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亞洲金融中心在哪裏?

亞洲金融中心在哪裏?

隨著亞洲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最近,東京、新加坡、香港和上海等主要城市都表示希望成為亞洲金融中心。

目前,亞洲國家或地區的金融業以當地大型銀行體系為主,各地區的資本市場仍然非常分散。在這種情況下,誰會最終勝出?

“這取決於跨國公司的選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的潘英麗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哪個地區可以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然後為亞洲管理資金,這取決於跨國公司的選擇。壹般跨國公司把總部設在哪裏,哪個地區就會成為金融中心。潘英麗教授分析說,有幾個因素決定了跨國企業的選擇:首先,該地區應該有巨大的金融需求。從這點來說,上海和韓國是很占優勢的。上海背靠強大的中國市場,韓國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第二,就是商務成本的問題,也就是勞動力的價格和人才的供給。雖然發展中國家有勞動力成本便宜的優勢,但跨國公司在搬遷時往往要考慮結算成本,比如當地市場的人才供應以及公司的壹些動產和不動產問題,所以壹些老牌的金融中心還是有優勢的。此外,誰將成為新的金融中心還有很多不確定性。雖然現在看起來不錯,但是長期發展不確定,跨國公司要承擔壹定的風險。因此,潘英麗教授認為,短期內亞洲金融中心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舊的金融中心有壹定的穩定性,新的金融中心發展起來還需要時間。

中國和香港曾被認為是亞洲的金融中心。

香港作為亞洲經濟的龍頭,經驗豐富,金融交易體系先進,具有先行者的優勢。2005年6月2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訪問美國紐約時表示,香港在國際金融、商業和貿易方面已經成為壹個充滿活力的渦輪機。通過CEPA和泛珠三角合作協議,香港成為與蓬勃發展的中國內地做生意的最佳平臺,對整個亞太地區有很強的輻射作用。

從壹個面積只有1100平方公裏的小轉口港,到今天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和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商業中心,香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創造了令世界驚嘆的經濟奇跡。雖然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經濟競爭力被削弱,壹度陷入低迷,房價和股價大幅縮水,金融體系受到考驗。2003年初,董建華在給香港的信中承認:“現在是香港經濟最嚴峻的時候,香港的困境是過去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然而,在最近的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從去年的第六位躍升至第二位,再現了巨大的競爭優勢。

2005-12-65438+印尼央行行長蘇德良·吉萬多諾(Sudrian Djiwandono)曾這樣評價上海:“過去我們非常重視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今後我們將更加重視上海。”他相信,盡管過程艱辛,但上海在未來10到15壹定能建成國際金融中心。

歷史也證明上海有成為金融中心的可能性。20世紀30年代,上海已經是遠東的金融中心,有“東方巴黎”的美譽。如今,中國政府更加堅定了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決心。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上海金融市場的集聚能力和輻射能力進壹步增強。

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已成為僅次於東京和香港的亞洲第三大證券交易所。上海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前沿城市,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和廣闊腹地的支撐。越來越多的跨國銀行、保險、金融和高科技公司在大陸設立亞太總部、工廠和R&D中心。這增強了上海的競爭實力。

不過,潘英麗教授也表示,上海金融市場的發展存在壹些必須克服的障礙。由於內地股市處於改革階段,資本項目開放時間表尚未確定,使得內地資本市場發展面臨很大困難,各種金融產品和衍生品無法及時推出,壹定程度上減緩了上海爭奪亞洲金融中心的步伐。

潘英麗教授認為,香港和上海在功能上完全可以互補。她認為,上海主要看重的是國內巨大的市場,而香港的國際地位更受看重。這種功能定位的不同,避免了滬港兩地的對抗。未來香港和上海完全可以優勢互補,實現兩地共贏。同時,她認為新加坡的市場定位和香港相似,所以現在香港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是新加坡。

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學博士後楊迪認為,如果壹個地區想要發展成為金融中心,政府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在這方面,韓國政府堪稱典範。

2005-12-19 22:50回復C座0粉絲3樓。近年來,韓國發展非常迅速。早在2002年,韓國政府就提出了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構想,並於2003年2月做出了戰略規劃,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指出了主要任務。分析人士指出,韓國擁有壹些其他對手國家無法比擬的獨特優勢。比如,韓國有更開放、更高層次的商業環境和巨大的金融市場。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楊迪表示,韓國市場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勞動力短缺、高稅收、缺乏透明度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市場和公司的運作。如果韓國不能去除法制和社會制度對市場的限制和束縛,韓國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道路只能漸行漸遠。

毫無疑問,東京已經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壹。但近年來,由於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國際金融市場競爭激烈,東京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最近,作為東京國際金融中心象征的東京證券交易所也出現了下滑的跡象。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今鄭東的衰落不僅嚴重影響了東京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甚至會進壹步動搖東京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基礎。因此,新加坡、香港、上海和韓國等亞洲新興金融市場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趕上甚至超過東京的金融市場。

那麽,誰會成為亞洲金融中心呢?

東南大學經濟學教授黃凱認為,亞洲未來很可能會出現多個金融中心,而且隨著重要性的不斷變化,金融中心也會發生轉移。同樣,保誠人壽總經理杜也認為,未來亞洲不會只有壹個金融中心。似乎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亞洲未來的金融中心可能不止壹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