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怎麽寫簡歷?面試註意事項?

怎麽寫簡歷?面試註意事項?

壹是布局結構美觀合理。有人開玩笑說,從厚度上壹眼就能看出簡歷的主人是應屆畢業生還是社工。很多應屆畢業生的簡歷都有兩三頁,後面還有壹大堆附件。我恨自己不能把心挖出來,讓招聘單位看清楚。問及原因,同學們表示在寫簡歷的時候,覺得也很重要,所以決定壹起寫,供招聘方選擇。我知道今天在大學裏看卡耐基的成功故事和余世維的培訓講座非常流行。他們在談如何取得成功的時候,都在談換位思考,寫簡歷也是如此。壹般通過公開招聘,公司面對的往往是上千份簡歷,篩選每份簡歷至少需要壹分鐘,所以光是看簡歷就需要至少兩個工作日——招聘人員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因此,單位在篩選簡歷時,只看與招聘崗位要求相關的技能和經驗。但是,簡歷中過多的“雜音”會讓招聘方心煩意亂,忽略有效信息,得不償失。

那麽如何讓自己的簡歷引起招聘單位的註意呢?任何壹封求職信從打開到閱讀都有壹個“由遠及近,由粗到細”的過程。精美的排版,恰當的字體選擇,合適的大小,粗細疏密的鮮明對比,肯定能“討好人”。在整理簡歷時,寧可調整文字結構,刪除壹些多余的文字,也不要因為省了壹行兩行而壓縮字體布局,造成空間緊湊。A4是最好的信紙,照片壹般貼在簡歷的右上角。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將它們掃描並與簡歷壹起打印出來。把簡歷放入信封時,要折疊整齊,容易打開。

第二,準確嚴謹的用詞規範。要在短短的壹頁紙上展現壹個人的成長過程,選詞造句是藝術。謹慎選詞,謹慎用詞。不要太謙虛,讓人覺得做作,也不要信口開河,滿口“傲慢”,恰到好處。“長相好,氣質佳,工作認真細致,有進取心,富有責任感和團隊精神”——這樣的自我描述在如今的應屆畢業生簡歷中屢見不鮮。繼續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企業人員怎麽知道妳說的是真的?如果改成“我在校期間被選為禮儀/司儀,多次參加大型活動;小學至今是班委;大學以前是學生會幹部;多次獲得獎學金,組織壹次大型學校活動的事實描述,比前者具體得多,更有說服力。

值得註意的是,很多求職者在簡歷中粗心大意,遺漏了手機號碼或者手機已經關機,導致招聘人員無法聯系,笑而不答。還有的求職者簡歷中有錯別字,英文有語法或拼寫錯誤,讓招聘人員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妳連簡歷都寫不好,又怎麽能指望他以後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呢?還有求職者復印的文件大小不壹,給人壹種雜亂無章的感覺——這些都是做簡歷時應該避免的。通常,求職者應該經常閱讀和更新簡歷,仔細檢查,以免出錯,這樣會給人留下好印象。

第三,精心安排的簡歷順序。簡歷壹般有三種格式:通用型、功能型、分類型。壹般簡歷采用的是通俗化的風格,即像流水賬壹樣,將個人情況按時間順序逐壹展開;職能型壹般在開頭就表明求職目標,然後整個求職簡歷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分類按職業描述自己的經歷,適用於從事過各種職業的人。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無論是通用的還是功能性的,篇幅最好控制在壹頁以內。壹般來說,壹份簡歷總是從個人情況開始,然後逐漸深入到學歷、工作經歷、個人特長等各個方面,壹層壹層鋪開,就像寫小說壹樣把時間、地點、人物、角色交代清楚,讓人看得津津有味。附件是應聘日資企業網管的職能簡歷。所有體驗都是完全按照網管的崗位說明書進行的,幾乎沒有多余的話,堪稱典範!

