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試談如何從社會、學校、個人三個方面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

試談如何從社會、學校、個人三個方面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

從社會、學校和個人三個方面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方法:

大學生就業指導是壹項系統工程。首先,高校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培養質量和實踐技能,以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其次,強化全校教職工就業指導的參與意識,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和考核機制。強調學校的壹切教育教學活動和過程都是服從和服務於就業的。註重就業指導與教學改革相結合,加強學風建設,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拓寬就業渠道。把就業指導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後,要緊跟形勢,把握社會需求,拓寬思路,創新機制,充分調動和利用各方面資源,積極為畢業生就業鋪路搭橋,構建多層次就業體系,為畢業生就業和用人單位選人用人提供最大便利。將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促進高校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1.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建設,建立“全程化、專職化、專業化、信息化”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形成以院長、教學副院長為首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牽頭,二級學院、院系黨總支認真抓,各畢業班輔導員具體抓,* * *指導畢業生就業工作,由點及面、由表及裏滲透教學單位的三級聯動互動管理體系。建立就業指導例會制度,實行教師聯系和跟蹤畢業生就業情況制度,強化任務分解,實行零敲碎打的責任和壓力轉移。廣泛征求畢業生對就業指導的意見和建議,取長補短,練好內功,促進就業指導的科學化、規範化。建立健全就業指導評估制度,定期對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系就業指導工作進行檢查評估,津貼與考核結果掛鉤,對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2.完善學生檔案管理和登記制度以及畢業生隨訪制度。加強對學生在校綜合表現的跟蹤記錄,檔案記錄應詳細反映學生學習成績、品行評價、獎懲、職業培訓與實習、心理健康教育、誠信表現等內容。通過完整的檔案記錄和規範的程序,實施“優秀畢業生優先晉升計劃”,向用人單位推薦優秀學生。定期回訪用人單位進行調查,及時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意見和要求,增進與用人單位的友誼和合作,鞏固和擴大畢業生就業市場。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成功觀,教育學生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倡導多渠道、多方式參與就業。幫助學生樹立“競爭擇業”“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觀念。加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結合國家“大學生西部服務計劃”和“選派優秀應屆畢業生到基層鍛煉鍛煉”,引導學生樹立處處建功立業的理念,鼓勵他們到基層工作、到西部工作,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抱負和才華。

4.建立大學生就業服務網站,通過與各類人才交流中心、就業網站的聯系和鏈接,加強信息溝通和傳遞。在網站上開設就業信息、就業指導、政策法規學習、問卷調查等欄目,開設就業論壇,開設網上招聘、政策法規咨詢、網上心理咨詢等實時互動欄目,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降低畢業生就業成本,提高求職效率。

5.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設施和信息優勢,建立就業指導專用閱覽室,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的計算機數據庫進行就業信息的電子檢索,專題收集與就業指導相關的圖書、報刊、圖片和音像資料,方便學生閱讀和查找。

6、利用校報、電臺和院系、班級、宣傳欄,開辟就業指導專欄,宣傳就業指導和教育相關知識。

7.加快實習基地建設,采用“校企結合”模式。學校提供技術和場地,企業提供資金和設備,* * *建設實習基地。

8.定期舉辦校園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廣泛聯系並熱情邀請用人單位參加供需見面會活動。多方收集就業信息,鼓勵畢業生參加校外人才招聘活動。把實體招聘會和網絡招聘會結合起來,實現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優勢互補。

9.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關系、互訪交流,通過帶學生參觀實習、校企聯合舉辦定向就業班等方式,探索人才就業對接途徑,拓展學生實踐空間,夯實就業資源,實現校企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