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妳對買房找大中介還是小中介的回答是什麽?

妳對買房找大中介還是小中介的回答是什麽?

大城市房價越來越高,二手房中介費也在漲。

中介公司有大有小,中介費也不壹樣。

選擇大中介還是小中介?這是壹個很多買家都會糾結的選擇題。

我的朋友老張也是。

最近壹個多月,老張每個周末不是在看房,就是在看房的路上。經過海量挑選,他看中了鏈家壹套110平的精裝三房,砍價598萬,比較滿意。他正要和客戶簽合同的時候,發生了壹個小插曲。另壹個代理打電話來,建議他自己買,代理費可以便宜很多。

老張有點糾結,賺錢不容易,攢點錢也不錯。但是對方公司比較小,經紀人也壹直在努力鼓勵他跳單,各種話也不是特別靠譜。他找了幾個朋友征求意見,大家都很片面,基本都讓他選大品牌。道理差不多,“買房是壹大筆錢,二手房的流程很復雜。不要貪便宜,妳得找個信得過的人。妳存的錢,以後可能不夠妳用。”

老張終於聽從了朋友的建議,沒有“跳單”。現在合同已經簽了,後續流程正在壹步步走。

老張的經歷是中國大多數買房的人都經歷過的。

無意中看到最近微博上某知名房產博主發起的壹個民意調查:在北京買房是否應該選擇小中介省錢?還是選擇大中介,省心?參與投票的有7391人,其中4213人選擇了後者,鏈家票數遙遙領先,占比近六成。

這個結果讓博主自己都很驚訝。他說:“這次投票出乎我的意料,真的!”

老張的經歷和這條微博讓我很好奇,於是我試著分析了背後的原因:“買房”是壹種“珍貴”的商品,大多數人壹生可能只消費壹兩次。哪些因素影響了他們的“購物”決定?

人們在選擇中介時,為什麽大多數人傾向於選擇鏈家這樣的大品牌?大品牌中介和小品牌中介的區別?

大中介和小中介

先說中介費。目前國內的代理費大致分為三個梯隊。第壹梯隊是鏈家這樣的頭部品牌,中介費相對規範透明,大概是北京房價總額的2.5%-2.7%。第二梯隊是規模稍小的連鎖中介。代理費和鏈家差不多,但是商量的余地更大。最後差不多能簽到2%左右。再往下,還有不知名的小中介,這樣的手續費比較低,大概1%-1.5%,甚至更低。

大公司的代理費確實高,但是透明的“全包”價格。但是小中介就不壹定了。我親戚去年買房時親身經歷過,可能會被收取“過戶服務費”“金融服務費”等各種費用,最終折算的總費用也沒有多少優惠。“妳為什麽不壹開始就說清楚?”這是我親戚最不滿意的地方。

除了壹價全包定價和分項定價的區別,大中介和小中介還有壹些明顯的區別。

第壹,房屋質量

對於購房者來說,房源的數量和質量很重要,壹個要選,壹個要選好。大中介的房子比小中介的多,這很好理解。數量充足,可以選擇自己滿意的。

而住房質量如何?最直觀的就是網絡中介發布的房源信息的真實性。壹些看起來很漂亮,低價優質的假房源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增加我們的篩選和判斷成本,讓我們錯過那些看起來不那麽便宜的房源。好房子,

發布假房源吸引客戶,是中小中介的常見套路。那麽假房源現象到底有多嚴重?不久前,杜南民意調查中心發布了《2020互聯網虛假房源調查報告》。整份報告中的很多信息都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60%的受訪者都遇到過假房源。

在報告中,虛假房源信息的情況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壹,掛出不存在的房子;二是展示的圖片非常模糊或者過度美化;三是將出售或出租的房屋信息冒充房屋出售;另外還有戶型、朝向、樓層、樓齡、配套、房屋產權、虛假低價等套路。

中介為什麽要發布假房源?壹方面可以吸引客戶;另壹方面,中介公司變現真房源也不容易。既要看中介公司的經營理念,也要看主觀上有沒有規定不允許假房。但更重要的是,妳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杜絕假房源。換個角度,如果自己的經紀人發布了房源,公司是否有足夠的數據和技術能力以及完善的規則來判斷房源的真偽,並對發布假房源的行為進行處罰?

以中介公司裏高舉“地產”大旗的鏈家為例。它早就承諾讓消費者參與糾錯,花了幾億、幾年的時間建立了“樓盤字典”數據庫,讓樓盤從口號變成了現實。

可見,實現真正的住房是壹項費時、費力、費錢的工作,短期內不可能直接看到經濟效益。對於小中介公司來說,可能是壹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二,經紀人的素質

如果說“真房源”的解決依賴於經紀品牌的價值觀和規則,以及底層數據庫的搭建能力,那麽“好房源”的解決則是壹個更加復雜的問題。

有資源獲取因素,但更多的是人為因素,對房產中介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更高。能否根據客戶需求匹配最優質的房源,甚至挖掘壹些客戶自己也不清楚的潛在需求,根據市場趨勢建議壹個合理的出售時機?

