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新新信息咨詢工作室

新新信息咨詢工作室

(壹)從金鐘鉉之死看中國抑郁癥現狀。

?19,韓國流行歌手閃耀樂隊的成員金鐘賢在留下壹封絕望的遺書後自殺,結束了他27歲的生命,這讓人感到悲傷。

摘自金鐘鉉的遺書。

?又壹個年輕有才華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對於我們看到新聞的那壹刻來說,這是壹個新聞事件。但是,如果把時間拉長壹點,名人因為抑郁癥自殺的事件就不再是新聞了。正因為他們是名人,他們的非正常死亡才會引起社會更多的關註。而在我們身邊,有太多默默的生命,用自己的雙手默默結束。

我看過以下關於自殺和抑郁的文章。其中,人民網發布的壹篇文章《抑郁癥在全球肆虐》提供的信息是,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郁癥發病率約為11%,全球約有3.4億人患有抑郁癥。目前,抑郁癥已成為全球第四大疾病,據預測,2020年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

?文章稱,抑郁癥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殺手。重癥患者中,15%的人會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其中2/3的人有過自殺的念頭。每年因抑郁癥自殺的人數估計高達1萬。

據Sohu.com“2016”官方統計,中國每13人中就有1抑郁癥患者!& lt《抑郁癥必備手冊>告訴妳怎麽做》揭示中國有近1億抑郁癥患者。每13人中就有壹人患有抑郁癥。抑郁率小於10%。

(2)抑郁癥是壹種精神感冒,每個人都可能得。

我們可能覺得抑郁癥很可怕,我們可能覺得抑郁癥離我們很遠。抑郁癥的臨床癥狀有哪些?筆者再次翻到百度的總結,選取了幾個主要方面。

1,心情郁悶

患者感覺沈重,生活無趣,不開心,不快樂,痛苦不堪,無法自拔。有些病人還可能焦慮、易激動和緊張。

?失去興趣

失去了過去生活工作的熱情和樂趣,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體會不到天倫之樂,不關心自己過去的愛好,經常壹個人閉門生活,疏遠親朋好友,回避社交。患者經常抱怨“沒有感情”、“情緒麻木”、“不開心”

?3.能損失

?勞累、洗漱、穿衣等生活中的小事都是艱難而費力的。患者經常用“神經崩潰”、“失意球”來形容自己的病情。

4.●自我評價:

患者往往過於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否定、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未來,這樣既不好也不對。他們說自己壹無是處,前途壹片黑暗。強烈的自責感、罪惡感、無用感、無價值感和無助感,嚴重者可出現自我罪惡感和疑病癥的概念。

5.身體或生物癥狀:

抑郁癥患者常有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睡眠障礙、性功能障礙、晝夜情緒波動等生物學癥狀,非常常見,但並不是每個病例都出現。

?這些表現是去醫院就診的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總結。去醫院的病人基本都很嚴重。抑郁癥患者基本上都是在覺得自救無望,癥狀已經嚴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才去醫院。

對於到醫院就醫的抑郁癥患者,目前,醫院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開抗抑郁藥或建議住院治療。其目的是防止病人自殺。但是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藥方可以改善抑郁癥的癥狀,尤其是治療抑郁癥的根源。所以抑郁癥的復發率很高,很多抑郁癥患者長期抗抑郁的結果最終是自殺或者住進精神病院。

?不得不說,對於抑郁癥這個人類的老朋友,我們了解的太少了。

許多抑郁癥患者都有那些感覺,比如自責、內疚、無用、無價值、無助、對生活失去興趣、失去目標、迷失等等感覺。每個人都經歷過,只是程度重而已。

?當程度嚴重時,我們將其定義為抑郁癥。程度還輕的時候,我們稱之為負面情緒,負面感受。

負面情緒和負面感受是人類的體驗。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只眼睛和壹個鼻子壹樣,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會有負面情緒和負面感受。

?《親密關系——通往靈魂的橋梁》壹書的作者克裏斯托弗·孟(Christopher Meng,加拿大)認為,每個人的核心信念都是在嬰兒期形成的,這源於我們對脆弱身體的認可。壹個小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他是完全空白的。隨著他的大腦發育緩慢,他開始積累對世界的知識。但是,他對世界的認識首先是建立在對自己脆弱身體的認同上。當他的需求第壹時間得不到回應和滿足時(沒有壹個寶寶的需求總能在第壹時間得到回應和滿足),他會感到巨大的恐懼和無助,多次重復這種經歷,開始在大腦中建立壹系列關於他軟弱、無力、不重要、不被愛、不夠好、孤獨、無助的核心信念。

