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魯豫茶業交流顏:茶是健康美麗的生命。

魯豫茶業交流顏:茶是健康美麗的生命。

(正文?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每天享受中國茶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如果妳接受顏和陸羽國際集團的觀點,妳可能會問:中國的茶文化到底有多博大精深?中國茶有標準體系嗎?中國的茶產業發展如何?第壹個問題的答案會讓很多中國人感到驕傲,而後兩個問題的答案會讓人深思。傳統茶葉市場缺乏專業的標準體系,制約了我國茶產業和茶文化的發展。湖北是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萬裏茶道從這裏開始。唐代“茶聖”陸羽,湖北天門人。自從他寫了《茶經》,茶就進入了中國乃至全世界人們的生活。

壹千多年後,在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壹帶壹路等國家戰略的助力下,湖北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壹個以“茶聖”為名的新茶業集團,正以非凡的勇氣,在這片土地上叫囂著為中國傳統茶業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標準、交易和文化體系。這就是天門人閆創辦的魯豫國際集團。

牛仔要去鎮上然後回家

從65438年到0973年,顏出生在湖北天門的壹個農村家庭。雖然出生在農村,但顏承認,與上壹代人相比,他的成長經歷是完整而幸運的。1990,顏考入湖南財經大學,四年後進入中國建設銀行工作。在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的大潮下,顏恰好遇到了建行轉折發展的關鍵壹年,1994,打開了他的視野和格局。

當時,中國金融改革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金融機構和基本框架。在時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王岐山的領導下,中國建設銀行移交了代理金融和政策性貸款的職能,並開始按照商業銀行的要求全面改革管理體制,著手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處於銀行大刀闊斧改革的重要時期,作為初出茅廬的學徒,顏有機會全面了解大型國有銀行的改革思路,這成為他在金融行業中順流而下的重要啟示。

在金融改革的大趨勢下,保險業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在建行鍛煉了兩年的嚴敏銳地意識到,保險是壹個剛需行業,前景廣闊。1996,他跳槽來到成立僅十年的平安保險。平安保險是中國第壹家股份制保險公司。在平安的九年,顏接觸到了國內壹流的管理理念和全球化的經營視野,懂得了市場化保險企業的深層肌理。小打小鬧之後,顏選擇回到校園繼續充電,並被交通大學錄取攻讀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他去紐約大學做訪問學者,繼續學習先進的管理思想。

2006年從美國考察回來後,顏覺得自己的心態和思想逐漸成熟,於是從平安保險辭職,加入了人壽保險。8年時間,他成為壹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執行副總裁,管理著3000多億的資產。17的黃金時代根植於保險行業,嚴把自己塑造成了壹個具有現代企業家精神的管理者。雖然在保險投資領域已經名聲在外,但比起身居要職,年薪百萬,對於顏來說,自己創業,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顯然是壹個更有吸引力的選擇。

顏意識到,茶葉就像保險壹樣,是壹種可有可無但又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在我的家鄉天門,“茶聖”魯豫的故事到處流傳。中國茶文化雖然有兩千多年的深厚底蘊,但是茶產業的發展還是比較初級的。在中國5000多億元規模的茶葉市場中,份額最高的茶企份額不足0.5%。不僅沒有通用的茶葉標準,更沒有像立頓茶這樣在國際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品牌。行業發展難以升級。經過深思熟慮,嚴考慮回到自己的家鄉,把余生奉獻給家鄉和茶產業。

老品牌和新企業

缺乏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的中國茶葉市場,看似龐大,實則缺陷巨大。2012,顏思考通過哪種方式進入茶行業。通過大規模生產茶葉產品,在中國復制壹個立頓?這種傳統模式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在行業整合中面臨很大困難。中國五千年的茶文化積澱,陸羽的基因,行業的需求,都需要壹個更好的平臺來表達。

在這樣的背景下,燕沒有選擇加入成千上萬的茶企去競爭和廝殺產品品牌,而是做壹個平臺,壹個標準,壹個交易的制造者。“當壹個行業的兩端極度分散的時候,最有價值的平臺就是B2B平臺,因為它可以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個定位野心足夠大,意味著需要政策、資金等多方支持並不困難。幸運的是,顏恰好處於天時地利人和的交匯點。

2013,顏正式開始準備創業。他回到家鄉天門,與市政府和專家交流創業意向。天門原來有壹個30年歷史的魯豫研究會,有壹大批熱心於魯豫研究的專家和市民。這座小城深深地感受到了茶的情感魅力和文化價值。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嚴將天門魯豫研究會下屬的小企業改造成為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企業,成立魯豫國際集團。2014,10年6月,顏正式辭去人壽高管職務,投身於魯豫的傳承與發展。

