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聚在壹起加薪!互聯網公司的人才流失率是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大公司花錢留人靠譜嗎?

聚在壹起加薪!互聯網公司的人才流失率是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大公司花錢留人靠譜嗎?

近期,多家互聯網公司相繼發布股權激勵和加薪計劃,獎勵範圍多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據粗略統計,過去半個月,已有超過5家互聯網公司宣布了類似計劃。僅股權激勵涉及金額就接近30億元,人均受益超過30萬元。如此短期密集的集體打賞現象,壹時成為壹道風景。

包括騰訊控股在內的大多數公司強調,此舉是為了獎勵部分員工的貢獻,吸引和留住人才。許多分析師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然而,錢花出去了,人還留下來嗎?

聚在壹起獎勵員工

7月14日,騰訊控股發布公告稱,為獎勵部分員工的貢獻,吸引和留住人才,擬向不少於3300名獲獎者發行240.32萬股新股,獲獎者包括員工、高管或高級職員、董事、專家、顧問或代理人。

當天收盤時,騰訊股價報556.50港元/股。粗略計算,240萬股對應的市值折合人民幣1,654.38+0億余元,平均每人可得34萬元。

此前,小米集團連續發布兩次股權激勵公告。

7月2日,小米集團宣布向集團3904名員工授予702317萬股股份,股份當日收盤價為2.62港元,價值18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34萬元,人均收入39.29萬元。

7月6日,小米集團再次宣布向1.22名入選者授予1.1.9億股,入選者均為新十年技術專家、中高層管理人員和企業家。

除了送股票,公司還宣布加薪。JD.COM集團宣布,將用兩年時間將員工年平均工資從14工資逐步提高到16工資,並在今年7月前加薪兩個月。公開資料顯示,JD.COM此次加薪包括經理、項目經理、產品和技術人員,基層員工如經銷商會根據地區和工種進行“適當調整”。

人力資源專家石惠君在此前的采訪中表示,股權激勵在智能企業(如互聯網公司)中較為普遍,人才對這些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施惠軒認為,股權激勵並不是老板慷慨解囊,把股份讓給大家,而是知識型員工在工資之外,得到了應該屬於自己創造價值的部分。

北京達魯伊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馬繼華認為,互聯網公司壹直以高收入吸引高素質人才,但近兩年壹些新興創業公司不計成本地雇人發展業務。“大廠”是主要的人才輸出地,為了留住業務骨幹,只能靠花錢。

網絡經濟與社會(NetEconomy & Society)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互聯網公司的核心資產之壹是員工。為了鎖定人才,除了薪酬,股權激勵也是非常有效的激勵手段。“但是,互聯網公司相繼加薪有壹定的跟進效應,同行之間會有自然的人才流動。為了預防和防止人才流失,他們會跟風推出激勵計劃。”曹磊強調道。

這是壹個老傳統

互聯網公司用股票獎勵員工並不新鮮,這是壹個老傳統。

據老虎證券員工持股計劃統計,在2008年至2020年的13年間,僅騰訊壹家就發布了至少14份股份獎勵公告,累計獎勵137600人,獎勵股份2.27億股,總市值1263億港元。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小米成立至今,已經公布了9項股權激勵計劃。

小米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曾公開表示,小米是壹家創業公司。如果這個人不在乎我們的股份,只想要壹份薪水不錯的工作,我覺得這個人不是我想要的。他沒有創業精神!

人力資源專家石惠君認為,公司只有在走上坡路的時候,或者至少能看到上坡的影子的時候,才適合股權激勵,股權激勵應該為戰略的實現服務。股權作為壹種稀缺資源,應該給對公司發展有至關重要作用的人,也需要配合考核,激發員工做出更大的成績。

財報顯示,2020年騰訊控股總營收為4820.64億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1598.47億元,同比增長765.438+0%;2020年,小米實現營收2458.6億元,同比增長19.4%,調整後凈利潤13.06億元,同比增長12.8%。

花錢留人靠譜嗎?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互聯網行業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最大,占人才分布的88%,是目前最大的人才流入行業。2018以來,互聯網行業平均年薪穩步增長,四年增長22%。

但2019上半年,國內企業員工平均主動離職率為7.1%,而同期互聯網行業員工主動離職率最高,為13.3%,接近平均水平的兩倍。

根據全球網商對TMT員工年齡的數據調查,國內企業員工平均跳槽頻率不超過5年,互聯網公司員工平均年齡不超過3年。

有分析認為,對於大廠員工來說,除了錢不夠,“加班太多”是職場人離職的主要誘因。

商業顧問劉潤曾公開表示,人口問題帶來了人才問題。人口銳減,有搶各路人馬的趨勢。脈脈數據顯示,半年來,企業“招惹”的脈脈人才增長了4.2倍。

壹位在互聯網行業待了10年,跳槽到國企的人士告訴財經科技,工作強度大、績效考核難、晉升空間小,都是互聯網公司員工會遇到的問題。“35歲幾乎是所有互聯網人的壹個門檻,或者說是職業生涯。當妳成為壹名主管,妳就會上升。不這樣,就要另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