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兒園家訪工作?
做好孩子家訪工作的註意事項目前很多家長工作比較忙,老師接觸的機會比較少。家訪已成為教師與家長溝通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麽應該如何做好家訪工作呢?1.預約家長家訪。第壹,避開晚餐時間。第二,最後壹個孩子的家訪時間要控制在9點到9點半之間。第三,家訪的時間要提前約定,讓雙方都覺得合適。2.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首先,儀表整潔,風度翩翩;其次,委婉拒絕家長請他們吃飯送禮,讓家長充分感受到老師的素質。3.註意家訪時的態度和表情。老師在家訪時要大方親切,要聽家長的話,尤其是平時不露面的家長。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的觀點,要多了解他們對幼師和孩子的看法。老師陳述的內容要客觀詳細,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深切關懷。4.家訪要有主題。老師壹般會把問題帶回家,家長在講解的時候要用心聽,不能中途搶話,把家長的談話要點記錄下來,作為以後改進的依據。5.解決問題。針對孩子的問題,家長和老師要商量如何做好家裏的互助,把孩子教育好。關於家訪的理解和策略:北師大副教授宋黎輝說:“家訪是學生、家長和老師互動的最佳方式。老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家長也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校狀況。作為學生家長,我特別希望老師能上門拜訪。老師能家訪,說明老師對教育很負責,對學生很關心。”對於幼兒園來說,家訪是壹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也是幼兒園工作的出發點,是教師對幼兒關愛的具體體現。通過走進孩子的家庭,反饋家長近期在園表現,同時親身感受孩子的成長環境,了解家長的文化素質和家庭教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充分利用家長豐富的教育資源,進壹步拓寬工作思路,編織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紐帶,真正實現“壹把鑰匙開壹把鎖”,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家訪也是壹門學問,尤其講究藝術,那麽,如何在這個藝術界大展拳腳,把家訪工作做得細致到位呢?下面談談我對家訪的初步認識和主要策略。家訪是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橋梁,可以促進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所以有必要進行家訪,這是其他方式無法替代的。同時,在家訪中采取壹定的方法,會讓我們的家訪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關鍵詞:用熱愛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講家訪,老師覺得累,怕家訪;孩子覺得老師只會抱怨,害怕家訪;家長不知道怎麽接待老師,害怕家訪。而且隨著環境的變化,教師工作壓力的增加,聯系手段的先進多樣,家訪幾乎停滯不前。但通過這學期的家訪,我對家訪的重要性和方式有了壹定的認識,總結如下:1。家訪的必要性首先,當今社會是壹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通訊手段的進步切斷了人與人之間的互訪,院內的親情被單位大門阻隔。由於缺乏社會交往,很多孩子性格孤僻,害怕陌生人,尤其是膽小的孩子,非常害怕幼兒園、老師、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我班有個孩子剛進醫院的時候只會說家鄉話。因為新環境和語言交流的困難,他壹整天都沒說壹句話。我主動接近他,他卻遠離我。甚至有壹次我讓他回答問題,他都急得哭了起來。但當我拜訪我家時,他出乎意料。他不僅給我們帶來了食物,而且給了我們所要求的壹切。我們趁機和他交流,表達對他的好感。家訪結束後,孩子們漸漸開朗起來,不再排斥身邊的人。因此,教師家訪可以增進孩子與老師的親密關系,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平易近人,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雙方的感情和友誼。其次,我們都說要愛孩子,那麽如何愛孩子,是給孩子物質上的東西,還是給孩子好的品質?人們認為,壹個人壹生能否取得成功,智力水平是第壹重要的,即智商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情商的高低對壹個人的成功也有很大的影響,有時它的作用甚至超過智力水平。專家還認為,壹個人是否有很高的情商與童年時期的教育和訓練密切相關,情商的培養要從小開始。所以老師和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體驗和付出愛,做壹個有愛心、友善的人。作為教師,起著重要的教育作用,需要用愛來培養愛,而家訪很好的詮釋了“用愛培養愛”的教學理念。老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接近家長和孩子,讓孩子學會愛。同時也帶動父母去愛,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愛,培養良好的情商。壹些遠離老師的家長總是對公園裏的工作持懷疑態度。