這麽多年,中國茶產業的發展並沒有本質上的升級。為什麽魯豫有信心做出改變?顏認為自己和集團正處於“天時、地利、人和”的關頭。在陸羽之前,茶業傳統的大宗交易狀態已經持續了幾十年,行業因為不符合“天時”而沒有進化。茶葉銷售的主力軍是進城的茶農,而市場上的茶產品大多屬於政商禮儀茶,不在立頓這樣的人口中,導致了茶行業的不透明。“規範和透明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沒有透明度,文化自信就無法實現。”顏對說道。近年來,通過關系賣茶的現象得到遏制。茶葉作為農產品生產,作為保健食品和文化產品銷售,屬於廣義的健康文化產業範疇。反腐讓茶行業直面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消費者需要健康美好的茶生活方式,這是茶行業近二十年來從未遇到的“好時光”。

“地理位置”這壹因素更直接地吸引著顏。陸羽是湖北的文化符號,也是全球茶界推崇的茶葉研究鼻祖。陸羽這壹符號的巨大價值,讓同樣是天門人的顏很快找到了入口,也順利獲得了省政府在批準茶葉交易所方面的優惠政策。對於“人的和諧”,顏認為“需求就是人的和諧”。中國茶葉消費需求巨大,消費者、生產商、經銷商都需要搭建壹個可信的平臺。電商平臺消費效率大幅提升,國家“互聯網+”政策為茶葉生產銷售增加了動力。顏說:“感恩時代給了機會,給行業8000萬員工帶來了巨變。”

陸羽國際集團成立五年多,在天門打造了中國茶文化和茶標準的坐標——陸羽茶經樓。成立全國首家省級茶葉交易平臺陸羽茶葉交易所;在上海成立了全國首家第三方茶葉標準中心——陸羽茶葉標準評級中心;在全國核心城市建成了“陸羽會”茶文化中心;計劃在武漢和天門建設陸羽國際茶文化產業園...有著眾多的第壹,嚴的戰略眼光、國際視野和創業精神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打磨和成型。

由標準引導的雙輪驅動

“魯豫會”和“茶匯”是魯豫國際集團不可分割的兩個輪子,構成了文化和交易的“雙輪驅動”。茶交所是魯豫國際集團的前身。以前全國各地的茶城都只是線下交易,沒有第三方倉儲機構,也沒有資金安全的農貿和商鋪市場。陸羽國際集團通過學習斯裏蘭卡等國的茶葉管理經驗,建立了中國第壹個省級茶葉交易所,推動了中國茶葉交易模式的創新。

陸屬於茶產品推廣和文化體驗板塊。陸將以天門茶經樓為中心,為陸標準中國好茶在全國的推廣和文化交流搭建線上線下平臺。陸於慧計劃入駐全國核心城市,借鑒茶版COSTCO模式,為消費者提供“真、好、益”的陸禦標準中國好茶壹站式體驗和消費平臺。

在兩個輪子的配合下,經過五年的發展,陸羽國際集團已經成為中國唯壹的省級茶葉交易平臺。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茶匯綜合電商平臺和陸羽精挑細選消費電商平臺。接下來,集團計劃建設5000個區域會員直采中心,培養5000至10000名創新創業“陸曉宇”。“陸小羽”將有計劃地培養成為陸羽標準中國好茶及文化推廣的專業大使,並借助陸羽標準、交易、文化平臺,將中國茶文化進行線上線下傳播。

為了培養和招募陸羽,陸羽國際集團建立了陸羽學院開放平臺,投資湖南電視臺茶頻道和中國茶商學院,陸羽標準評級中心統壹運營陸羽茶路培訓。《陸子茶路》以陸羽標準的傳播和陸羽非遺茶文化的傳承為特色,不同於壹般強調市場化運作的茶學培訓。以湖北天門、浙江湖州為基地,在全國設立教學點,半公開傳播陸羽茶文化。在未來的魯豫國際茶文化產業園,魯豫標準評級中心、魯豫學院、中國茶青年創意中心將是中國茶傳承創新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嚴將茶葉市場交易分為四個時代:農貿市場時代、商品市場時代、電商百貨時代、交易所時代。顏表示,交易所是真正的市場經濟,需要合格的投資者、企業和消費者進入。“陸羽茶交所的模式對茶行業有很大的基礎設施和意義。在過去的30年裏,中國的茶產業有望復興。我們希望陸小羽和陸羽的生態夥伴,連同標準、交易、文化,能在五到十年內迎來中國茶業的偉大復興,讓中國人信任中國茶,讓世界愛上中國茶。”茶行業需要重建整體的現代商業基礎設施,需要有現代管理人才的加入,需要擁抱新的商業模式,需要敬業和奉獻。

