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候車大廳,免費的空混合茶。但是,壹個舒適的考試環境對於即將參加機動車考試的學生來說,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考試是否比以前更加透明、規範、公平?這正是廣大群眾應該註意的。
駕考能否告別“捷徑”?
“考試能不能順利通過,人說了算,‘高科技’說了算。”市交警支隊考試處處長謝邦年說,“為了實現機動車駕駛人考試的公平公正,新開的駕駛人考試服務中心加大了硬件設施的投入。人像識別系統、車輛視頻記錄系統相繼投入使用,駕駛員的考試也越來越規範。可以說,現在的考試壹定是靠自己的真本事認真對待的,不能有什麽‘假想法’。找人說情也沒用。”
據了解,新成立的機動車駕駛人考試服務中心嚴格按照公安部91號令標準建設,增加了考試項目和難度,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計算機樁考系統和路考系統。同時,在考試信息監控中心,通過考試信息監控系統,可以顯示科目壹、科目二各考點的考試情況。負責人可以在監控中心清楚地了解考點的整體情況,隨時檢查考官的工作,如果在考試中發現異常行為,立即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市交警大隊考試科壹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都是熟人來找他們,希望能通融壹下,讓他們早點拿到駕照。考試服務中心的情況壹顯示,想走捷徑的人只好作罷。
“以前很多考生認為考官權利大,交壹兩百元的‘通關費’。只要不出格,考官可以睜壹只眼閉壹只眼,讓妳通過考試。有些教練訓練學生不好。他們想和考官搞好關系。臨近考試,他開始遊說學生花壹點錢,順利通過。”壹位業內人士這樣說道。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由於社會上駕校越來越多,無序競爭嚴重,很多駕校和教練拼命控制成本,以價格優勢吸引學員。按照正規駕校的慣例,學員上車的培訓時間至少要50個課時,壹輛教練車最多只能培訓5名學員。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駕校往往壹輛車可以培訓10多名學員。教練真的沒有太多時間讓學生上路訓練,以減少人工和汽油成本。學生平均實際學習時間不會超過30課時,教學質量無法保證。另壹方面,為了讓學員通過考試,不至於‘不及格’,增加培訓成本,壹些駕校往往利用後門幫助學員順利拿到駕照。
“有的同學認為第壹次考不上,不僅要交80元的費用,還要等20多天。還不如交壹些‘通關費’。學生們都有這種想法。如果教練有能力,肯定會想辦法幫忙的。”壹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練說:“現在,考點裏到處都有攝像頭,可以用高科技的考車進行無人監管的考試。考試找關系已經行不通了。教練和學員只有專心教學,才能拿到駕照。”
高科技,“人工評分”逐漸退出。
在新的考試服務中心,自動考試測評和智能管理是最大的亮點。
考試過程有監控錄像監督。會不會是虛張聲勢?評價過程是否真的由計算機系統控制,以保證考試過程的公正性?很多人心裏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疑問。近日,記者拿到了壹張“特別通行證”,感受考試的過程。
第二科考試(堆考)等候室的大屏幕上顯示著羅春榮的名字。壹目了然:12號車庫,考試時間12:30。走進考場,“12號車庫羅春榮正在備考”,靠墻的壹個車庫前的顯示屏上,隱約閃爍著兩行紅色的字。
羅春榮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過了壹會兒,提示音響起:“請站在指定位置等待拍照。”她站在指定的圓圈“識別區”——壹個攝像頭的正前方,通過找人代替考試來驗證考生的身份,以防作弊。
隨後,語音提示“開始考試,請上車”。羅蓉上車後,稍微不慌不忙地下車,然後開始往那個方向打,兩進兩出。如果妳通過了考試,請離開考場。她順利通過了崗位考試。
在整個考試過程中,語音提示全程伴隨。監考老師在監控室通過各種監控和傳感器監督測試,結果由電腦給出。
“妳剛才緊張嗎?”記者問。“還好考試前我們在這個場地練習,然後考試車就是我們平時練習的車。如果我們技術過硬,就不用怕考不上。”羅蓉笑著說道。
考後的壹個新變化是取消“司機”制度,啟用考場全程語音提示。以前司機都是壹對壹服務的。他停好車後,提示考生開始考試並監督。個別利己主義者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稍微提示考生“向左來壹點,向右倒壹點”;現在,汽車司機已經被安全官員取代。他們只是關註壹排五道試題的安全性。主要任務是萬壹考生自己的車壞了,幫忙解決問題。