第四,認真細致的準備。大壹新生往往壹看到合適的職位就投簡歷,然後就什麽都忘了,直到單位通知面試的時候稀裏糊塗,面試的時候自然也是稀裏糊塗,結果往往是慘敗。其實認真的準備才是面試成功的關鍵!面試前的準備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收集單位及其招聘崗位的信息。這些信息有助於求職者了解企業文化和工作要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撰寫簡歷和求職信。第二階段,準備簡歷。單位招聘要求不同,準備的申請材料也要做相應的調整。很多求職者都會附上很多證書。其實所有證書只需要在簡歷中寫明,收壹份是錄取後的事情。除非單位有特殊要求,否則沒必要發。第三階段是登記職位信息,準備面試。求職者要準備壹個筆記本,把每個應聘者的廣告和收集到的招聘信息剪貼在裏面,以便日後通知面試時提前做好準備。

附件:

簡歷:

姓氏:孫燕清性別:女年齡:23

專門行業:計算機專業學位:本科身高;1.65米

婚姻狀況:未婚健康狀況:良好。

出生日期:1982 .9畢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

聯系電話:13012345678(手機),12345678(家裏)

郵寄地址:上海西藏南路768號

郵政編碼;200011

工作意圖:

願意從事網絡管理和軟件開發工作。

外語水平:

英語:取得了大學英語六級證書,閱讀能力較強,有壹定的聽說讀寫能力。

日語:有壹定的聽、說、寫能力。

主要課程:

單片機、Unix操作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與編程、軟件工程、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網絡與通信、Oracle7、編譯原理等。

能力和專長:

我通過了Novell Internet Ware的資格考試,獲得了CNE的證書,熟悉WinXP和Windows2000 server等單機和網絡操作系統。較強的專業外語閱讀能力;掌握了Visual Basic、Visual C++、Pascal等編程語言以及Foxpro、Oracle數據庫;能獨立維護電腦使其安全穩定運行,能使用Office2000等應用軟件。

獎勵狀態:

2001~2005二等獎學金兩個,壹等獎學金壹個。

社會經驗;

職位:大學計算機協會軟件部主任

課外活動:加入電腦協會、橋牌協會。

愛好:旅遊,交友,足球,橋牌,網絡等。

第壹,培養良好的習慣。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種情況,當代大學生應該不會陌生。但似乎大部分人在面試中過於註重技巧而忽略了習慣的細節。其實面試過程就像壹場表演。資深演員平時仔細觀察和模仿身邊各種角色的壹舉壹動,然後在表演時才能盡快入戲,從神到貌,惟妙惟肖。如果平時不註重積累,不培養良好的習慣,難免在細節上暴露蛛絲馬跡。比如壹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在面試中會習慣性地以“我”開頭,而不是“我們”。即使壹開始他很註意,隨著面試的深入,他的本性也會逐漸暴露出來。那就成了碎玻璃了。有時候考官會問壹些尖銳的問題,或者設置壹些陷阱。比如我們認為妳的學習經歷和我們的要求有差距,妳可能連試用期都過不了。這個時候妳打算怎麽辦?我看過妳的簡歷,覺得妳在機械設計方面很專業。我想問妳壹個問題...這個時候,應聘者的個性往往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單位面試的目的是了解求職者的真實情況,而求職者往往希望“抑惡揚善”,有點像貓捉老鼠。但單位裏的人員壹般都是“閱人無數”,經驗豐富,和剛開始找工作的大學生有很大區別。“遮羞布”壹旦被撕掉,立刻給人不誠信的印象,從而讓求職者處於被動地位。結果他們壹塌糊塗,連正常水平都發揮不出來。

與其這樣,不如在平時培養好習慣。下面總結了企業比較重視的七個習慣,簡單介紹壹下,供大家參考:

