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庶人教師經驗1
?許教授,黨組成員。曾任自動化研究室主任、影像中心主任、計算機系副主任、計算機系總支書記、“四個中心”總支書記。退休後受聘於學校“講師團”和“特邀黨建組織者”。
?為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指明正確的方向
?從教50余年,徐老師始終堅信“理想是事業成功的動力,勤奮是事業成功的基礎”。他壹直身體力行全心全意教書
?立德庶人教師經驗1
?許教授,黨組成員。曾任自動化研究室主任、影像中心主任、計算機系副主任、計算機系總支書記、“四個中心”總支書記。退休後受聘於學校“講師團”和“特邀黨建組織者”。
?為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指明正確的方向
?從教50余年,徐老師始終堅信“理想是事業成功的動力,勤奮是事業成功的基礎”。他壹直身體力行全心全意教書育人,用愛和責任詮釋了育人的真諦。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展成才,徐老師在研究生新生中進行了“成才勵誌教育”專題講座。為了豐富講座內容,徐老師利用暑假整理了69篇碩士學位論文、208篇博士學位論文和3篇博士後研究報告,總結了研究生在學術研究、論文寫作、科研實驗等方面會遇到的各種困惑和問題。,幫助研究生加深對研究生階段學習特點、要求、方法和研究方向的理解,幫助研究生進行規劃和思考。在講座中,徐老師還結合壹個山村少年的大學、碩士、博士、博士後歷程,生動形象地告訴新畢業的研究生,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向,增強成才意識,堅定自己追求科研和新知識的決心。
?徐老師高“含金量”的講座,獲得了200多位研究生的集體點贊。很多同學表示,徐老師的講座不僅為自己在研究生階段如何學習和研究指明了方向,也堅定了自己在專業領域不斷學習的動力和決心。
?關註每壹個學生的成長
?每個學生都是壹個獨特而生動的個體。作為壹名人民教師,我們應該關註每壹個學生的成長。作為“老教授顧問團”的骨幹成員,徐老師總是盡心盡力地教導和關愛每壹位學生。有壹次,徐老師得知大學新生厭學數學,怕困難。他立即抓緊時間準備案例材料,整理出“如何深入理解數學內涵,提高對學習數學重要性的認識”、“學習數學有助於提高認知能力”、“數學在視頻領域的應用”、“學習數學的建議”等近十個問題,與大壹新生進行交流。徐老師用簡單的話,從學習目的、方法和建議。
?徐老師既關註學生的專業學習,又關心學生的思想工作,熱心協助輔導員開展學生成長教育工作。得知某同學熱衷校外社交活動影響正常學習生活,徐老師專程從市區趕到松江校區,和該同學聊了壹上午。徐老師在深入了解了這位同學的思想和生活後,告訴同學們要積極轉變心態,積極適應大學生活規律,正確處理好正常學習生活和校外活動的關系。他諄諄告誡學生,大學階段要分清主次,抓住重點,牢牢把握寶貴的學習時間,以學業為重心,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關鍵是妳有沒有付出努力,有沒有用對方法。”徐老師在談到對學生的培養時是這樣說的,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育人真諦。
?努力幫助學生發展黨員。
?作為壹名老黨員,徐老師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而且十分關註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和思想覺悟。作為東華大學講師團的壹員,徐老師多次為學院黨校的學員舉辦講座、座談會,多次與負責學生事務的老師溝通,並結合學員現狀,明確了需要逐步引導和解決的問題。
?徐老師常說:“* *黨員的壹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壹生,任重而道遠。他們應該努力工作,就像耕牛的工作壹樣,壹步壹個腳印,笑對日出,其樂無窮。”為了更好地履行特邀晚會組織者的職責,徐老師虛心向青年黨員教師學習,了解新時代對學生黨員的新要求,與時俱進了解學生黨員的思想和特點。他首先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收集黨員的先進材料,用真知識武裝自己,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黨員。
?在與新發展黨員談話前,徐老師會認真閱讀每壹位新黨員的材料,與輔導員溝通,明確談話要求,認真記錄每壹位學生黨員的信息,有針對性地編寫書面談話提綱,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入黨動機和認識,對理想信念的理解,對學習和修養的態度。在談話中,徐老師始終語重心長,引導學生黨員以高昂的鬥誌堅定黨的理想信念,鼓勵學生黨員加強學習,關心集體,嚴格要求自己,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鼓勵學生黨員腳踏實地,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黨的宗旨。
?徐老師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壹直以理想和責任教書育人,努力學習新知識,用心傳授寶貴經驗,用自己的壹言壹行展現了壹個老教師、老黨員的可貴和風采。
立德庶人二中的老師經驗?