中國茶葉陸羽標準

嚴蹇宏把自己定義為壹個理想主義者。“理想不是幻想,理想應該照進現實。”對於這個在金融行業打拼了近20年,轉行做茶行業5年的成熟企業家來說,始終把它放在第壹位是壹種使命。陸羽國際集團的使命是“弘揚陸羽茶文化,振興中國茶業”,讓消費者不再對茶葉“真假、好壞”感到困惑。中國的每壹個人,無論他們的生活有多忙,都應該每天享受中國茶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

嚴曾在多個場合強調,要完成陸羽國際集團的茶文化傳播使命,首先要完成“標準”和“交易”。“中國茶需要用正楷書寫,才能用草書書寫”。標準是魯豫國際集團的第壹核心競爭力。早在2015年,陸羽就建立了國內首個第三方消費者標準評級平臺——“中國茶葉標準評級中心”(現正式定義為陸羽標準評級中心),並計劃向全國6億茶葉消費者開放名為“茶消費者豆瓣”的地標評級,推出專業茶葉生產、交易、收藏的陸羽綜合指數和收藏投資人。目前,陸羽已對中國最重要的50個茶葉產區的1200種茶葉進行了為期5年的基礎研究和20000個標準樣本評估,並對200家核心茶企的供應鏈進行了深入研究。經評級,地交所簽約的200家茶企占全國茶葉產量的20%,產區服務占全國茶葉供應量的70%,初步形成了全國核心產區和龍頭茶企的供應鏈體系。

陸羽茶交所的經營定位是:世界級的茶產業綜合服務商。陸羽茶葉交易所也是壹個電子茶葉交易和直采市場。標準制定和價格形成的機制非常重要。有意向的茶企要經過置地中心內部審核、專家外部審核、大眾評審團審核後才能進入交易所。現在,地交所發送的交易信息是與經銷商、投資者、消費者直接交易,打破了“茶企-經銷商-茶城-經銷商-消費者”冗長的五級分銷體系,價格也是透明、分散的。

魯豫的核心價值在於標準和文化。“標準和文化是魯豫的基因,也是我作為創始人的基因,”顏說。魯豫專註於為消費者建立專業、易懂、可信的標準化體系和文化推廣體系。中國茶是世界茶文化的始祖,卻沒有建立規範的消費者信任體系。因此,形成壹套獨特的茶業文化語言體系,使之能夠像法國紅酒、意大利香水壹樣,用標準術語描述產品,也是顏正在全力研究的工作。

嚴非常重視茶文化的價值傳播。他說自己只是陸羽國際集團的業務負責人,茶經樓博物館、陸羽標準評級中心、陸羽學院的館長角色都是由有使命感的陸羽標準和文化傳承負責人承擔,“以布道的形式傳播茶文化和茶的美好生活方式”。企業最難的是把企業家的個人理想變成團隊理想。在顏看來,他已經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了這個任務,在團隊建設上更長遠的布局是讓越來越多優秀的行業和跨界人才加入陸羽的事業,成為陸羽事業中的夥伴,把茶這種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帶給每壹個需要的人。

在茶葉交易的帶動下,魯豫國際集團前五年增長非常快:“三年茶葉交易額超過6543.8+000億”。新五年,陸羽國際集團制定了茶交所新零售戰略——陸羽匯,瞄準標準茶COSTCO,規劃發展線下5000家茶會員中心,線上發展超過65438萬綜合電商店長,打造世界級茶文化產業集團,推動中國茶創新平臺早日上市。顏已經在心裏計算好了時間表。

在顏看來,在茶行業創業是壹個極其正確的選擇:“茶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禮物,在完成現代貿易體系和傳統茶文化體系的理念上,具有先天結合的優勢。”顏用“目標理論”來比喻投資和創業的區別:投資的時候面對的是壹個移動的目標,看到好的項目、好的公司就投資;創業是壹個固定的目標。每天飛鏢射向壹個目標,早晚琢磨“茶”字,帶動全體員工瞄準這個目標。“日行千裏,哪怕萬裏”,只要傳承了中國茶的使命和價值,中國茶的傳承創新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在魯豫國際集團的企業文化中,有壹句響亮的口號——中國茶業,魯豫標準。這八個字不僅表達了陸羽國際集團作為國內茶業綜合服務商的信心,也代表了燕帶領陸羽走向世界的雄心。(本文節選自嚴會長對北京湖北商會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