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妳對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什麽看法?

妳對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什麽看法?

房價受市場和整體政策影響很大。從目前的國情和政策來看,三年內中國房價不會跌。

首先,城市化進程推高了房價

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0%多,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在70%以上。中國離這個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也就是說還有大量農民進城。這些農民需要住房,住房需求空間非常巨大。中國正處於經濟調整和增長過程中,城市化進程正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必然伴隨著大量非城市人口湧入城市。

要知道,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獨自進城的農民在住房消費中是壹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數字。除非城市化進程停滯,否則農民不會進城。

第二,中國的城市正處於拆遷建設的高速發展時期。

中國的城市擴張只是在加速。今天,壹個城市的城區面積在幾年前還很小,三五年後,城區面積成倍擴大。以廣州為例。幾年前市區面積只有1000多平方公裏,今天已經擴大到3800多平方公裏。城市的快速擴張必然導致大規模的拆遷和建設。擴建後,大量的人生活和工作需要匹配。另外,大規模的拆遷建設也導致了大量的拆遷需求,而且都是大房換小房,高檔房換普通房。壹個城市擴張後不可能成為空城。事實證明,城市擴張到哪裏,人口就會被填滿。

第三,經濟發展離不開房地產,支柱產業地位依然不可動搖。

前幾年大城市把房地產當成支柱產業。現在大城市經濟發展步入正軌。雖然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並不明顯,但仍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仍然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這也是為什麽中央政府進行調控,地方政府卻不配合的根本原因。對於二三四線城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產業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只有房地產才能帶動經濟發展。房地產的發展是城市方向的引領者。房地產開發到哪裏,城市就延伸到哪裏。誰也不能低估房地產的帶動作用,它帶動了幾乎所有行業的發展。比如服裝和化妝品,似乎和房地產沒什麽關系。其實服裝化妝品的發展也有房地產的功勞,大量的服裝化妝品主題商場和專業市場都在帶動其發展。沒有房地產,各行各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

第四,房地產成為地方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

房地產已經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不說房地產會刺激地方經濟,單說房地產開發所需的土地供應就是地方財政的支撐點。如果缺乏土地收入,地方政府就會缺錢,減少財政收入,影響地方政府的行政權力和權威。所以不管中央怎麽調控,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算盤,不能公開支持房地產,就暗中支持。這也是中央調控成為“空調”的重要因素。

比如國家規定,在取得預售證之前,不得使用搖號、集資、登記、預訂等方式。,除了壹線城市,比如二三四線城市,基本不執行。政府視而不見,實際上暗中支持房地產開發。

五是奢侈品消費激增,導致房價飆升。

前段時間盛傳中國富豪在美國大把花錢,“我除了錢什麽都沒有”,這和改革開放時農民洗腳,幾個腸子壹夜到田裏壹模壹樣。中國剛剛變得富有。由於長期貧窮落後,加上文化基礎薄弱,壹旦手裏有了幾個小錢,其“小農意識”就會上升,這是其壹。其次,因為很多中國人手裏有錢,生活過得很好,生活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從豐衣足食到享受生活。目前,中國人的享受意識日益增強。而寬敞豪華的住房是享受生活最重要的要素之壹,所以很多人開始換房,面積越大檔次越高。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震驚世界,大有風起雲湧之勢。這些有錢人買房很大方。他們壹看到心儀的房子就買,而且大多是壹次性付款。因為他們有的是錢。

第六,註意是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不是打壓。

業內人士會被問同樣的問題:未來的房地產會是什麽樣子?它將何去何從,為什麽國家總是和房地產過不去?問這些問題的人完全沒有概念,就是國家為什麽要調控房地產?調控房地產的真實意圖是什麽?很多開發商總認為國家在打壓房地產。正因如此,壹旦有調控政策,他們就坐立不安,不知所措。