?師德是壹種職業道德,是教師和壹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重要。師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老師,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師德修養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刻理解“如何做好壹名教師”這個問題,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樣才能做到“十年種樹,百年育人”成為壹名好老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堅定不移地鑄造壹個教師的靈魂。
?本人從教以來壹直從事數學教學,始終秉承“德育為先”的原則,註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實事求是,公正嚴明,在學生中威信很高。我堅持以德治教,以德德育人。堅持教育環境,堅持學生的行為準則,堅持每壹個學生,為學生創造了壹個和諧的環境,喚起了學生的自信,使學生重新認識自己,戰勝自己,學會做人,努力成人,振作起來,不斷進步。
?2.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教師良好的思想品德將是教師最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我們的杜順老師,不幸得了脊髓空洞癥,上課時全身靠拐杖支撐。然而,他並不悲觀,也不悲傷。懷著對人民教育的赤誠之心,他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當學生們看到他帶著劇痛和冷汗在那裏講課時,他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深情地說:“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間,把我的知識奉獻給人民。”國內外無數事例證明,光靠熱情和幹勁育人是不夠的,還要靠德。作為壹名教師,要有壹種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當天梯,像“春蠶”壹樣吐出自己所有的青苔,像“蠟燭”壹樣化為灰燼,為事業和學生奉獻壹生。
?3.提升專業技術能力,增強教師魅力。
?首先,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是壹個教師人格魅力在課堂上最直接的體現,也是影響學生專業素質最直接的因素。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苛刻、刻板甚至挑剔,但不能原諒自己的無知。如果老師不能完美地掌握自己的專業,就不能成為好老師。”
?其次,教師要加強理論深度,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密切關註現代科學的發展變化,善於吸收和運用新知識拓寬教學內容,將科學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教育規律和教育藝術,提升生活品位。
?4.學會包容,學會奉獻,學會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書育人的力量源泉。教師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學生的心理,以愛為前提,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才能贏得學生的歡迎,教師的教育也只有以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的態度對待學生,才能讓學生以平和愉悅的心態接受,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親切和溫暖,從而產生和諧的心靈,學生自然會自願接受約束,不斷增強自我教育和自我教育。古今中外,所有偉大的教育家都是有愛心的人。孔子說“君子學道愛人”。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他壹生中最寶貴的是對孩子的愛。中國傑出的教師魏書生和曹鐵雲都在他們的經歷中談到了他們對學生真誠的愛。
?立德庶人三中的老師心得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即要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特別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培養人才,包括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習慣養成教育、心理教育和人格培養。簡而言之,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國內外許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書育人的觀點。我國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教,上施,下效”,“育,養子,善”。宋代韓愈說:“壹個老師,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Pestalozzi)認為,教育是“按照自然規律和規則發展兒童的道德、智力和身體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思考範圍更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都強調教育不是對人的某壹方面的培養,而是對人的全面培養,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孩子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兒童的健康發展在於教育,重視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繁榮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途徑。“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是全體人民* * *創造* * *實現美好生活的夢;“中國夢”凝聚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為了實現這壹目標,必須大力發展教育,提高全體公民的素質和素養。需要每個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無私奉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教師是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作為教師,如何“教書育人”,對於“中國夢”的實現至關重要。
?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是以知識為基礎的,這與教書育人的本質是相悖的。雖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但這種知識不僅僅是書本知識。中國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強烈說明,僅僅書本知識不壹定有力量。因此,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要認識到教育重在“育人”,“教”只是“育人”的手段;認識到方法比知識重要,想法比知識重要,想象和創新比知識重要。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壹切,促進了進步,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第二,教師要重視示範作用。
?壹方面,榜樣指的是教師本身。子曰:“不能立,立乎?”美國著名的社會學習理論家班杜拉也指出,人的行為和性格是在觀察和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的。班杜拉非常重視榜樣的示範作用。在學齡前時期,兒童的主要模仿者是父母;在進入學前班之前,孩子的主要模仿對象是老師。因此,教師要根據孩子的這壹特點,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規範孩子的言行,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行為規範和心理品質。另壹方面是指學生身邊的榜樣作用,通過身邊的好人好事,以他們努力工作、勤奮學習、助人為樂、善於思考等優秀品質來教育學生。
?第三,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育中非常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之上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者的關心和愛護會在學生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只要我們愛學生,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更有效地達到育人的目的。良好的師生關系還體現在教師對雙方關系的理解上。教師要認識到,雙方不是主體與客體、轉化與轉化的關系,而是主體與主體的平等關系。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
?“教書育人”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中國夢”中有“強國”和“富民”,這也要求每壹個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做到“教書育人”。我們要以身作則,用我們淵博的知識和人格魅力影響和激勵每壹位學生,讓每壹位學生都能接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掌握豐富的知識,形成良好的人格,同心同德共築“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