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行業面臨衰退,太多的汽車工人會失業。全球汽車巨頭都在大規模裁員,以應對汽車新四化的轉型。
德國汽車行業三大巨頭已經宣布,未來裁員人數將達到2.5萬人左右。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也對外界做出了最新預測——汽車工業被公認即將迎來寒冬。在他看來,今年汽車行業的裁員只是壹個開始,也就是說,明年德國汽車行業的裁員會更嚴重。
德國並非孤例。根據彭博收集的數據,全球汽車制造商將在未來幾年內裁員8萬多人。美國、日本、中國作為世界汽車強國,也難逃汽車產業變革的沖擊。目前全球各大汽車廠商,包括福特、通用、本田、路虎、日產、特斯拉、大眾以及剛剛崛起的蔚來汽車,都有裁員計劃。
彭博的壹些分析師認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巨額投資嚴重打擊了汽車制造商的利潤。當前全球市場放緩將繼續壓縮汽車制造商的利潤和利潤率,節約成本成為緩解利潤率持續被侵蝕的重要手段之壹。
以下是壹些已經宣布裁員和即將宣布裁員的汽車公司。
“裁員潮”可能只是這種“減法”的開始
雖然包括奧迪、戴姆勒在內的很多車企都表示裁員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節約成本,投資電氣化,但這並不是員工認可的理由。
上月22日,也就是奧迪宣布裁員計劃的壹周前,約654.38+0.5萬人在戴姆勒集團、保時捷和主要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的全球總部所在地斯圖加特街頭抗議。抗議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德國斯圖加特的裁員和工廠關閉。
走過歲月的皇宮廣場,再次見證了這些戴著紅領巾抗議企業的人。這些看似沈默的德國金屬工人工會IG?Metall成員現在都趾高氣揚,鳴笛揮舞紅旗,代表奔馳、奧迪和眾多供應商的工人利益,譴責眾多汽車制造商以轉型為電動車為借口進壹步削減開支。
德國巴登-符騰堡州IG?戴姆勒集團Metall地區負責人、監事會工人代表羅曼?齊澤斯伯格在人群中高喊:“我們絕不接受,因為壹些領導人沒有完成任務,我們的工作崗位被搶走了。”以便表達他們的憤怒。然而,壹周後的事實證明,1.5萬人的憤怒並未能減緩汽車制造業裁員的進度。
事實上,這個結果在今年秋天就已經有了伏筆。今年9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4.6萬名小時工參加了為期40天的罷工,這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壹次罷工,而著名的“9.16美國汽車工人罷工”也僅僅挽救了即將關閉的四家工廠中的壹家。
德國汽車管理中心估計,未來幾年,包括外國廠商在當地的業務,僅德國就有約654.38+0.5萬個工作崗位。“競爭越激烈,阻力越大,”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格哈德·馬特斯(Gerhard Martes)說。
受美國和中國兩大汽車市場動蕩的影響,全球汽車業呈現蕭條的鏡像。據統計,2018年,乘用車全球銷量從2017年的8180萬輛下降至8060萬輛,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突然,這樣的預測並不少見。日本伊藤忠綜合研究所提出,過去十年野蠻擴張的模式已經到了極限,新興國家的銷售潛力已經被充分挖掘。現在要想扭轉銷量,就必須在減少產能的前提下進行結構調整,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不斷的增加。
汽車企業人才結構的調整
的確,向電氣化過渡確實是壹個“燒錢”的過程。壹家名為AlixPartners的咨詢公司的研究曾顯示,全球汽車行業在向電氣化轉型的過程中,將花費超過2550億元人民幣。奧迪中國新任總裁吳曾透露,未來五年,奧迪將投資6543.8+02億元全面升級電氣化。如此巨大的資金投入,即使對BBA這樣的強勢企業來說,也只能通過結盟和裁員來減輕財務壓力。
與此同時,電氣化的轉型使得傳統燃油發動機和變速箱制造對員工的需求逐漸減少,流水線上被認可的崗位也有所減少。近日,壹篇名為《大眾停止招聘機械類畢業生》的文章在多個平臺引發關註,主旨是2019汽車市場銷售業績慘淡,在企業轉型的關鍵時期,不再針對該專業開展原本以機械類畢業生為主的校招。
圖片來自知乎。
壹汽-大眾官網顯示,校園招聘和海外招聘只提供三個產品開發崗位,工作地點分別在長春、佛山和成都。
圖片來自壹汽大眾官網
其中,長春地區的產品開發崗位需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設計、美術、工業設計等專業的畢業生。,而在佛山和成都的招聘中,刪除了3個美術類專業,只保留了計算機類專業,其中沒有車輛或機械等相關專業的需求。
