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慢性腰椎勞損的病因和病理

慢性腰椎勞損的病因和病理

本文供參考:慢性腰肌勞損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及預防慢性腰肌勞損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屬於中醫腰痛痹證的範疇。以長期反復發作的腰痛為主要臨床表現,主要指腰骶部肌肉、韌帶或筋膜的慢性損傷,包括臀肌筋膜綜合征、腰椎橫突綜合征、棘間韌帶損傷和廣泛不穩定腰痛、活動基本正常的累積性腰肌勞損。又稱為“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這種疾病發生人群廣泛,壹旦發生就不容易恢復,往往需要長期精心治療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目前采用針灸、推拿、理療、神燈照射、中藥內服外敷、小針刀、腰肌功能鍛煉等綜合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廈門市中醫院骨科張建新

壹、腰肌勞損的原因

1,長期反復腰肌勞損。

2.急性腰扭傷後治療不及時,治療方法不當。

3.長期反復過度腰部運動和超負荷,如長時間坐著、長時間站著,或從彎腰姿勢到直立姿勢拿重物、提東西,可使腰肌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久而久之可導致慢性腰肌勞損。

4.慢性腰肌勞損還與氣候和環境條件有關。溫度過低或濕度過高都會促進或加重腰肌勞損。

二、腰肌勞損的病理

腰部是人體的中點,腰骶關節是腰部活動的樞紐,涉及前傾、後仰、左右彎曲、轉身。無論運動還是活動,人體所有的生活和工作都需要起床後腰部的支撐,因此腰部的肌肉容易疲勞和受傷。有些人體力活動量和勞動強度都不大,但由於姿勢不對,脊柱處於半彎曲狀態,背部肌肉總是緊張,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勞損,進壹步發展為無菌性炎癥,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頻繁、反復的累積性輕傷(勞損)可引起肌肉附著點、骨膜、韌帶等充血、水腫、滲出、纖維組織增生、粘連等病理改變。,並刺激和壓迫神經末梢引起腰痛。病變發生後,為了降低病變部位的活動度,部分肌肉常處於痙攣狀態,持續的腰肌痙攣還可引起軟組織的累積勞損,進壹步加重組織的病變,形成惡性循環。

三、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為腰骶部或腰骶部疼痛,反復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疲勞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揮之不去。腰部可有廣泛壓痛,脊柱活動無異常。急性發作時,各種癥狀明顯加重,可出現肌肉痙攣、脊柱側彎和功能活動受限。部分患者可有下肢牽引痛,但無弦痛和皮膚麻木。疼痛的性質多為鈍痛,可局限於某壹部位,也可遍及整個背部。它可以顯示腰部疼痛或腫脹,有些還會刺痛或灼傷。

疲勞時加重,休息時緩解,適當運動和頻繁換體位時緩解,過度活動時加重。不能壹直彎腰工作。經常被迫時不時伸出或用拳頭擊打腰部來緩解疼痛。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髂脊背面、骶棘肌止點或腰椎橫突處。

第四,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

腰肌勞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的患者四處求醫,反復發作,甚至心理蒙上陰影。他們認為腰肌勞損是不治之癥。其實腰肌勞損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是需要註意三個環節:1,及時明確診斷;2.及時有效的綜合治療;3.合理的功能鍛煉和日常保健。這三個環節缺壹不可。腰肌勞損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消除病因:由於慢性腰肌勞損壹般有壹個長期反復的損傷原因,所以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首要問題是消除病因,如改善工作姿勢和體態,避免彎腰時間過長。對於腰部必須保持壹定姿勢的職業,腰部姿勢要盡可能符合生物力學,註意腰部的頻繁運動,不要讓腰部保持同壹姿勢太久。防濕,防寒,防寒。睡硬床和軟床墊不能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容易使腰肌疲勞。克制房事,“腰為腎之宅”,頻繁房事必然損傷腎臟,腎虛會導致腰痛。

2、藥物治療:可選擇舒筋活血、溫經散寒、祛風通絡、補益肝腎的中藥,如獨活寄生湯、補腎壯筋湯;也可選用金文羅通膏、麝香虎骨膏等外敷。急性期可口服消炎痛、扶他林等西藥,但不宜長期使用。

3.手法治療:在按揉放松肌肉的基礎上,用力按壓壓痛點,自上而下沿骶棘肌推、揉、滾。對於粘連或肌肉緊張,也可以使用拔毛。

4.針灸拔罐療法:痛點取阿是穴或沿膀胱經、委中穴。

5、背部肌肉鍛煉:主要進行肌肉鍛煉,增加骶棘肌的力量。有“拱橋式”和“飛燕式”。

6.其他:也可采用紅外線、超短波、蠟療、磁療等理療方法,也可采用局部封閉、小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