1,積極主動。試想壹下,有這樣壹個人:老板想要信息的時候,他已經準備好了,隨時準備呈現;當同事有困難時,他總是願意伸出援手;部門業績不好,他帶頭鼓勵大家,獻計獻策。如果妳是領導,妳喜歡這樣的員工嗎?為什麽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都偏愛有學生幹部經驗的學生?是因為學生幹部不僅是壹種榮譽,更是壹種責任。承擔責任本身就是壹種主動的行為。積極主動的好處是經驗的豐富和能力的提升。所以強烈建議大學生在校期間多為他人的集體首創精神做貢獻,平時也要勇於在班委部報名參選。

求職時,主動性表現為主動去理想的公司求職。有壹次壹個技校生畢業後直接去了大眾的人事部,說要應聘。然後拿出畢業證,說明自己的能力和職業規劃。當時大眾還沒有招聘計劃,但是人事部門很欣賞這個學生的表現,破例了。主動求職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是壹個挑戰,挫折肯定會很多,但壹百次只有壹次錄取就意味著成功。況且作為人事,連拒絕的語氣壹般都比較委婉。況且,主動求職本身就令人欽佩!

2.從結尾開始。在大企業,人事部門往往會規劃員工的職業生涯,但我建議大學生可以在學校規劃自己的人生。我們常說“妳能成為什麽樣的人,取決於妳想成為什麽樣的人”。這句話其實闡述了設定目標的重要性。大學分科後,就業方向基本已經選好了。大學生要展望自己未來的工作目標。根據以後的工作目標,為現階段和工作初期設定小目標是很有必要的。圍繞大目標,確定每個階段的目標來補充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習慣了設定目標,然後往前走的同學,很快就會適應企業生活。

3.重要的事情先來。任何事情都可以根據其緊急程度和重要性分為四個象限:重要緊急事件、重要非緊急事件、不重要緊急事件、不重要或非緊急事件。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養成關註“重要但不緊急”象限的習慣。建議準備壹本日記,把每天/每周/每月的事件按照處理的順序進行排序。專註於處理“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這樣在以後的工作中才能有條不紊。

4.雙贏思維。壹個冷酷的人在遇到困難時很難得到別人的幫助。在這裏我想建議大學生註意自己平時的“情感儲蓄”。壹句問候,壹個微笑,壹句幫助,甚至壹句道歉,都是情感的積蓄。現代企業通過幫助他人/組織成功來強調個人成功。如果妳不願意幫助別人,妳怎麽能指望別人幫助妳成功呢?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們要培養關心壹切的習慣,多表現出愛和關心。我相信最終會有回報的。面試的時候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會說“如果...我只是……”、“我如何需要這份工作”和“我想從貴公司得到什麽”。甚至當考官問為什麽應聘這家公司時,有的同學回答“因為妳們公司大”;“高薪”;“福利好”;“能學到很多”;“前景好”之類的?!這些都是公司給求職者帶來的好處。這些好處考官自己是不是不太清楚?考官想知道的是求職者能給公司帶來什麽好處!公司是盈利機構,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培訓基地。不能給發展帶來好處的人,在組織裏是沒有價值的。其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所以,以後妳想要別人的東西,希望大家先想想。別人的承諾有什麽好處(或者壞處)?

5.共情溝通。這個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矛盾。但是,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溝通很困難,抱怨“為什麽他壹點都不理解(我)”。如果不理解他的想法,為什麽說他不講道理?怎麽說服他?黑箱理論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管別人的想法對不對,都有自己的道理。能夠接受別人的意見,是壹種胸懷和風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壹切,不僅在生活中變得通情達理,在面對考官時也更加從容自信。

6.以誠待人。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不誠信。有時候誠實需要勇氣。我們經常撒謊來逃避責任。習慣了說謊,人們會認為他是壹個不負責任的人,他無法贏得別人的信任。

7.持續創新。在這裏,我建議妳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任何組織都需要能創新的人。做題的時候多想想壹個解法,平時多做壹些不合邏輯的題(腦筋急轉彎就是其中壹種)。對於打破思維的局限會有很大的幫助。

