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好好修行佛法?

如何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好好修行佛法?

慈城沈嘉仁波切

作為壹個初學佛法的人,只要妳勤勤懇懇地修行過,在聽、想、觀、禪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從哪裏開始修行,從哪裏修行自己,如何將佛法與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聯系起來等等。如果不及時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的修法就會停滯不前,沒有進步,就會像坐在講堂裏的瞎子壹樣浪費時間。

所以如果妳在練習過程中有什麽問題,不要放在心裏,我會盡力為妳解答。至於我們在書上看到的理論問題,盡量少問,因為我們的思維意識是無邊無際的,不可能壹壹解答,我自己也不可能全部解答。這裏主要問壹下自己實踐的問題。

有些人什麽問題都問不出來。這時候可以參考別人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我們今後的實踐中可能會遇到。現在搞清楚,對我們以後的實踐會很有幫助。壹個人的問題可以解決很多其他人的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修行的時間不同,智慧的程度不同,修行的經驗也不同。通過這樣的交流,可以擺脫很多人內心的困惑,增加大家的智慧。1,有什麽辦法可以持有壹個可以讓人不累的法術?

答:持咒的時候,要頭腦清晰。首先,妳應該清楚地想象妳的神。比如念誦阿彌陀佛咒,要觀想阿彌陀佛的形象,念誦文殊菩薩咒,要觀想妳頭頂虛空中的文殊菩薩形象,然後在持咒之前,定住心與本尊形象融為壹體的狀態。持咒時是輕松自然的,不急不緩,不緊不松,聲音不高不低——妳聽得見別人,而咒本身,持咒的聲音和妳的心也是融為壹體的,妳的心是清楚的,但有壹種說不出的感覺,所以持咒容易產生壹種輕安的感覺,妳也不會累。這樣持咒的力量也很大,所以妳修法的信心也會增加,平息煩惱的力量也會增加。

如果心不清凈,持咒就沒有多大功德。心不清凈是因為禪修的根基沒有打好。

2.我念佛的時候,心很清凈,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很開心,在誦經的過程中有很多奇妙的境界。我不知道如何解釋這個。

答:妳可以看到這些表現。這是妳自己的世界,不是和別人壹樣的世界。我們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同壹個世界。妳自己心裏也清楚:此時是怎樣的,喜悅和幸福的感覺說明妳雖然沒有了粗大的妄想,但還是有細微的意識。這些境界都屬於善的表象,但是它們是變化無常的,屬於有為法,所以無論什麽境界出現,妳都不要太在意。

3.我對老師和學生都很有信心,但是我修法的時候總是打瞌睡,腳痛。感覺自己的業力很重,難以調整。我恨自己:“妳怎麽這麽不爭氣?”祈求上師保佑,教我壹個小竅門:如何讓自己不被因緣搞垮?

答:這不是因緣的問題,而是妳不習慣修持佛法。就像練瑜伽壹樣,剛開始身體是僵硬的,練壹段時間後身體各部分會逐漸變軟,打坐也是壹樣,需要鍛煉。在修持佛法的過程中,要有耐心,保持有規律、不間斷的修持佛法的習慣。開始學習冥想的時候,時間不要太長(120分鐘就好),時間短壹點,次數多壹點,不要在昏昏沈沈、身體疼痛的時候強迫自己繼續坐下。冥想的時間是壹點壹點增加的,比如今天冥想十分鐘,明天冥想壹兩分鐘,逐漸延長。練習壹段時間後,冥想會覺得很放松。另外,佛法等禪修的姿勢很重要,比如毗盧七坐、九段佛式,都很重要。曾經有壹個羅漢在山上打坐,附近有壹只猴子每天用羅漢的七毗盧支和九佛式學習打坐,做好事。這只猴子的生活最終變得美好而有趣,這就是禪定姿勢作為佛法的功德。其實在練習的時候,身體問題很容易調整,最難調整的是精神問題。

4.如何獲得這種冥想姿勢?

答:目前,雅青寺喇嘛仁波切傳下來的遺產有兩個,分別是隆薩和秦龍。這兩種傳承,打坐姿勢不同,但都是口口相傳。所以妳要想得到這種禪定的姿勢,就要先按照傳承第二次修訂的要求完成五加線,然後找壹個命中註定妳的賢上師來求這兩種傳承的方法。

5.我冥想的時候身體疼得厲害。我應該怎麽調整?