這些核心信念在壹歲半開始建立,並在七歲前全部完成。但是,弱勢的孩子面對這些核心信念太難了。那種恐懼和死亡壹樣大。為了保護自己免於生存,孩子還發展出壹套防禦機制,讓自己不會面對那些不舒服的感覺。

所以,幾乎在這些信念產生的同時,人類的防禦機制也開始建立起來。所以,幾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歡被批評,感覺被打敗,不受歡迎,被孤立。我們努力讓壹切盡善盡美。我們相信,如果我們足夠努力,我們可以做好每壹件事,並得到我們想要的認可和贊賞。但是當我們無論怎麽努力,還是沒有得到壹個好的結果,或者說我們怎麽努力都沒有得到好的成績,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欣賞和認可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非常沮喪,抱怨別人,責怪自己,陷入深深的無價值感。也有可能是我們通過努力取得了好成績,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欣賞、肯定和表揚。但是,這些都不會讓我們滿足,不會讓我們安寧。我們認為,我們需要加倍努力,在下壹步取得更大的成就,以確保我們今天獲得的肯定和贊賞不會喪失。長此以往,越來越大的壓力,壹直緊繃的弦,遲早會讓我們徹底崩潰。

所以我們發現很多遇到人生變數的人都是抑郁的,因為生活中的那些負面事件讓他們感到深深的挫敗和無價值,那個人類的核心信念被深深的激發。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很多處於人生巔峰的所謂成功人士,也是抑郁的。因為越成功越害怕失敗,越成功越給自己不斷施壓。成功無法驅逐人們心中毫無價值的核心信念。相反,所有建立在補償基礎上的努力和成績,都只是在強化自己壹文不值的核心信念。我相信我是無用的,但是我接受這壹點是很可怕的,所以我想通過我不斷的成功來埋葬這個信念。即使我剛剛在最後壹分鐘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如果在下壹分鐘的比賽中失敗了,我還是要面對自己壹無是處,所以我必須保證每次都成功。然而,就像遊戲越來越難推進壹樣,成功的難度也在逐漸增加。最終,我們也是壹樣的。

陷入無處可逃的抑郁是很可怕的。基於此,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和心理學家正在研究如何抵抗抑郁癥。但是,抗抑郁其實就是把抑郁當成敵人,就是把抑郁的人當成受害者或者問題,這樣只會強化這個人內心壹文不值的核心信念,所以實際情況是越抗抑郁越抑郁,因為我們大多數人走的方向都是錯的。

(3)抑郁癥不是我們的敵人,抑郁癥患者也不是受害者。

?有壹部美國電影叫《我憂郁的青春》(也譯為《我少女時代的第壹次經歷》),是根據壹部真人傳記改編的。

?故事講述了壹個父母離異的女孩的故事。她媽媽很強壯,長得也很好看,她努力把女孩訓練好,向她媽媽(女方的奶奶)證明她很棒。父親是渣男人,因為外遇拋棄了她的情婦和母親。母親非常討厭丈夫,經常在孩子面前責怪父親不愛他,不給贍養費,不讓女兒和他父親聯系。如果她發現女兒和父親聯系,母親會失控,大發雷霆。

?女主從小就很不開心,自我價值感極低。她常常在極度痛苦的時候,通過自殘自傷來減輕痛苦。後來女主因為寫了壹篇關於自己和父母的故事,非常成功,拿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媽媽覺得很開心,女主人自己也覺得很開心。上學後,她曾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獲得了哈佛大學的文學獎章。

?就在孩子心情好轉的時候,那個拋棄了妻女的父親帶著新歡去學校見女主,再次刺激了女主內心被拋棄和沒有價值的痛苦。因為這個,女主患上了抑郁癥,無法繼續創作,內心極度痛苦,於是開始做心理咨詢。

?堅持心理咨詢壹年後,女主因為情緒受挫陷入更大的抑郁,開始服用“百憂解”抗抑郁藥。經過壹段時間的藥物治療,表面癥狀有所緩解,情緒看似穩定,但內心痛苦加劇。女子在心理咨詢師工作室自殺未遂,開始對心理咨詢和藥物失去信心。我回家開始寫小說《我憂郁的青春》,記錄我的心路歷程,最終走出抑郁。

我清楚的記得女主最後的獨白是,什麽能拯救我?哈佛大學?心理咨詢?百憂解?都不是。最終的救贖是她自己。當他開始對這壹切失去信心的時候,當她開始寫她的自傳體小說的時候,她開始面對自己內心最黑暗的壹面,她開始面對自己壹直試圖回避的人類的核心信仰。它真的沈淪了,沈淪到那種痛苦的核心,然後幻覺消失了,本身上表現出來的真實出現了。