無獨有偶,雖然“寶馬招聘但不招汽車專業”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搞笑,但在今年的寶馬招聘職位列表中,汽車專業確實被繞過了。看來汽車專業的學生今年過個好春節很難過。
“太突然了,我都快跟不上這個變化了。”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就業辦公室的壹位老師無奈地說,他們在2018年就意識到汽車行業發展的跡象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沒想到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來得這麽快。當初汽車公司火熱的招聘會已經沒有了,只剩下汽車相關專業學生的壹地雞毛。老師說現在學生只能想清楚自己未來的就業問題,壹個是考研,壹個是考雙學位。"現在許多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開始輔修計算機."老師透露,的確,傳統汽車正在向這方面轉型。
隨著大眾、本田、BBA等傳統汽車企業以及博世、中國大陸等零部件企業的進入,汽車行業的自動化、電氣化發展迅速,汽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從機械轉向計算機相關專業,以避免資金的浪費。從另壹個角度看,機械相關的專業人員也是從源頭上被裁掉的。雖然很多相關專業的同學都譴責了大眾,就像斯圖加特街頭抗議的員工壹樣,但這並不能改變壹汽-大眾的招聘規則,更不能阻止汽車行業的電氣化轉型。
今年165438+10月8日,奔馳首款國產豪華純電動SUV?EQC上市,165438+10月22日,奔馳與比亞迪合作打造的本土新能源品牌車型騰勢X上市。同壹天,奔馳S級純電動豪華車概念車VISION?EQS在中國出道。
在全球範圍內,戴姆勒集團兼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康在戴姆勒資本市場日宣布,梅賽德斯-奔馳將在2022年前推出至少20款全新電動化車型,其中,2020年奔馳約9%的車型將實現電動化,2026年該數據將達到65,438+05%,5438+0。
今年165438+10月29日,歷時507天,寶馬與長城汽車合資項目落地。盡管Beam Motor正在被制造成棉花,但傳統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都提供出口,這意味著Beam Motor在中國市場是100%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這是寶馬在中國電動化的進壹步深化。
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供應商之壹,很顯然,到2021,電動汽車車型將占寶馬集團在歐洲銷售的所有汽車的四分之壹,2025年,這壹數字將上升至三分之壹,2030年,這壹數字將上升至二分之壹。
今年165438+10月18,奧迪e-tron和奧迪Q2L?E-tron在深圳上市,標誌著奧迪純電動時代的到來。據悉,未來壹汽-大眾奧迪將在輕混動、插電式混動、純電動三大產品序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奧迪的電氣化產品矩陣,以滿足中國市場多元化用戶的需求。同時,壹汽-大眾奧迪宣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將超過30%。
BBA的電氣化進程已經全部提上日程,越來越多的車企將進入這壹領域,轉型將逐漸進入關鍵時期。電動化的日益發展,是否意味著像蔚來汽車這種以電動車起家的新型造車企業會“站起來”?
的確,與之前校招的現場相比,蔚來汽車今年的現場可以說是人滿為患。壹位在校學生說:“作為壹家新興的造車企業,它恰恰缺少的是傳統汽車人才的背書。”此時的新造車企業,對於傳統汽車工程系的學生來說,更像是最後的救贖。當然,救人的前提是自救。就像我們不記得當初有多少LOGO,也沒註意到每天有多少新造車企業消失在“萌芽”期。
標簽
汽車工業的電氣化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雖然包括BBA在內的很多汽車企業推進汽車轉型都要面臨“糧庫緊張”,但這也是企業在經歷行業轉型時不得不承受的壓力。從各大企業的裁員,到壹汽-大眾的校招簡章,都可以看出,未來的汽車行業相對於過去的“量”的勝利,將開始做減法,實現“質”的勝利。
但是,誰也說不清,在壹線打拼多年被裁掉的老員工,到底是苦不堪言,還是苦讀四年。冒險島裏汽車相關的大學生苦不堪言。最終,或許他們只有壹個稱號:犧牲個人發展實現行業變革的時代推動者。至少妳會感覺好點?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