹種新型機載監視雷達並集成到rq-4上,以便為戰場指揮官提供無與倫比的環境意識。
2006年7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本次範堡羅航展上首次公布了其RQ-4全球鷹無人機(無人機)的未來作戰概念:探測和跟蹤彈道導彈,執行BMD(彈道導彈防禦)任務。
到2006年7月底,全球鷹無人駕駛航空系統已經完成了超過10500小時的飛行。在6月份完成的654.38+10萬小時飛行中,戰鬥飛行時間占全部飛行時間的比例提高到63%。
2006年8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升級版“全球鷹”B無人機按計劃於8月25日下線。
2006年6月,美國國防部昨天宣布,空軍的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項目費用增加了21.4%。
2006年6月5438+065438+10月,美國空軍第9偵察大隊在165438+10月165438無人機之後,於上周開始首次使用RQ-4全球鷹執行例行訓練任務。這是美國空軍首次僅通過申請飛行計劃就可以在美國領空使用“全球鷹”。
6月5438+2006年2月,諾?該公司被授予660萬美元的固定總價加激勵修正合同,將對壹架RQ-4全球鷹飛機進行改裝,使其配備多平臺雷達技術引進計劃(MP-RTIP)設備。
5438年6月+2006年2月,全球鷹完成了在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的虛擬使用測試,並於本周向澳大利亞國防部提交了結果。
2007年3月,美國空軍的空戰司令部(ACC)正在考慮將RQ-4全球鷹高空信息無人機的作戰使用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比爾AFB。
2007年3月,美國空軍授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壹份價值2.87億美元的合同,開發下壹批(第五批)RQ-4全球鷹無人機系統。
2007年5月,根據美國國防部5月18日的通知,美國空軍正在與諾斯羅普·格魯曼綜合系統公司的空戰系統部門續簽合同,總金額為3.714美元,采購5架rq-4、3個任務控制單元、3個發射和回收單元以及其他相關設備。為了開展這項工作,654.38+8570萬美元已經到位,全部工作將於2065.438+00年3月完成。空軍從2006年3月開始申請這份工作,今年5月才獲批。
2007年7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宣布,當為美國空軍制造的第四架生產型RQ-4 AF-4在6月中旬執行支持全球反恐戰爭的任務時,美國陸軍的RQ-4全球鷹高空無人偵察機隊已經完成了第1000次飛行。
2007年8月,美國空軍提出了壹種控制rq-4中溫度的新方法。
2008年8月,美國政府通知韓方,同意向其出售RQ-4“全球鷹”無人戰略偵察機。
2008年6月5438+10月,據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美國海軍正在考慮部署其首架rq-4飛往伊拉克附近的空軍基地,以驗證其執行海上偵察任務的能力。
2009年2月,美國空軍批準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始部分多平臺雷達技術嵌入式項目(MP-RTIP)的雷達系統級性能(RSLPV)飛行測試。
2009年3月,根據澳大利亞新的國防白皮書,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沒有放棄購買RQ-4全球鷹無人機系統。2017左右,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將采購全球鷹。
2010海地抗震救災期間,美國五角大樓從阿富汗戰場調集了壹架RQ-4“全球鷹”偵察機進行震後拍照,並將間諜飛機拍攝的照片提供給非政府組織和其他救援組織,以便他們更清楚地了解當地的情況。
2011 3月11日,福島第壹核電站事故發生後,美國於3月17日從美軍關島基地緊急派出壹架RQ-4“全球鷹”偵察機,對受損的反應堆進行拍照。
6月12,11日,美國海軍壹架“全球鷹RQ-4A”無人偵察機在馬裏蘭州索爾茲伯裏海岸附近墜毀。所幸沒有造成平民或財產損失,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2012年8月5日,日美兩國政府決定使用無人偵察機“全球鷹”監視日本軍艦和其他政府船只在釣魚島和沖繩附近海域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