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說明
羽絨服中最常見的填充物是鵝絨和鴨絨,按顏色可分為白色羽絨和灰色羽絨。按照市場上羽絨服的價格,順序是: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
可能是受售價排名的影響,所以很多人以為這些羊絨在質量上也是這樣排名的,其實不然。通過對羽絨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壹般來說,相同質量和羽絨含量的鵝絨在保暖性和蓬松性上要優於鴨絨,但顏色與羽絨服的質量關系不大。
至於為什麽白絨比較貴,我覺得主要原因是白絨比灰色好看,而且無論是淺色還是深色面料都不透明;灰色天鵝絨的選擇性更強,深色面料只能放羽絨服。考慮到白色的淺色,適合的面料範圍更廣。
第二個原因:白羊毛的纖維結構。它的纖維結構比較細、柔軟、長,纖維長度使它更加蓬松,更容易保暖。
壹般來說,體型較大、較成熟的鳥的羽絨質量更好,所以鵝的羽絨會更好。但是鵝絨和鴨絨的制作工藝是壹樣的,在質量、蓬松度、保暖性上,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鹿茸是鵝、鴨等水禽無羽梗,從頸部長到胸腹部的毛。由於該部位的毛發經常浸泡在水中,因此不僅具有壹定的防水性能,而且在全身毛發中具有最好的保暖和耐寒性能。另外,由於這部分的絨毛沒有羽梗,非常柔軟,纖維長而蓬松,折算體積小,是制作羽絨服的最佳材料。
羽絨服上的羽毛是指除了上面說的絨毛以外,全身其他部位的毛發,壹般呈片狀,中間有羽梗。羽毛保暖性有限,不如絨毛。
羊毛含量是指這件衣服中填充的羊毛和蠶絲在所有填充的羽毛和羽絨中所占的百分比。比如妳買壹件羽絨服,填充物是90%白鴨絨,10%白羽毛,說明這件衣服的羽絨含量是90%。
當妳決定買壹件羽絨服時,妳首先要看壹下系在衣領上的產品標簽。如果羊絨含量低於50%,就要註意了。不符合國家羽絨服規定的最低標準。
壹定要註意,含絨量和含絨量是不壹樣的。含絨量是百分比,含絨量是羽毛+羊絨的實際重量克數,與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有關。
剛買的羽絨服叫22,100克。有些朋友喜歡買含絨量大的羽絨服,以為厚壹點就暖和壹點,但是妳千萬不要小看含絨量,因為含絨量本身就有非常大的保暖作用,含絨量80%比75%暖和。
蓬松度是國際上衡量羽絨保暖性的重要指標,指壹定條件下每盎司(30g)羽絨的體積立方英寸。例如,如果壹盎司的羽絨占據600立方英寸,則羽絨的蓬松度為600。壹般來說,豐滿成熟的鳥類絨毛較高,反之,小型鳥類絨毛較低。
但是笨重有什麽用呢?有壹種說法是,充絨量代表了羊絨的“量”,而含絨量決定了羊絨的“質”,蓬松度也是壹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在含絨量相同的情況下,帳篷數量越高,保暖功能越好。因為蓬松度越高,羽絨含有的隔熱空氣越多,隔熱性能越好。
壹般價位的羽絨服蓬松度在450-500左右,價位較高的羽絨服蓬松度可以達到600-900。
從國際上比較好的羽絨服型號來看(很多都是為戶外運動設計的),高冠數的羽絨服壹般含絨量較低,這樣的規格壹般作為內襯的中間層,方便戶外運動時壓縮攜帶。在戶外運動中,作為保暖的外穿,通常含絨量高,帳篷數量少,650-750不等。
通過以上基本概念的分享,接下來羽絨服會告訴妳選擇羽絨服的門道。
聞聞羽絨服的味道。如果很刺鼻或者很臭,就忽略它。有人解釋過,鵝絨比鴨絨貴是因為鵝絨無味,而鴨絨有氣味。但是我前面說過,鴨絨和鵝絨的加工方式是壹樣的。好吃的羽絨(不管是鵝絨還是鴨絨)都屬於不合格產品,絕對不能買。
需要檢查羽絨服標誌上註明的基本信息是否齊全,主要包括含絨量、充絨量、羊絨種類、生產廠家基本信息,但壹般不包括絨毛信息。可以直接咨詢導購。
仔細摸摸羽絨服的內層。如果感覺有刺,說明這件衣服羽毛含量高(具體原因見上面“羽絨”的概念),質量應該不太好。如果摸上去不紮手,不刺手,說明這件衣服含絨量比較高,保暖性好。
接下來可以把幾件花裏胡哨的羽絨服放在壹起,用同樣的力度按壓衣服表面。回彈時間越快,羽絨服質量越好(說明膨松度高)。對於含絨量相同的羽絨服,體積越大(也就是羽絨服越蓬松),質量越好。
最後用力拍羽絨服。如果有絨毛或者灰塵,說明這件羽絨服的面料抗羊絨性差或者針腳太大。這種羽絨服穿過羽絨服會越來越薄,防水透氣也不會太好。對於這種,不建議購買。
筆者在這裏分享壹下實體店挑選羽絨服的門道。對於網購,尤其是海外購物,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看羽絨服的相關參數和其他用戶的評價。
但我不認為我的網購是真正的網購——我會先做線下調研,不會根據網上介紹的信息決定下單。所以,如果妳有豐富的網購經驗,也就是通過網上的文字圖片資料,不需要實地考察就能找到滿意的羽絨服。非常歡迎大家跟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