國家為什麽要調控房地產?因為房地產發展過快,長期占用“超車道”,嚴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因為房價漲得太快,幾乎倒掛,不利於改善民生。中央政府調控的目的很明確,但是大家都沒有理解。註意,中央對房地產的調控是控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還是“控制過快”,控制暴利。真實意圖是不讓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但可以合理上漲。是壹起控制房地產價格的合理上漲,而不是打壓房地產。中央對房地產經濟的影響和拉動作用是非常清楚的,不可能打壓房地產。從這個意義上說,房地產會繼續壹路高歌猛進,期待房價在五年內下跌無異於做夢。當然房價是有波動的,短期下調後很快就會漲,主線上漲。

七、通脹預期增強,推高房價。

CPI上漲,農產品價格屢創新高。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食品價格指數會直接反映在房價上。看看這幾年油價漲的多快,滾雪球。物價指數的上漲必然導致房價的上漲,連白菜和蘿蔔的價格都在上漲,房價沒有理由不漲。不可能其他價格都漲了就讓房價壹個人跌吧?控制房價首先要穩定CPI,否則控制房價只是壹廂情願。

八、地價飆升,推高房價。

大家只看到房價飛漲。事實上,地價比房價漲得快。據悉,十年前買的地還沒開發,光是地價就翻了幾百倍,比開發更賺錢更容易。地價壹年比壹年高,像孫悟空翻筋鬥。土地價格占房地產開發成本的壹小部分。地價漲了,房價肯定漲。如果政府拍賣土地,只會加速地價的上漲,人為地擡高地價。除非國家改變土地出讓和流轉的形式,否則這種方式只會把地價推向高點。前幾年土地樓面價高於房價的事實充分說明了問題,面粉比面包貴是很不正常的。壹些央企涉足房地產開發,因為央企有政府背景,不缺錢,導致地王頻出,這些都成為房價上漲的推手。

九、建材價格上漲成為房價的幕後推手。

除了地價暴漲,房地產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上漲。鋼鐵、水泥等建材價格的上漲,成為房價上漲的隱形幕後推手。隨著成本的增加,房價無疑會上漲,房價的漲幅遠高於成本上漲的系數。

有人可能會說,建材成本的上漲在整個成本構成中占比很小,建材價格的上漲對上海房價的影響非常有限。誠然,建築材料成本的增加對房價上漲的推動作用有限,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直到今天,房地產依然是暴利,這是其他任何行業都無法比擬的。並且房地產的規模效益明顯,利潤略高於其他行業,足以形成巨大的利潤漩渦。

雖然建材成本對房價影響不大,但不代表沒有推廣,成本增加了。開發商不可能自己掏錢,肯定要轉嫁到房價上。另外,建材成本的上漲至少給了開發商壹個合理的漲價借口。

十、房子是保值增值的最佳投資。

房子不再只是用來居住,也是理想的投資品。在銀行利息低、股市風險大、黃金市場不穩定等因素的驅動下,房子成為了百姓最有價值的投資品。商品房自誕生以來,可以說其價格報價壹路高歌猛進,但只升值不貶值。即使有壹段時間的降價,也只是短暫的,是市場的自然震蕩,並不是房子本身貶值造成的。

很多發達國家國民的金融收入普遍比中國高很多倍,財產性收入是提高國民收入的壹種比較好的賺錢方式。很多買了房的人都享受到了房子巨大升值帶來的好處。這是很多有錢人壹次次買房的動力。在中國,擁有5-10套房子的人不少,而擁有2-3套房的人也不少。房子的超強增值能力,像興奮劑壹樣,讓老百姓興奮不已。前幾年出現了壹大批炒房團,也正是因為房子的超強增值能力,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從中獲得了暴利。

Xi。“有房才是有家的唯壹途徑”的傳統保守觀念,正趕上房價上漲。

受幾千年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中國人總認為“有房才有家”,沒有房就像漂泊,像無根的浮萍。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壹直在影響和作用著中國人。受這種陳腐觀念的影響,中國人成年後為住房而奮鬥,於是出現了大量的房奴。成年工作幾年後,大家都想買房,千方百計賺錢攢錢,目的是買壹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可以想象,每個成年人都想買房,有些未婚女性也想買房。兩人結婚前都買了房,結婚後都會有兩套房。當然,這是個小數目。根據這個現象,中國的房價沒有理由不漲,因為有旺盛的需求。

