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和* * *享受新四化的過程中,沒有壹個企業能夠獨自承擔如此巨大的資金、人力和技術輸出。不能保證在自主開發的情況下,能夠在未來的變革中保持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近兩年國內汽車消費不斷下滑,汽車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股市中生存,尋求更高的市場份額,成為車企面臨的重要問題。
在新四化和汽車市場“寒冬”的雙重壓力下,汽車企業抱團、深化合作已經成為行業的默契。
“在產業轉型時期,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巨大,對單個車企來說是沈重的負擔。通過合作,可以減少投資,縮短研發周期。這是企業自主選擇的道路。”65438 2月29日,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福告訴我們。
今年以來,車企之間“聯姻”的戲碼不斷上演。我們梳理了2019年度十大汽車企業的“聯姻”案例,以此來展現變化中的汽車行業如何通過改革發展走向未來。
攜手戴姆勒?吉利欲打造高端電動智能品牌
模式:成立合資公司?* * *壹起經營smart品牌。
事件:3月28日,吉利與戴姆勒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共同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努力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雙方各占50%的股份。
相對於吉利全球“買中買”的擴張,這次接手smart在外界看來是“迎難而上”。
據悉,該品牌近年來銷售不溫不火,極大拖累了公司業績。據Mertz Bank估算,smart品牌累計虧損約303億元,全年虧損約654.38+0.5億元。
但是,吉利集團對此充滿信心。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smart具有獨特的品牌魅力和核心價值,發展勢頭良好。這個合作項目充滿了希望和挑戰,對雙方都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銷量下滑,smart今年已經宣布退出美國和加拿大市場。在國內,小型車的發展潛力和市場份額並沒有明顯優勢。吉利要想用smart打造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會面臨很多困難。
對此,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認為,吉利想利用smart的品牌優勢和技術,想要的是國內微型車市場。但是smart品牌本身並不成功,所以合資公司未來的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壹汽李霞嫁給博縣有什麽資格?
模式:?合資企業成立,壹汽李霞將其生產資格轉移到博縣,這是壹個汽車制造的新生力量。
事件:4月29日,壹汽李霞發布公告稱,擬以土地、廠房、設備等與整車相關的資產及負債進行投資,南汽博駿汽車以現金出資在公司所在地設立合資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同時,壹汽李霞將幫助博駿正式獲得國家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博駿汽車副總裁李穎告訴我們,博駿汽車投資超過6543.8+0億元,擁有絕對控股權,而壹汽李霞主要提供工廠、人員和生產資質。
事實上,壹汽李霞在國內汽車市場壹直節節敗退,此次與博駿汽車的合作只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掙紮求生。
65438年2月22日,壹汽李霞正式從壹汽轉移到武鐵,壹汽李霞最後的“殼”資源也全部用完。外界紛紛猜測壹汽李霞與博郡汽車合資公司的未來。
壹汽李霞董事孟俊奎回復我們,壹汽李霞的生產資質轉讓給了博駿,正在按程序向國家提交申請。至於博駿車型的生產,要根據其後續的生產計劃來決定。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之間的合作似乎並沒有受到壹汽李霞控股權轉讓的影響。
據悉,博駿首款產品博駿iV6預計將於2020年量產交付。但這兩年造車新勢力並不盡如人意,至今未量產交付的博山汽車也將面臨諸多變數。
長安鈴木攜手綠馳汽車?“盤活”閑置產能
方式:簽署合作協議,由長安鈴木代工呂赤新車型。
事件:5月24日,呂赤汽車與長安汽車在渝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呂赤汽車還與長安鈴木簽訂了聯合制造合同,這是造車新勢力共同尋求生產資質的合作案例。
自長安鈴木遭遇經營危機後,壹直沒有起色,鈴木也於2018退出國內市場。幾乎停產的長安鈴木面臨著高閑置產能的問題。與呂赤汽車的合作將幫助長安鈴木解決壹些閑置產能問題。
根據協議,長安鈴木將利用其2013年建成的第二家工廠為呂赤汽車生產車型。
呂赤汽車成立於2065438+2006年8月,壹直很低調,不為業界所知。此次,除了與長安鈴木合作,我們還公布了其首款產品M500(內部代號)的生產計劃。
據悉,這款綠馳定位於純電動SUV?M500將於明年正式上市。長安鈴木與呂赤的合作是否經得起考驗,我相信市場很快就會給出答案。
大眾、壹汽、江淮、星星充電合作?布局充電設備行業?