值得壹提的是,即使是工作多年的人,也很少能完全養成以上七個習慣。培養這七個習慣就更難了。在此,建議大學生先“始於終”,給自己定壹個目標,先培養自己最迫切需要或最容易養成的習慣。

第二,收集面試單位的信息。

收集面試單位的信息,其實是表達壹種尊重。對面試單位壹無所知,考官很容易會問:妳不知道我們單位,那妳為什麽來面試?這叫質疑應聘者的誠意,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應聘者是個不夠細心,缺乏責任感的家夥。應聘者需要收集的公司信息可以分為兩部分:企業文化和職位描述。

企業文化包括經營範圍、企業規模、企業性質、行業地位、發展歷史、主要客戶、人員結構等。有條件的企業會有自己的網站,考生可以通過網站和各種新聞來增進了解。如果在網上找不到,找壹個在這個企業工作的員工或者咨詢壹下競爭對手也是壹個不錯的方法。古語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妳不騙我。了解了企業的文化,再結合自身特點談工作的思路和想法,很容易得到面試官的欣賞。有了這種認同感,以後我會事半功倍的!

職位描述分為兩部分:職位內容和職位要求。學習職位描述的目的是了解妳對這個職位的勝任能力。其實沒有壹個人是和求職目標完全匹配的。求職者在研究了職位描述後,認為他們真的不匹配。不要勉強。連簡歷都不要投。尤其是應屆畢業生,不要心存僥幸。做不到就做不到。萬壹沒什麽。還不如省下投簡歷的錢,給父母買衣服。還是孝順。面對自己與職位的不匹配,考生有必要仔細研究壹下,因為這往往是面試官重點“攻擊”的對象。考官這麽做,壹方面是看求職者的適應能力,另壹方面是觀察求職者的真實知識水平。有必要提壹下,既然知道自己和職位的差距,那就要在面試前認真補充自己的知識,畢竟在以後的工作中會用到。另外,請不要在面試的時候坦白自己的缺點。

三、面試前的模擬練習。每個人在工作面試前都會緊張。即使是專業人士也是如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壹新生大多缺乏上臺演講的經驗,在鏡子前或朋友面前進行兩次模擬面試,消除面試緊張感是非常有效的。通過朋友和鏡子,也能及時發現壹些不雅的小動作,加以糾正。面試壹般涉及以下八個方面:1,工作動機和欲望;2.工作/實踐經驗;3.知識水平和專業特長;4.愛好和興趣;5.思維分析和語言表達能力;6.反作用力和應變力;7.工作態度;8,其他問題,比如人際關系,兼容性,自我理解等等。我在上海書城看過幾本公務員面試的參考書,妳不妨買下來研究壹下。另外,下面還列出了壹些專門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問題,以及面試的十大禁忌,供大家參考:

1.妳參加過什麽課外活動?妳為什麽選擇這些活動?妳對這些活動中的哪壹項最感興趣?為什麽?

2.妳最喜歡的課程是什麽?妳最不喜歡什麽?

3.如果大學生活可以從頭開始,妳會選擇哪些課程?為什麽?

4.根據妳對目前就業市場的了解,哪些課程最有用?哪些課程最沒用?

5.妳會給低年級同學什麽樣的建議?

6.妳從勤工儉學和課外實踐中學到了什麽?

7.大學時期最難忘的經歷是什麽?

8.說說妳參加過的所有對這份工作有益的課外活動。

9.妳為什麽什麽都沒學就應聘了這樣的職位?

10.妳的領域日新月異。妳將來打算做什麽?

11.妳對自己在學校的學習成績滿意嗎?

12,妳覺得妳的學習成績能真實反映妳的能力和水平嗎?

13.妳參加過什麽比賽?妳從中學到了什麽?

14.競爭對妳有什麽影響?

15.妳最大的弱點是缺乏工作經驗。妳會怎麽做?

16,妳認為妳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麽?

17,誰對妳的影響最大?

18,妳經常感到煩惱的問題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