紅外測樁監控中心位於候車室二樓。工作人員張盯著面前的兩臺電腦。左邊的電腦主要顯示考生信息,右邊的電腦顯示樁考點9個車庫的情況。在電腦上,考場上的壹切,報名表上的照片是否與攝像頭顯示的人壹致,保安是否違規,壹目了然。謝邦年說,如果考生對自己的考試成績有異議,也可以來這裏通過監控回放查看整個考試記錄。
在實現無紙化理論考試和電子樁考後,實地路考(“6中9”項目)也將告別“人工評分”,開始“電子路考”。據了解,本次考試將改變以往考官坐在考生旁邊進行駕考的模式,采用無人監考系統。測試車輛配備了車載設備和道路安裝的傳感設備。考生上車後,車內副駕駛位置前方的“路考系統車輛測試儀”顯示屏上會顯示出學號、考試項目等信息。考試車輛進場時,系統會自動對考試項目進行語音提示,考生在開車或停車時會自動打分。
專用於測試的11模擬道路上共有9個測試項目,如坡道定點停起步、彎道行駛、直角轉彎、連續障礙等。埋在周圍的“電子眼”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如果考生不小心犯規了壹點,車內“路測儀”上的測試結果欄就會有反應。
像紅外樁考,全程監控所有考試過程,實時監控和顯示考場考試軌跡和電子地圖,增強考試的透明度。“在之前的考試中,考官判斷考生輪胎不符合要求扣分,而有的考生覺得自己肯定不符合要求,認為考官隨意判斷。現在很清楚輪胎是被壓了還是越線了,監控視頻是不是越線了還是越線了。“工作人員總是在胡說八道。他認為,人工考試可能存在誤判、武斷判斷等人為因素,“電子路考”的應用將使考試評價更加科學、公正、規範。
多練習,就能輕松應對。
新的環境,新的變化,牽動著很多司機的神經。駕考采用高科技手段,“電子考官”不合理。壹定程度上會降低考試通過率,增加考駕照的難度。那麽,考生們是否會為了趕上舊考試方式的“末班車”,完成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夢想,而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跑呢?
記者了解到,在5月1之前報名參加科目二“6選9”考試的同學,現在仍然按照老辦法參加考試。對於後來報名的同學來說,這個項目的考試變了。在啟用“電子儀表”系統的同時,除了側停車、坡道停車、啟動這兩個必考項目外,其他四個項目都是在考試前半小時由學生隨機展示,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全部九個項目。但在老方法中,考試前壹天已知4個項目,考生可以提前半天到場地對所選項目進行強化訓練。
據了解,每次“考照”標準提高,都有壹些學員怕趕不上新規吃虧,總會出現搶著報名駕駛的現象。
妳會為了躲避新規而“加快”駕考速度嗎?就這個問題,記者對身邊的朋友做了壹個小調查。結果是五五開。爭論的壹方是妳必須走得快。如果遇到“電子眼”,就麻煩了。增加難度不壹定意味著提高駕駛技術。另壹方面,高標準可以培養出好的技能。為了以後的行車安全,還是慢慢來,做精做細的好。
三門考生周曉靜靜地坐在候考室,等待期末考試。這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是來補考的。在他看來,補考沒什麽大不了的。考不上意味著平時訓練不到位,需要重新練習。
當然大部分同學都有周嘯的心態,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如今,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和透明度的提高,曾經的“歪點子”已經沒有用了。
以前有的同學平時懶,指望教練幫他“搞定”,出點“通關費”省事;現在考官說沒用,因為結果是電腦瞬間給的,通關費不管用。有些同學壹到考試就緊張。希望教練能幫助他們考試。在半封閉的樁考室,教練可能會在隔離網邊喊:“往左邊倒壹點,往右邊倒壹點”;現在這種幫助不管用了,因為考場是全封閉的,四周是兩米多高的墻。要想看到考場上的動態,必須戴上壹米多高的固定物,站在上面。如果學生在中間位置的考試庫中考試,教練即使大聲喊也聽不到。
似乎即使有“壞主意”,效果也不大。不如好好練習,準備考試。根據考點規定,交了360元場地使用費的同學,可以多次使用場地,直到考試合格。“考生不要浪費適應場地的機會。妳應該試著在考試前和教練協商,試著早壹天習慣場地。”
“安全駕駛保證了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某種程度上,出臺新政策,提高“考證”標準,肯定是好事,至少減少了“馬路殺手”。多壹些理性,少壹些僥幸,以平常心對待。多練多練,就能輕松治療了。”謝邦年提醒考生。
百萬購車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