模式:成立合資公司,實現充電服務自產自銷,謀求充電設備行業市場份額。
事件:7月11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壹汽車有限公司、星星充電在江蘇常州合資成立卡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旨在為基礎設施行業充電。
新公司中,大眾、壹汽、星星充電及其兄弟公司各持股30%,江淮汽車持股10%。
65438年2月3日,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意見指出,我國計劃到2025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25%左右的目標。由此可見,充電領域的藍海市場潛力巨大,車企在這壹行業的競爭布局將越來越激烈。
CAMS董事長、奧迪股份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蘇偉銘曾表示,“2025年,我們估計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肯定會超過25%,我們肯定要維持我們在充電領域的市場。”
隨著大眾、壹汽等巨頭對純電動汽車布局的逐步深入,Camax的新能源發展也將步其後塵。
事實上,加繆的成立已經具備了先發優勢。星星充電與壹汽、大眾等國內車企巨頭合作,由此產生的充電服務賬單自然與邁斯新能源壹起綻放,在充電設備行業的競爭力不言而喻。
大眾與福特攜手啟動“新四化”
模式:在純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等領域相互合作,實現強強聯合。
事件:7月12日,奧迪公司(audi ag)和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宣布,將全球戰略聯盟擴展至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
主要內容包括,福特將使用大眾的電動汽車架構和模塊化的MEB電動平臺,雙方還將在美國和歐洲市場與福特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平臺公司Argo合作。AI進行了深度合作。
其實很多車企都在進行純電動化的轉型。由於福特的步伐緩慢,“大象”轉身的難度更大。此次直接選擇與大眾合作,采用大眾的MEB架構,有望加速自身在純電動化領域的發展。
同時,在自動駕駛領域,大眾將向福特的自動駕駛公司Argo?AI?作為交易的壹部分,大眾將繼續從福特手中購買價值5億美元的Argo。AI股份,屆時,Argo?艾公司的股份也壹樣。
大眾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公司,有利於大眾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深入布局。同時,出借MEB平臺也將加強雙方在純電動汽車研發和生產方面的實力。
作為全球汽車巨頭,在新四化的推動下,它們之間的強強聯合已經成為常態。未來,汽車企業之間的合作邊界將進壹步縮小,合作領域將更加開放。
江鈴、長安、愛知實現合資合作。
模式:引入民營資本實現國企混改。
事件:8月16日,江鈴集團、長安汽車、愛知汽車合資公司召開會議,宣布成立江鈴控股混改。據悉,新江鈴控股由愛知汽車、江鈴集團和長安汽車共同擁有。50%?:?25%?:?25%?股比重組也成為國內汽車行業央企、地方國企、民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壹案。
從外部看,三者結合形成了雙贏。江鈴和長安汽車近兩年都遇到了經營困難。愛知汽車的進入有利於引入新的資本、思維和市場策略。
對於愛知汽車來說,生產資質是其必須跨越的門檻。但由於汽車消費下滑明顯,競爭淘汰加劇,三者更像是抱團取暖,壹起* * *抵禦外部市場的沖擊。
據了解,三者將在電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品牌、市場、核心技術方面開展創新合作,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體系和創新體系。
關於新公司運營發展的重點,愛知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付強告訴我們,“目前愛知的核心工作主要有三點:整合社會資源、整合資本資源、整合人力資源。簡單來說就是整合三方的人才、資金、合作夥伴。”
混改完成後,新江鈴控股能否以全新的企業形象和品牌競爭力獲得市場認可,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往期報道戳這裏
從競爭到合作?比亞迪聯手豐田。
模式:成立合資公司,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在國內市場互補。
事件:165438+10月7日,豐田與比亞迪簽署關於成立純電動汽車R&D公司的合資協議。新公司將於2020年在中國正式成立,豐田和比亞迪各出資50%。合資協議的簽署是今年雙方達成的電池協議和EV車型協議的延續。
早在今年7月19,比亞迪和豐田就宣布將研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汽車,以及上述產品所需的動力電池。使用豐田品牌,計劃2025年前在中國市場投放超過65,438+00的EV車型。
豐田的寺師茂樹副社長表示,“為了共同推進電動化發展的目標,我很高興能夠超越與比亞迪的競爭關系,成為‘合作夥伴’。希望通過與比亞迪成立的新公司的相關業務,深化和發展雙方的合作。”