12.女性是房價上漲的幫兇。

人們都在罵房價高,很多女性都卷入了這場“罵戰”。殊不知,女性本身也成了房價飆升的幫兇。中國女性有很強的依賴性。她們結婚的時候,總是抱著壹種“我把自己托付給妳”的心態,把自己變成男人的附庸。更何況,大部分女人都太窮,不愛有錢人。如果他們想結婚,他們會和有房子的人結婚。如果他們聽說對方沒有房子,就會威脅:等妳買了房再說,不買房就別談婚論嫁。這樣更好。遇到壹個固執的人,連個房間都沒有?分手,放下,離開。中國男人受女人壓迫,所以想盡辦法賺錢買房。目的很簡單,就是娶媳婦生孩子。很多人在這樣的迷霧中成為房奴。結婚的時候,七個孤獨的日子壹起成了“房奴”,* * *努力賺錢還貸。

女性的這種想法無疑成了推高房價的幫兇。如果女性不要求男性先有房再戀愛結婚,那麽很多人就不會加入購房大軍,至少會被耽誤。每個人談戀愛結婚都要買房。中國有3-4億家庭,需要3-4億套房。這還不算那些有多套房,中途換房的。女性無形中增加了剛性需求。需求量大,房子沒有理由不漲價。

十三、媒體捕風捉影,大肆宣傳,攪出壹池清水。

房價快速上漲,媒體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且不說國家有絲毫動靜,就用話題大做文章,免得天下人都知道。當然,報道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對的,但媒體往往不是報道那麽簡單。而是用大篇幅、大版面宣傳染,邀請各路專家解讀,這是壹種常見的政策。經過媒體這麽壹折騰,已經在市裏掀起了壹場風波,大家都是噓聲壹片。

媒體喜歡把目光投向那些有點名氣,喜歡自我炒作的人,比如任誌強,潘石屹。只要他們稍微開口,媒體就會沖到馬路上,毫不猶豫地為他們搖旗吶喊。某知名或有實力的房企降價或漲價。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是營銷手法,根本不值壹提。而媒體作為新聞焦點,百萬字討論評論,簡直用高射炮打蚊子,搞得全國隆隆作響。

媒體具有引導輿論的功能,可以直接影響公眾。媒體這樣炮制,天下太平,天下大亂。媒體成了房價上漲的鼓吹者。

十四、政府調控不合理,助長房價上漲。

面對房價飆升,民眾對高房價怨聲載道的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實施調控,然後政府也只是“治頭痛醫頭,治腳痛醫腳”。做事的方式是等待問題得到補救,而不是事先拿出壹套管理規範,總是疲於應付。房價高的時候被調控,房價相對穩定,所以被忽略了。這種管控方式只會推高房價。因為政府並沒有制定壹套系統的方案,只是臨時調控。每壹次調控,都是把房地產推到前臺,把房地產從幕後拉到臺前。這能讓房價下跌嗎?因為政府的定期調控,全民都在關註和討論房價。有了這種關註和討論,房地產的自然熱度不會降低,還會繼續升溫升溫。價格沒有理由不上漲。當人們天天喊著“提高女性地位”的時候,很明顯“女性地位”沒有提高,但是當人們不再喊的時候,女性地位提高了。當壹萬人、十萬人、幾百萬人、幾千萬人、幾億人都在關註壹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很難出名,他的身價能不暴漲嗎?