可惜女方不知道中間還有這麽壹個道在跑。她只是不小心撞到了馬路上。那麽多人看了那部小說,或者看了那部電影,卻無法從中解讀出這個非常重要、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我的老師克裏斯托弗·孟(Christopher Meng)在他的《重新發現自己》壹書中說,當他在世界各地授課20年,成為廣受歡迎的世界級精神導師時,每次從課程上下來,他都深感恐懼,他覺得自己下次會失敗。下次他會被他的學生拋棄。他根本沒那麽好。就這樣,作為世界級的精神導師,他抑郁了。

也是因為這樣壹個機會,他醒悟過來,有了驚人的發現。他發現,那些毫無價值的、孤獨的、心碎的核心體驗,是全人類都擁有的,不是因為我們童年時被如何對待,而是因為我們脆弱的身體身份。那些經歷的核心是純粹的能量,沒有好壞之分。正是我們對這種核心體驗的排斥和評判,讓我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我們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這上面。如果我們不去判斷,不去爭鬥,從中心去體驗和觀察感受,這些能量的真實面目就會自然而然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會在痛苦的核心體驗到真正的平靜、安寧、喜悅和無條件的愛。

?正是在那次覺醒的經歷之後,老師寫了《重新發現自我》這本書,為親密關系創造了壹個全新的個人成長支持系統,讓人們在所謂的負面事件之後,有壹雙眼睛跳出故事,看到故事下面的核心體驗,並有意識地放松到這種體驗中,直到體驗真正平和,完成過程。

這是壹個驚人的發現。十年來,老師的這種方法,支撐了很多人告別了抑郁和不快樂,體驗到了人生真正的快樂和自由。

經常有人問我,家人朋友得了抑郁癥怎麽辦?

我發現這個問題下面隱藏著壹個陷阱。可能這是很多人不會發現的。如果我們的家人或朋友得了抑郁癥,我們實際上陷入了巨大的焦慮和恐慌。這個時候,陪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在焦慮和恐慌中,我們想做的是拯救抑郁的人。我們真的想盡快讓他開心起來。我們真的很想對他說教。我們所做的也是為了強化他內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不夠好的信念。

所以,只有讓自己陪著內心的恐懼,看到自己的信念不真實,回到內心平靜的中心,才會給予這種耐心的愛、尊重和信任。

那時候我們會看到,我們生命中這個重要的人,他覺得抑郁,沒有問題,他覺得不好,沒有問題。我們可以陪著她的抑郁,陪著她的無價值感,卻不想改變,不想救他。

抑郁癥患者,讓她深感抑郁的,其實是與世界失去聯系。這種失落不是形式上的失落,而是我的內心,我的痛苦無法理解。那麽,與世界失去聯系的本質,就是與自己的內心和感情失去聯系很久了。不是別人不理解,而是妳不知道自己怎麽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不理解,也不敢觸碰自己內心深處的不快和不快樂,因為那真的很可怕。他們陷入抑郁的烏雲中,與之拼命掙紮,卻沒有辦法放松,只能看著它飄過。對抑郁癥患者最好的支持,就是我們在連接的意義上成為他的榜樣。通過我們不斷回歸內心的感受,我們勇敢地與自己的內心聯系起來。對待這樣壹種情緒,我們不是用說教,而是用行為成為他的榜樣。這樣,我們將能夠最好地支持他。通過我們的示範,我們會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抑郁,面對內心不夠好的信念的恐懼,面對它最黑暗的壹面,然後通過他自己的面去看抑郁的烏雲,看到他是怎樣的完美本質。

?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麽把感情聯系起來。這部分需要專業的親密關系導師來指導和訓練。真正抑郁的人對自己的信念非常執著。要達到同樣的效果,需要幾倍的時間和精力,也需要他們家人的支持和配合。事實上,真正能讓我們告別抑郁,活出真正的內心快樂的,是每壹個普通人都參與到學習和訓練如何與我們的感情聯系起來,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抑郁,每個人都有負面的情緒和感受。早點開始,在壹個有覺悟有經驗的導師的支持下開始我們的情感成長和成熟,這也是我們真正的幸福之路。

所以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既很高興我可以分享這些,又感到無能為力,僅僅壹篇文章可能無法支持人們獲得這種體驗。但我永遠只做我能做的,把結果交給我所展現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