通過家訪,我們可以用心交談,用愛去感受。這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幾年前班上壹個叫堯堯的孩子。那時候,她媽媽從來沒有對我們說過壹句話。雖然孩子很討人喜歡,但她總覺得和父母有距離。父母總是看起來很可疑。直到那壹天,我去我家拜訪,跟她說了孩子的很多優點,尤其是孩子對音樂節奏的高度敏感。我建議這個孩子學鋼琴。後來她媽媽真的過了很久才見了壹個鋼琴老師。老師甚至稱贊孩子很高的音樂天賦,鼓勵她好好學習。從那以後,她媽媽完全改變了態度,有時候會主動找老師聊天。在父母的帶動下,孩子更親近老師,更愛老師和身邊的人。第三,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主要環境,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的配合,這就需要家長有豐富正確的教育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布的《2005: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家庭教育需求正從義務型向自主型、標準型向個性化、單壹型向多元化轉變。很多家長雖然學歷很高,但對育兒方法了解不多,有的甚至有些問題。通過家訪,老師正好可以向家長介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接受家長的咨詢,讓家庭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幫助每個家長樹立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為家長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提供有力的支持。現代家庭教育註重個性,註重孩子個性的培養。通過家訪,老師深入孩子家庭提供服務,通過與家長面對面的交流,老師可以為家長提供適合孩子自身發展的建議,這些建議是準確的,有助於孩子形成有個性的健康人格。最後,家訪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孩子性格的不同方面,從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壹個人的人格是多重的,在不同的場合,他的人格是不同的。同樣,幼兒園的孩子也有他的多才多藝。我們經常聽家長說孩子在家調皮好動,我們卻很奇怪。是這樣嗎?因為他的孩子在幼兒園性格內向,不愛和孩子玩,也不愛和老師說話。通過家訪,可以看到更真實的壹面,不會輕易給孩子扣帽子:他是壹個內向的孩子,他是壹個多動的孩子,可以讓孩子的性格發展得更好。我們班有壹個叫萌萌的女孩。她在幼兒園很內向,不愛說話。她經常被忽視。我從來不為任何活動想到她,比如上臺表演,玩遊戲時扮演老師的角色。我武斷的認為她那麽內向,給她機會也沒用。但是,家訪的時候,她給我們唱歌,給我們剪紙。她很主動,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壹面,也讓我後悔自己輕易就戴上了“帽子”。家訪是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橋梁,可以促進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所以有必要進行家訪,這是其他方式無法替代的。但是,壹次家訪,在我去孩子家和他父母談的時候,不能算家訪。家訪也需要壹定的方法。二、家訪實施方法1,做好家訪前的準備工作。首先,仔細考慮父母對妳家訪的期望。家長最想知道的是孩子在園的情況,以及優缺點和對策。每次家訪前,老師要對孩子的近況做壹個總結,對孩子的特點做壹個詳細的分析,對被家訪的學生有壹個深入的了解,這樣在家訪的過程中才不會無所適從,這樣家長就會產生老師對孩子關心太少,家訪只是走個形式的想法。回答家長的問題,可以為家長今後的工作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師家訪要有明確的目的。首先,他們應該考慮與父母交談的問題,並制定壹個計劃,列出他們家訪的目的和需要做什麽工作,從而做到心中有數。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孩子不會因為妳是老師而對妳熱情。只有他們真的喜歡妳,接受妳,才會熱情的接待妳。為了贏得孩子的心,減少家訪時不必要的尷尬,還可以準備壹些小禮物(比如紙飛機,壹幅畫等。)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2.為談話做好充分準備,如何讓談話愉快順利,如何和不同心智層次的父母交談。家訪的語氣要親切,不能生硬。大部分家長對老師都很尊重,偶爾也會遇到少數素質不高的家長。他們溺愛孩子,放任自流,甚至對老師無理取鬧。老師家訪,第壹件事就是客人的身份。不要嘴快,吵架,這會讓他左右為難。保持談話簡短扼要,如果不是投機性的,在適當的時候離開。家訪要有方向和目的,講究藝術,千萬不要漫無目的的聊天。否則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浪費了家長的熱情,讓家長對老師的談話失去了興趣。圍繞家訪的目標,針對家訪的對象,教師需要預設家訪的過程,這樣才能從容。關於什麽?怎麽說話?如何和不同心智層次的父母交談,要提前做好準備,能夠隨機應變。要從隨意的交談開始,用親切的態度、親切的語氣與家長溝通,避免開門見山,讓家長緊張,註意不要跑題,達不到預期目的。要以真誠的態度循序漸進地展開話題,緊緊圍繞所解決的問題。比如對於任性的孩子,我們先和家長談談孩子在家裏是否任性,是什麽原因造成的,然後了解家長是否希望老師教育,合作家庭可以做些什麽。