十五、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享受意識的增強,導致住房的期限縮短,市場需求空間增大。

據有關部門調查研究發現,壹套房子在裏面住了七到八年就會換新房。也就是說,買了新房後,壹個人(家庭)在七八年後重新成為業主,包括投資炒房。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享受感得到了加強。住了七八年,新房變成了老房子,人家又要換了。再加上城市以攤大餅的形式快速擴張,即使不改變,也可能在城市發展中被新規劃拆除。現代社會,指望壹套房住幾十年是不現實的。這從某個方面來說,增加了剛性需求。

16.腐敗需求推高房價

所謂腐敗需求,就是政治官員和公務員因為腐敗而高薪養廉。在三四線城市,很多居民幾乎買不起房,生意做得好的,企業主都是附帶的。三四線城市白領收入有限,僅靠工資很難在短時間內買得起房。據了解,在三四線城市,大部分是公務員和文教衛生系統。為什麽這些人買得起房子?單靠工資收入買不起,但他們卻成了買房的主力軍。從表面上看,他們只能說是通過腐敗致富。有些人通過腐敗積累了大量財富。這些人不僅買壹套,還會買兩套三套甚至更多。這種腐敗的需求無疑導致了房價的上漲,他們對高房價有明顯的貢獻。可以說是真正降低房價,打擊腐敗需求的有效措施。

十七、開發商不能降價,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其實道理很簡單。開發商降價,就沒人買,因為購房者看到開發商降價,心裏就想打個算盤,最後降了。這種下降可能會下降很多,而且會持續壹段時間,甚至可能會起不來。買房和買股票壹樣,都是買漲不買跌。今天開發商降價了,買家不會買,而是等到明天再降,明天不買,後天再賒賬降。這樣,買家永遠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會壹直觀望,因為他們降價買的時候,總是擔心今天買,明天繼續跌會吃虧。

開發商是做生意的,對這個道理了如指掌。他們知道降價改變不了銷量,所以他們必須死。再說開發商普遍對樓盤的前景非常看好,降價是不可能的。除了少數資金非常困難的開發商,不太可能排隊降現金,但即使部分開發商降價,也不可能引發降價潮。所以,期待房價下跌無異於癡人說夢。

十八、還有人支持房價。

雖然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中,聲音最大的是有人要買房,整天都在喊房價太高,以至於媒體也“喊”,從而影響政府,於是政府出來進行行政幹預。

但是,另壹個群體也不容忽視,雖然聲音不大,但是作用不小,這個群體就是已經買了房的業主。這個購房群體不希望房價下跌,而是期待房價上漲,因為如果房價下跌,他們的房子就會貶值,如果房價上漲,他們的房子就會升值。有房者明顯比無房者更有權力,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社會上,都在壹定程度上掌握了控制權。至少有錢的民間,公務員和在政府機關工作的非公務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房子,這些人都有壹定的“控制”能力。他們會用自己的“能力”阻止房價下跌。

十九。媒體對房價上漲的支持

房地產稍有動靜,媒體就會聲嘶力竭。只要任何壹個樓盤開始降價,媒體就會立刻大肆炒作。本來降價促銷是很正常的營銷手段,但是媒體愛“搗亂”,給炒作火上澆油。沒有問題變成了問題,被強行變成新聞的也不是新聞。如果國家出臺了壹些關於房地產的政策,媒體就會像上戰場壹樣全力以赴,動員高手,給房地產騰地方。媒體的嗅覺比狗更靈敏。

雖然媒體這麽神經質,這麽瘋狂,但完全是為了壹時的快感,為了第壹時間抓住新聞,搞個大新聞。其實我最不希望的就是媒體,甚至媒體比開發商更擔心房價下跌。為什麽?

我們先來看壹個數據:廣州日報全年廣告收入約654.38+0.8億,其中70%是房地產廣告。南方都市報差別不大,全國其他地方的大型名牌紙媒也差不多。壹些房地產專業網站的收入普遍好於其他行業。我們可以想象壹下,如果房地產倒閉,這些媒體的收入不僅會減半,幾乎是三分之二,他們的日子會比房奴還難過。從這個意義上說,媒體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房價下跌,房地產雕零,開發商日子不好過,但是開發商可以轉變投資方向,選擇投資其他行業,而媒體還是媒體,不可能關起門來轉行做其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