在這壹點上,好的經紀人和壞的經紀人帶來的價值是很不壹樣的。差的券商只看成交後的傭金,什麽動作能快速下單,做什麽,說什麽才能快速下單。這在壹些浸淫行業多年、職業道德低下的“老油條”身上尤為明顯。妳不能說他們不專業,更多的是文字和套路。壹個好的經紀人會更在意自己職業的長遠發展和外界對自己職業的評價,所以更願意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經紀人可能沒有“老油條”那麽老練,但他更願意用專業和數據說話,這將為購房者買房帶來更大的幫助。從我自己的風格偏好來說,我更傾向於選擇壹個“啞”但專業的經紀人。

從概率論的角度來看,學歷相對較高的經紀人(比如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大專以上)更容易成為好經紀人。因為他們走出校門,進入壹個門檻低,外界評價低的行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打破周圍人的偏見。

在人的層面上,大中介和中小中介差距很大。在行業內,學歷相對較高的券商會重點關註品牌形象好、實力強、內部文化氛圍好的頭部企業,比如最近被復旦大師等高學歷券商篩選的鏈家。

最後說壹下安全性。

買房不是買壹罐可樂,基本就是買,所以不會有特別復雜的問題。在二手房領域,流程復雜,周期長,房屋交易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尤為嚴重。普通消費者基本沒有能力去驗證信息的真實性。即使是中介,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業主的情況,尤其是不利於房屋銷售的信息。對於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買房是人生最重要的決策之壹,任何小概率的意外都是難以承受的。

用百度搜索“二手房安全”,可以找到13萬多個相關結果,涉及債務、產權長短糾紛、稅費承擔、抵押解除、原房主隱瞞房屋瑕疵等諸多問題。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審理情況報告》顯示,5年來,三中院共審理房屋買賣合同二審糾紛案件3364余件,2017後案件數量逐年上升。

因此,如何保證房產交易的安全,並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售後保障就顯得非常重要。在選擇中介公司的時候,除了房源和經紀人的質量,還要重點看這個中介公司承擔風險和解決客戶投訴的能力。在這個領域,毫無疑問,大型中介公司占據絕對優勢。

從系統流程來看,大型中介公司的整個系統流程是比較完善的。無論是前期的準備,還是中間房產交易過程中的各種手續,稅費的繳納等等。,還有後期的售後,有專人負責。即使事後出現房產糾紛或者整個交易過程中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可以向他們的客服部門投訴,大部分情況下大的中介都可以解決。

從企業實力來看,如果過程中出了問題,大型中介公司也更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兜底保障。我專門上網搜了壹下。北京的麥田有“七星保障”,我愛我家有自己的服務承諾。更有壹直以安全牌為主的鏈家,還有十余條安心服務承諾。根據鏈家自己公布的數據,自2013年服務承諾上線以來,累計賠付和墊付金額超過19億元,其中最大的賠付和墊付金額達到1270萬元。小中介公司這種規模根本墊付不起。

以“信任”的名義

當然,既然有大量的小中介,他們自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比如他們會給客戶省壹些中介費。比如內部管理沒那麽嚴格,有壹些灰度的東西可以幫助客戶。還有壹些小中介在社區經營多年,會在這個社區深耕,會有很好的口碑。

但總的來說,如果我可以選擇的話,我會像之前民意調查中的大多數人壹樣。畢竟買房是壹個決策。說到底就是“安心省心”買。

但是,品牌責任越大,妳要犯的錯誤就越少,不辜負消費者的期望,甚至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升級創新服務,給消費者帶來更便捷、更高效、更好的體驗,讓復雜痛苦的房屋買賣這件事變得簡單舒適。

在這裏,我也想嘮叨壹下這些大品牌。從品牌發展的規律來看,大品牌之所以大,並不是單純靠營銷和廣告推廣,至少在很少做廣告的房地產經紀行業是如此。房產中介是服務行業,品牌的認可度其實來自於好的體驗的聚合,從而形成口碑效應。

畢竟,其實壹句話,妳壹定要讓消費者覺得妳是真誠的。妳先利他再自私,消費者才會信任妳。品牌必須依靠這樣的信任來贏得消費者的選擇。如果妳只把消費者當韭菜,那麽消費者會毫不猶豫地把妳當炮灰。

這是不同的做事方式,是兩種商業價值觀的碰撞。

品牌建立信任,信任反哺品牌。

雖然中國的房產經紀行業還有很多不足,但客觀來說,與幾年前相比,行業整體在進步,信任度也在變高。無論是人的素質,店面的美觀,互聯的體驗,還是服務的安全感,壹定程度上也得益於鏈家等行業頭部品牌的推廣。而他們也得到了這份值得信賴的市場“紅利”——被大多數消費者所選擇。

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說,企業的本質是創造客戶。誰更貼近客戶,更值得信賴,更能交心,誰就贏得了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