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我市女性涉外婚姻以嫁給中國人或華人為主。根據心理學家的統計,來做心理咨詢的女性,大部分都是和中國人結婚的。市精神病醫院副院長胡分析,由於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的差異,與中國人結婚的婚姻穩定性相對較差。而因為涉外婚姻而出國的女性,往往在經濟實力上處於劣勢,在婚姻生活中感覺不平等。壹旦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婚姻出現問題,心理往往會蒙上陰影。記者了解到,幾名女性在涉外婚姻中遭遇挫折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蘇蓮和秀琴(均為化名)的經歷最為坎坷。
她過著逃避的生活。
今年三十多歲的蘇蓮經常做同壹個噩夢:前婆婆派人到處追殺她。她經常被這個驚醒。
10年前,她才二十出頭,長相氣質俱佳,在溫州有壹份穩定的工作。壹次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從國外回來的勇,壹次溫馨的約會。永長相清秀,父母在國外經營餐館,家裏經濟條件不錯。幾次見面後,蘇蓮同意了這樁婚事。
出國後,蘇蓮意識到自己跌入了深淵:永每天都要服用壹些控制精神疾病的藥物。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丈夫在家裏沒地位,手裏沒錢。更無奈的是,婆婆對她要求很嚴。她每天要在自己的餐廳裏從早忙到晚,同時還要照顧好永。她的經濟、生活、自由都在掌控之中,甚至不能和陌生男人說話。
蘇蓮在夾縫中生活多年,永有壹天莫名其妙的自殺了。婆婆認定這是蘇蓮沒有照顧好兒子造成的。於是我打她,虐待她,她忍無可忍,只好逃跑。但是婆婆壹直派人找她,想把她接回去。她逃亡,從國外逃到國內,又逃到另壹個國家,終日生活在恐懼的空氣中,到了自殺的地步。在朋友們的勸說下,她最終向心理學家求助...
她被丈夫騙走了財產。
秀琴因感情不和與丈夫離婚後,努力撫養兒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不斷感受到危機,總希望通過壹種新的方式過上輕松無憂的生活。5年前,500多歲的她經過隆鼻、拉皮等整容手術,通過網絡征婚找到了壹個年齡相仿的美國男子喬治。通過翻譯,她和喬治開始了“網戀”,每天給“愛”發郵件。
2000年,喬治來到中國,邀請她訪問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在這段時間裏,喬治溫柔體貼,大方大方,讓她覺得命運改變了,她即將成為壹個幸福的外國妻子和富有的妻子。旅行結束後,他們結婚了,秀琴賣掉了她唯壹的財產——壹套價值40萬元的房子,和喬治壹起去了美國。
到了美國後,因為語言無法交流,生活習慣和規律不同,水土不服帶來的反應,她感到不適應。但這些都只是小問題。幾個月後,喬治提出離婚。她找了律師,上了法庭才得知喬治在短短幾年內結了9次婚,離了9次婚。她恍然大悟,原來喬治是個騙子,因為語言不通,她給喬治的賬戶轉了40萬。
舉目無親,她覺得自己像壹只斷了線的風箏,吃不下,睡不好,在悔恨和痛苦中掙紮。她想回國,可是到了國外,她太漂亮了,虛榮心讓她下定決心不讓別人看笑話。輾轉反側了很久,她窮困潦倒,甚至壹度想過自殺。後來,她遇到了兩個同胞。得知她的不幸遭遇後,他們把她介紹給了壹家養老院。她努力工作,希望能賺更多的錢回家。現在她的簽證快到期了,還沒攢夠40萬。再加上這些年的創傷,讓她蒼老了許多,神經緊張,甚至失眠。於是,通過壹個在國外的中國人,她找到了康寧醫院的醫生進行心理治療。
熱愛生活,積極應對。
在涉外婚姻中,女性受到打擊後,心理問題往往比普通家庭主婦更嚴重。康寧醫院心理學副教授龔本洪認為,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語言交流不便、生活習慣和規律不同、人際交往不正常、文化差異導致的思想沖突、想家等。
據統計,去年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有141人,與華僑結婚的有719人,與外籍華人和外國人結婚的有293人。這1153人中90%以上是女性。截至今年5月18,民政局已登記涉外婚姻658對。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管理處處長李春芳表示,與前兩年相比,涉外婚姻中男女年齡匹配程度有所提高。但在結婚登記的過程中,他發現有些嫁給外國人的女性和丈夫在語言交流上存在問題,有時登記時還比較冷淡。
心理專家建議跨地區甚至跨國結婚的女性,在新的生活環境中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通過各種有益的渠道宣泄情緒,不要讓不良情緒積累太久,產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應。(溫州都市報劉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