答:身體疼得厲害的時候不要強行打坐。妳可以利用冥想的痛苦來培養怪癖和慈悲。妳可以認為壹切眾生的苦是無邊無際的,今天我代替壹切眾生承受這份痛苦。菩提心的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如果妳沒有這樣的動機,那麽妳今天所受的痛苦只是為了消除壹點點妳的舊業,並沒有其他的功德。妳也可以把這種痛苦當做上師的加持,是上師讓妳知道這種痛苦,讓妳離心成長。通過這個修行,妳對上師三寶的疏離感、慈悲心和信心都會增加。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冥想不是唯壹的練習。身體不好就去治療,治好了再去打坐。如果妳不去治療,妳的身體會更差。

6.問:我壹個人在家打坐的時候,心很清凈,不緊張,但是上師帶我們大家壹起修行的時候,我的身心就很緊張。這是上師的加持還是我的因緣?

答:這既不是上師的加持,也不是妳的因緣,而是妳心太緊的原因。身體的感覺是意識在起作用。如果妳的心緊張,妳的身體也會緊張。如果妳的心放松了,妳的身體就會變得柔軟而溫暖。別著急,慢慢就會好的。

7.我修法的時候感覺昏昏沈沈的。我該怎麽調整?

答:頭暈與飲食、室內光線等有關。當妳吃得太多,房間光線太暗,身體虛弱時,也會出現這個問題。自己看看是什麽原因再做調整。平時不要吃多也不要吃少,尤其是吃飯的時候。如果打坐場所光線昏暗導致困倦,打開窗戶重新坐好。毗盧可以坐七次,修行佛法,修菩提心。冥想時間更短,冥想次數更多...這些方法用於調整。

8.問:每次打坐壹會兒就覺得喘不過氣來。我不知道為什麽。

答:“妳有高原反應嗎?”“不打坐就不會。”“那應該是妳打坐時心太緊的原因。如果打坐時心太緊,有些人會頭痛、胸悶、氣喘。可以放松壹點,但是不能太松。太松了就妄想跑,心就散了,緊了就慢慢調整。也可以用緩慢纖細的呼吸來調節。”

9.問:我在冥想時越註意自己的呼吸,例如,我數到十越多,我的呼吸就變得越混亂。我該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答:這是因為妳打坐的時候心太緊了。妳的心太緊,無法保持自然。請放松。如果冥想時過於緊張,就沒有辦法平靜下來;但是太松了就不行了,因為心太松了,五肢就散了,所以打坐的時候要保持身心的松與緊,在彈性平衡的狀態下去打坐。

10,問:如何有效治療禪定過程中的妄想?

答:眾生根機不同,煩惱無邊。所以佛教解釋的治煩惱的方法也是無邊無際的。在大圓滿佛法的修持中,粗糙的煩惱通過修持* * *,與外界壹同前行:死亡的無常,輪回的痛苦,虛空的因果,個人的稀有。當這些基礎打好了,妳的疏離感就產生了。偏心的時候煩惱就會減少,打坐的時候心自然就清凈了。打坐的時候,按照傳承的要求,要有二次修行。在亞洲青年的傳承中,容納煩惱的方法因禪修的境界而異。壹般初學者可以通過觀察修行四方、皈依境界、持咒等方式來撫慰煩惱。,和平地交替練習。如果妳是壹個已經有求於絕招的人,妳可以按照絕招的要求來對待妄想。

11.問:現在,許多人認為冥想意味著生活在壹種無意識的狀態中。仁波切在這方面有什麽啟示嗎?

答:無念是禪定過程中的壹種狀態。有兩種情況:糊塗無念和清明無念。如果妳堅持迷茫,那就不是禪定的進步,而是禪定的問題。比如妳打坐的時候,妳活在壹種無腦的狀態,但是妳是遲鈍的,沒有意識的,沒有精神的。這其實是冥想過程中的壹個問題。將這種無腦狀態轉變為清晰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妳是清晰無腦的,妳是非常精力充沛和有意識的。妳應該從這種不同中觀察妳的冥想。

12,問:我在家做瑜伽的時候,因為感覺很昏昏沈沈,所以只能待幾分鐘。但是,當妳加入團體後,妳可以安定下來,但是有很多妄想。仁波切該如何治療?

答:這主要是因為冥想訓練的時間太少,另壹方面也是因為沒有按照上師的指示修持佛法的問題。不要突然打坐,這樣不好。

13,問:家人很難有專門的時間像和尚壹樣打坐。他們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安定下來?