壹直在混動領域獨占鰲頭的豐田,在純電動車領域似乎有點慢,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比亞迪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領軍企業之壹,已經對國內消費者形成了壹定的品牌和口碑效應,在純電動技術上也取得了諸多突破。
從競爭到合作的轉變和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將結合各家公司的優勢,繼續放大他們原本擁有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外界對此也持樂觀態度。
往期報道戳這裏
拿妳需要的?長城、寶馬合資Beam汽車
模式:成立合資公司,產品相同,銷售渠道獨立。
事件:165438+10月29日,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合資的Beam汽車項目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正式啟動。這也是合資車股比放開後,國內首個合資項目,雙方各持股50%。
據了解,寶馬未來的MINI純電動汽車和長城汽車的新產品都將在這裏投產,但品牌會按照現有渠道分別銷售?。
寶馬選擇光束生產迷妳純電動汽車的意向也引起了業界的關註。其實這和MINI在國內銷量不佳有關。由於進口車的身份,MINI品牌無法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想要更上壹層樓。與長城汽車合作是個不錯的選擇,長城汽車的口碑和市場口碑都很好。
對於長城汽車來說,這是壹個學習國際運營經驗的好機會。?“通過Beam汽車的合資項目,長城汽車可以在技術、國際市場運作和對全球法規的理解等方面向寶馬集團學習更多,這將為長城汽車帶來更多價值。”?長城汽車告訴我們。
隨著國內自主車企實力的進壹步加強,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長城繼續投入核心技術的研發,可以進壹步深化與寶馬的平等合作,未來重現福特與大眾的聯盟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PSA和FCA正式合並?世界第四大汽車集團誕生了。
模式:雙方合並組建全新的汽車集團,迎接全球挑戰。
事件:65438+2月18,菲亞特克萊斯勒發布官方聲明,PSA和FCA同意合並。據悉,雙方簽署了具有約束力的合並協議,規定雙方業務將以50: 50的比例合並。
菲亞特克萊斯勒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合並後的公司將成為全球銷量第四、收入第三的汽車集團,年銷量870萬輛,合並收入近6543.8+070億歐元(不包括來自FCA馬瑞利和PSA佛吉亞第三方的收入)。
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告訴我們,雙方的合並為國際汽車行業提供了壹個思路,但未來是艱難的。
近年來,它們在全球的發展非常緩慢,尤其是在亞洲市場。其中,PSA集團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接連失利。除了與東風汽車合資的神龍汽車銷量不佳,另壹家合資企業長安PSA也走到了盡頭。
目前PSA正計劃出售長安PSA的壹半股權。然而,收購案仍未浮出水面。
“對比國際汽車工業的M&A歷史,即使合並也需要三年的整合時間。如果不成功,可能要換,甚至回到原地也不是不可能。”曹賀說。
往期報道戳這裏
國企轉型有壓力嗎?廣汽與SAIC攜手達成深度合作。
模式:深化核心領域合作,實現傳統車企轉型突破。
事件:12年2月23日,廣汽和SAIC兩大國有汽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共同開發核心技術、享受產業鏈資源、聚焦新商業模式、共同拓展海外市場四個方面展開合作。
對於外界關心的協議何時能落實,廣汽集團方面告訴我們,“這只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以市場化機制推進合作,盡快推進具體合作事宜。”
兩者的合作,多領域的聯合布局,是時勢所迫,大勢所趨。
廣汽集團也告訴我們,面對新技術、新模式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只有整合資源,開放合作,享受* * *才能實現傳統汽車企業的轉型和突破。
近兩年國內車市持續下滑,廣汽和SAIC今年前三季度都面臨著營收和業績下滑的壓力。
今年以來,車企抱團、合作的大潮從年初壹直持續到年底。廣汽和SAIC也希望借助彼此的優勢,深化合作,提升競爭力。廣汽與SAIC此番閃電合作,在多個核心領域達成協議,令業界頗感意外。
但從很多案例可以看出,車企之間的合作已經破裂。小組合作能否取得實際效果仍需質疑。作為國有車企,廣汽和SAIC將利用各自優勢實現強強聯合的目標,業界對此也非常期待。
往期報道戳這裏
標簽
無論是傳統汽車巨頭,還是新生造車力量,如何在新四化的歷史口號下,抓住轉型機遇,占領新高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亟待思考的問題。
現階段,車企加深合作,抱團取暖成為重要手段之壹。車企在連橫的合資不僅可以通過資源共享創造新的平臺和技術,還有助於提高雙方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越來越多的參賽者,賽道將變得更加擁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汽車企業在整個汽車行業的布局將進壹步深化,“聯姻”合作將成為未來行業的常態。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