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幫助關系
心理咨詢是需要心理幫助的人和能夠給予幫助的人之間特有的人際關系。在心理咨詢中建立良好的幫助關系是有效咨詢的前提,可以給當事人安全感和溫暖感,獲得對方的信任,減少其防禦心理。如果咨詢師能成功建立起壹種充滿信任、理解、真誠、關心、尊重、包容、接納的關系氛圍,壹定能取得良好的咨詢效果。這種和諧融洽的幫助關系的建立,主要靠咨詢師。現結合實際情況,詳細討論在咨詢中如何建立這種關系:(1)接納、理解、尊重具有治療作用,能誘發當事人的壹些積極反應。中學生來咨詢,大多有壹種恐懼,壹種不被理解的恐懼,壹種被指責的恐懼。作為心理咨詢師,要抱著接納和尊重的態度,讓來訪者感受到老師的善意,消除心理障礙。第壹種是接納,側重於主動關心或無條件關心。是咨詢師對來訪者的壹種態度,以及對這個人的整體接受程度。工作中經常使用微笑、點頭和專註來表示對來訪者的歡迎和熱情,關註來訪者,縮短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的距離,使學生克服恐懼心理。第二是理解,重點是消除刻板印象。作為心理咨詢師,應該平等對待學生,不能主觀地認為哪個學生是壞學生,哪個學生是問題青年。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妳很難去關註和了解學生。另壹個是尊重。尊重是無條件的,是對整體的接納,不僅包括他的優點,也包括他的缺點。先尊重別人,妳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有了這個前提,來訪者的心理障礙就消除了。無條件尊重前來咨詢的學生,對於建立良好的幫助關系非常重要。來咨詢自己的學生膽子很大,也說明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想要改進。因此,咨詢師應該關註來訪者的內心感受,促進他們在共情體驗中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表達。咨詢師應該冷靜、沈著、溫和地傾聽來訪學生的傾訴,並不時做出回應。另外,眼神要和學生的眼神交流,不能像審問學生那樣多壹些溫柔,少壹些嚴肅。這樣,來訪的學生就覺得妳聽得很認真,讓學生覺得自己很受尊重。這種和諧的關系影響著咨詢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了良好的幫助關系的形成,使咨詢工作有了壹個良好的開端。(2)真誠和同理心保證了良好的幫助關系。顧問必須對客戶保持平等的態度。這種態度是建立咨詢關系的基礎。師生關系在客觀上往往不是壹種平等的關系。這裏所說的平等,並不意味著客觀上往往不是平等的關系。這裏所說的輔導關系中的平等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輔導老師不要以長輩、學長、學姐自居,承認雙方在輔導過程中權利相同。學生有。決定自己選擇的自由。老師覺得自己沒有客戶了解自己。他願意傾聽委托人的聲音,理解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發自內心地承認自己並不比委托人優越。有了這些態度,就是平等。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我特別註重培養這種平等待人的態度,用自己平等待人來誘導學生的平等意識,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實現平等無縫的交流。真誠是指在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要以真實的自己出現,不做防禦性的偽裝,不把自己藏在專業角色後面,不戴面具,不扮演某個角色,不喜歡完成常規工作,而是要以真誠可信的態度投入到與求助者的關系中去。把最真誠的自己放在學生面前不容易,但也很重要。學生們有很大的勇氣來到咨詢室,而不是為了看壹場“精彩”的表演。相反,咨詢老師的真誠為來訪的學生樹立了壹個非常好的榜樣,可以讓他真誠地信任妳,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真誠的咨詢關系可以使來訪者獲得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對他們的改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樣可以促進雙方的人際互動,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咨詢關系,促進咨詢活動的延續和深化。同理心就是妳要設身處地為受助人著想,不僅要關註他說的話,還要體會他的內心感受。感受客戶的憤怒、恐懼或不安。透過當事人的眼睛看世界。共情不是同情,共情沒有憐憫,而是觀察對方的心情,關註對方的反饋。關鍵是看對方是否覺得妳對他的理解準確。這對於治療學生的心理問題非常重要。真誠可以帶來信任和愛,促進自由探索和更開放的交流。導師誠懇的態度有榜樣作用。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不要想著“我是老師”或者“我是輔導員”。妳不必小心地選擇妳的話。應該心平氣和,不要太小心翼翼,心裏想什麽,說什麽。沒必要辯解,沒必要隱瞞什麽。如果遇到受助人的抱怨或攻擊,妳不會被激怒,也不會反駁或辯解。相反,我理解當事人的感受。表裏如壹。願意分享和提醒自己。(3)良好的建議和指導是咨詢關系的延伸和升華。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和嚴重,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至少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咨詢過程中的建議和引導是不可或缺的。在咨詢過程中,經過與來訪者的深入溝通和情感交流,來訪者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傾訴自己的苦悶,以期得到老師的幫助。因此,給來訪者合理的建議或指導,是心理咨詢不可缺少的壹部分。建議咨詢師提供壹些參考信息,幫助來訪者了解或做出決策。引導就是咨詢師直接告訴來訪者該做什麽,怎麽做,並鼓勵他去做。建議和指導是壹種有影響力的談話技巧,可以用在咨詢的各個階段。在提供建議和指導時,要註意以下幾點:1。建議要清晰具體,便於來訪者理解和實施。應該在良好的咨詢關系基礎上提出建議。2.措辭要委婉。生硬的措辭顯得缺乏尊重,往往讓人產生抵觸情緒。3、建議不要太多。太多太主動的建議,即使是善意的,也可能會讓當事人感到反感和無法接受。4.建議不應該強加給遊客。建議要從來訪者的利益考慮,盡可能解釋建議的依據,讓對方接受。如果對方壹時難以接受,咨詢師要認真查找原因,提出其他建議,切不可固執己見。5.建議在回答學生的詢問時,保持和藹的態度,多微笑,不要太嚴肅。心理咨詢是壹項有風險的工作。沒有和諧的關系,就不可能保證輔導活動的順利進行。沒有適當的建議和引導,心理咨詢在中小學生中也會失去應有的作用。所以作為咨詢師,不僅要加強理論學習,更要用心對待這項工作,從而建立良好的關系,為來訪者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