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的歷史名人都在哪裏?
郭松齡(1883-1925),本名陳矛,住遼寧省沈陽市深井子鎮於橋村。1905就讀於奉天陸軍小學,後被派往北洋軍第二鎮當見習生。1909年隨朱清瀾任連長入川。1910入團。1911年晉升為68標2營營長。武昌起義後,朱清瀾被排擠出川,郭松齡回到奉天。在奉天,參加張榮領導的聯合促進會秘密起義,但被清政府當局逮捕,要斬首。後來韓淑秀冒著生命危險攔截了罪犯的車,告訴他郭松齡是他的未婚夫。他回奉天參加婚禮,獲釋前從未加入革命黨。郭松齡和韓淑秀結婚了。1912郭松齡考入北京總校研究院。1913年秋,郭松齡考入中國陸軍大學,畢業後在北京講武堂當教官。1917年,孫中山成立軍政府護法,郭松齡投奔孫中山,後任粵贛湘邊防監察參謀總長、廣東省警備營房總長,後調任韶關講武堂任教導員。孫中山保法運動失敗後,郭松齡在廣州待不下去了,只好回到奉天,在東三省某軍講武堂當戰術教官。在此期間,我遇到了正在吳江堂學習的張學良。在張學良的推薦下,郭松齡被張左林任命為參謀長兼第二團團長。1921年,張任命郭松齡為第八旅旅長,與張學良率領的第三旅組成司令部。在1922年的第壹次直役戰中,直役部隊全軍覆沒,只有張學良、郭松齡率領的東路軍取得勝利,打破了吳突破山海關直搗關東的計劃。1924年第二次直服戰,張學良、郭松齡為第三軍軍長、副軍長,以、韓為軍長、副軍長的第壹軍為直服主力,擊敗直服,取得勝利。張左林任命張學良為靖宇警備司令部司令,郭松齡為副司令員。張率大批軍隊入關占領南方各省,郭松齡則提出退關保護環境和人民,但他的意見沒有被張采納,在政治上受到等人的排擠。1925年,郭松齡夫婦赴日本探親。當他們聽說張在日本購買武器,並在南方與國軍作戰時,郭松齡非常憤慨,他決定與馮玉祥聯系。六月1925,11,灤州,郭松齡,揭竿而起,發表反馮宣言。郭松齡率七萬大軍攻占山海關、綏中、興城,突破連山防線,占領錦州。所有的馮軍軍隊都撤退到遼河東岸。郭軍進攻新民縣劉矩河時,遭到日本關東軍的襲擊。後方被從黑龍江趕來的奉系吳切斷了。白旗堡彈藥庫被燒毀,日本飛機轟炸了郭軍陣地。郭軍被敵人打敗了。車陳翔(1898-1971)原名車清和。遼寧沈陽法庫人。早年就讀於法庫縣中學,1918考入北大補習班。1919參加過北京五四愛國運動。同年秋,考入中國大學法律系,後攻讀哲學。熱心教育救國,參與創辦中國大學平民夜校並任主任。1925大學畢業後回到沈陽,先後在省立第三高級中學、東北大學附屬中學、第壹高級中學任教,創辦平民學校,普及平民教育。1928年9月,奉天平民教育促進會成立,總幹事。從65438年到0929年,夏發起組織了遼寧省常識促進會,並當選為主任和主席,他還經營常識雙月刊。在張學良的支持下,* *建立了41所城市平民學校和200所農村平民學校。他堅持反對日本侵略,進行愛國宣傳教育,還擔任禁毒聯合會負責人,動員會員開展禁毒禁煙活動。1931九壹八事變後,流亡北平,參與成立東北人民抗日救國聯合會,並當選常務委員。11年6月,他代表救國會赴南京面見蔣介石,提出出兵抗日、援助東北義勇軍等七項要求。1932赴東北慰問東北誌願軍,先後看望鄧鐵梅、唐居武、杜麗、馬占山、蘇炳文等部,慰問並勉勵他們堅持抗日鬥爭。田從漢皇太極(1592—1643),後晉第二代君主,清朝開國皇帝。滿族,愛新覺羅氏,名皇太極。明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生於沈陽。公元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極在沈陽故宮清寧宮突然去世(“坐而不疾”,應該是心肌梗塞或腦溢血等疾病),葬於沈陽昭陵(俗稱沈陽北陵)。寺名太宗,謚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文孝閔龍道文帝”。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皇太極在沈陽稱帝,開國號清,改國號崇德,以這壹年為崇德元年。17在位前後。他在位期間,註重發展生產,加強兵力,不斷反明,確定滿族國名,建立大清國,為清朝的建立和後來中國的統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愛新覺羅·福臨(1638 ~ 161)清除了順治皇帝。清朝是第壹個入主中原,統治全國的皇帝。皇太極第九子,清崇德三年(1638)生於沈陽故宮。他從小就迷上了騎射和狩獵,騎射和弓箭都非常熟練。皇太極突然駕崩後,不滿6歲的福臨繼位,由兩個叔侄吉爾哈朗和多爾袞輔佐。清順治元年(1644),多爾袞領兵入關,先後奪取河北、山東、山西幾省。同年9月,福臨在吉拉爾朗的護送下從盛京出發,並於次月抵京,清朝從此定居中原。唐(1903—1970),本名易,字玉鳳,本名強子,祖籍沈陽人。滿族,土生土長的八旗人。原姓石,祖父石秀川原是清軍軍官,駐福建,後定居福州。河東街的公寓掛著“沈陽詩雨”的牌子。院內種有荔枝、龍眼等樹木,院外有清溪。秀川雖然是個專業人士,但他把兒子陳壽教育得很好,使他成為壹個文章出眾的學者。他被壹個姓郎的大家族選中,娶了壹個女人,生了三男壹女,長子斌鐵,次子斌魁。三兒子濱賢,後來掌管唐氏家族。在近60年的舞臺生涯中,湯演出了200多部戲劇,成功塑造了許多藝術形象。他既吸收了京派和朝鮮派的風格,又借鑒了海派的特點,自成壹家。他壹直記得黃潤福那些年給的座右銘:“取花之精華,釀出自己的甜蜜”。他的表演剛柔並濟,虛實結合。還有壹些現代名人,如人民表演藝術家李墨染(原籍黑龍江,曾長期在沈陽工作)、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誌、被視為最接近諾獎的中國物理學家趙忠賢、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魁智、著名女高音莫宏、2007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關牧村、著名男高音郭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