答:多培養離心和菩提心對妳來說很重要。有了這兩個,妳可以冥想五分鐘或者三分鐘,非常安靜。如果沒有專門的時間打坐,可以打坐的時間短壹些,次數多壹些。打坐的時候壹定要按照順序練。哪怕打坐半個小時,也要按照順序練。可以觀想死亡的無常,輪回的痛苦,因果不空,也可以觀想歸依。這些步驟非常重要。在這壹步的基礎上,就可以練習瑜伽了。

14,問:弟子打坐時不能很好的掌握呼吸,甚至有胸痛,也沒有什麽感覺。我該怎麽辦?

答:這個問題的產生是因為妳修法的時候身心太緊繃。當妳冥想時,妳的身體應該坐在毗盧七腿坐法中。不要太勉強,保持自然放松。根據繼承和修復的要求。初學者不要壹次打坐太久,要多打坐。調整呼吸:微微張開嘴唇,通過口腔均勻、緩慢、細長地呼吸,這樣妄想會越來越少,容易安定下來;但是,如果嘴巴張得太大,或者用鼻子呼吸,就會產生很多錯覺。頭暈或妄想時,可慢慢長吸壹口氣,屏住呼吸片刻,再隨著“啊”的聲音慢慢長吸壹口氣。這叫把風。新手打坐的時候想的很多,靜不下來。他們可以通過觀察難得的閑適,生命的無常,虛空的因果,輪回的痛苦,彼此前行。或者觀想皈依,祈求上師,持咒練瑜伽;或者把註意力放在自己練功時觀察到的對象上,然後用各種方便的方法安頓下來,然後自然地安頓在明了無念的狀態中。當妳迷茫或眩暈的時候,用上面介紹的各種方便的方法,讓妳的頭腦清晰,註意力集中,然後自然靜下心來,交替練習。這是壹種停止觀察和練習的方法。隨著墜困感的減少,觀察和背誦的時間可以逐漸減少,靜下心來的時間可以逐漸延長。經過壹段時間的訓練,我壹定會有冥想的體驗。以上是初學者冥想的方法,進壹步的冥想必須在壹位品德高尚的上師的指導下練習。

15,問:我打坐的時候經常哭,停不下來。發生了什麽事?等妳把心思轉開就好了。有時候念咒會哭,有時候手臂會麻。

答:這是打坐時自然調整身體氣脈的壹種反應,也是壹種業障。過壹段時間自然就好了,不用太在意。

16,問:弟子修武嘉航的素質不好。目前正在念誦《百字明》並傳到加拿大的上師讓我念誦《百字明》三十萬遍。請問上師我只能持此咒嗎?我不能很好地冥想。我還需要背誦其他咒語嗎?

答:持咒時持咒,禪定時禪定,按法的要求修行。

練五加線和打坐質量差,是因為* * *與外界共進的基礎沒有修好,離心力沒有誕生。因為對世界的執著太強,放不下,所以修法時心不凈,煩惱妄想太多。或者解脫欲望不強,內心麻木,處於無記憶狀態,所以修行質量不好。如果能按照傳承的要求去練習,每壹步都會學到。

妳在練毛筆字的時候,可以壹邊練* * *壹邊和外界同步前進,仔細觀察因果,輪回之痛等。,並且有壹種恐懼和後悔,這樣懺悔才能有力量。在偏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打坐會很清凈,困意和脫落會少壹些,要在基礎的修行上下功夫。

17,問:我在家自學瑜伽法的時候用的是設置鬧鐘的方法。但是我經常20分鐘左右就開始思考時間,最後靜不下來。有時音樂或其他咒語錄音,佛教念經機等。用來幫助確定冥想的時間,音樂也用來幫助平靜下來。我想知道是否允許播放音樂?

答:剛開始打坐的時候,專註力不夠。最好不要用聲音,因為妳的心很容易跟著聲音走,妳感覺很平靜,但並沒有真正平靜下來。妳可以通過看壹個物體(比如看鬧鐘的某個部位)來訓練沈默。當妳的心散了,妳可以馬上收回來,回到這壹部分。訓練壹段時間後,妳的心會逐漸平靜下來。

18,靜下心來就放松不下來,有時候打坐之後就覺得特別有精神,還有點興奮。再次安定下來,感覺心懸著,難以安定。

答:如果妳不能安定下來,那是因為妳的心太緊了,妳自己感受不到,但其實是因為妳的心太緊了。打坐的時候要讓心保持彈性平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