對於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在與家長溝通的同時,不僅觀察孩子在家是否洗手、大小便、吃飯,還觀察家長給予了多少幫助,引導家長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等。,專註於壹步步解決的問題,並及時分析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根據情況對癥下藥。並向家長推薦實用的教育策略,幫助家長解決很多教育問題,巧妙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壹些技術技巧,讓家訪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偶爾家訪會遇到幾個素質不高的家長。他們溺愛孩子,放任自流,甚至對老師無理取鬧。老師不要互相批評,避免吵架,從而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3.家訪時註意自己的態度,隨時保持氣氛活躍。家訪的立足點是與家長和孩子建立和諧的關系,獲得家長和孩子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使教師能夠順利地進行教育指導。所以我們老師家訪要真誠善良,言語要得體。我們不應該把家訪當成壹次投訴會。在反映孩子在園內的學習和行為時,不要壹味強調和批評孩子的不良行為或只提優點,說好的方面。但要以贊美為主,從贊美的角度切入正題。我們應該委婉的通過表揚其他孩子在某壹方面的優點來指出孩子的不足來提醒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知道以後該往哪個方向努力。這樣既在家長面前給孩子留了面子,拉近了師生距離,也讓談話氣氛活躍,場面和諧。在家長抱怨的時候,更要註意態度,不要附和,要對孩子寬容,讓家長感受到這只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過程,同時教給家長壹些育兒方法,讓家長和孩子感受到老師的獨特魅力,對老師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家訪過程中,我發現和孩子壹起玩,參觀孩子的房間,看孩子的照片都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有效拉近和孩子的距離,減少家長的拘謹。4、家訪結束,工作開始。家訪過程中,家長會有很多問題,需要老師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如果家長的抱怨都得不到解決,家訪也就失去了意義。舉個例子,壹個媽媽說她的孩子唱歌很好聽,但是有點膽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說話。能不能在育嬰室訓練她,讓她不會怯場?這個作品必須要求老師給孩子創造壹定的機會,讓她願意展示,敢於展示。壹旦孩子有所提高,敢於在陌生人面前唱歌,家長可以看到老師家訪後,孩子有了明顯的改變,我們的家訪工作也就可以認為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落實。最後,需要總結我們的家訪,為以後的家訪提供經驗和參考。有效的家訪可以激發其他家長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家長邀請老師走進家庭。而壹次失敗的家訪,不僅沒有相應的效果,還會讓家長對老師的工作產生懷疑,產生負面作用。所以,我們不應該把家訪當成壹個簡單的家庭會議,而是當成解決問題的開始,幫助孩子成長進步。5.做好家訪記錄,及時反饋。每次家訪結束後,要求教師在家訪記錄表中記錄家訪的過程、今後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想法、為孩子嘗試新方法的計劃,並根據孩子在園內的日常生活表現進行記錄。結合家訪中獲得的信息,及時反饋,重新分析評估孩子,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抓住時機深化對孩子的教育。然後將這些信息放入孩子的成長檔案中,老師可以隨時以此作為教學的依據,規劃未來的教育措施,並將這些規劃分享給班主任,註意教育的連續性和統壹性。雖然家訪很累,但只要我們認真準備,認真實施,就能事半功倍,讓工作更順利,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同時,家訪作為家庭與學校教育之間的重要橋梁,也是復雜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社會因素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所以家訪也是壹項社會工作,其內容和形式都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如何做好家訪工作將成為新時期的壹項重要工作。我們將繼續根據實際需要,努力發揮其在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真正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完美結合,實現教育目標。總之,及時家訪可以融洽師生感情,減輕班級工作壓力,成為教師更多了解孩子的便捷渠道,同時也是主動向家長展示新時代幼兒教師形象的窗口。通過家訪,我們受益匪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同步、協調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探索家訪的新途徑、新形式、新方法,讓孩子們在社會、家庭、幼兒園營造的溫馨氛圍中,在家長和老師的關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