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做好2021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
通知指出,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大,聚集活動增多,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物流增加,疫情傳播風險加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通知要求,做好以下防控工作。
減少人流和聚集
嚴格管理本單位人員外出。“兩節”期間,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必離開宛宛,帶頭在同壹個地方過節。嚴禁前往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如確需離開萬,須提前報單位批準。
嚴格控制大型會議活動的數量和規模。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原則上不召開大型聚會會議,提倡使用視頻在線。各單位壹律取消團拜和大型慰問、聚會、聚餐、培訓等活動。
嚴格做好大型會議活動的防疫工作。確需舉辦大型會議活動,特別是境外和省外其他重點地區人士參加的,按照“誰組織、誰負責、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控制數量、規模和時間。50人以上的活動應當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相關防控措施。
嚴格控制冷鏈環節
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全過程防控。市場監管局、商務局、農業農村局、公安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各縣市要嚴格落實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切實加強流入我市的進口冷鏈食品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屬地管理、條塊結合”的原則,加強協調聯動,有效控制進口冷鏈食品源頭,嚴格對進入我市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監督檢查,做到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和相關。無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預防性消毒證明和“河南冷鏈”追溯碼的進口冷鏈食品不得銷售。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實名登記制度。從事進口冷鏈食品購銷的單位和個人落實佩戴口罩、手套、防護服等防護措施,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環境、食品和包裝、人員核酸檢測和消毒等工作,消除疫情風險隱患。
加強關鍵人員的管理
加強對來萬人員的排查登記。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縣組織鄉鎮政府、村委會開展返鄉人員特別是來自疫情高危地區人員、移民和冷鏈從業人員的排查和信息登記,確保底數清晰;督促重點人員落實防控措施,做好回國後14天內的日常健康監測工作;對返回人員進行分類精準管理,做到重點人群防控到位、過往人員檢查到位、壹般人員管理到位。高危地區人員、入境人員、冷鏈從業人員、醫療衛生機構、隔離點工作人員等重點人員,非必要時可以不返回,必須持核酸檢測證明或預防接種證明返回。
加強來莞人員的健康管理。高風險地區來宛宛並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出示7天內含有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的人員,在正常測溫和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沒有相關證明的,在第壹站立即接受核酸檢測或者隔離醫學觀察14天。境外入境人員采取“14+7”和“2+1”防控措施。要加強核酸檢測的質量控制,做好平行檢測。
加快重點人群應急疫苗接種。各縣要按照《新冠肺炎疫苗應急使用工作方案》要求,進壹步摸清接種底數,落實疫苗采購資金,規範有序安全開展應急接種工作,確保春節前重點人群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任務。
嚴格防控重點行業
加強運輸控制。車站、機場等車站要嚴格落實通風、消毒、衛生、保潔等防控措施,做好進出人員體溫檢測和“健康碼”檢查,加強客流班次調控,減少候車時間,有效降低人員密度。提醒乘客在進出公共交通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加強車輛防護,做好車輛通風,做好每次出行前的清潔消毒工作,為旅客提供安全衛生的出行環境。嚴格執行運輸工人日常健康監護制度,工作前後進行體溫檢測,身體不適及時就診,工作期間規範防護。
降低超市的人員密度。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等場所要加強人流管控,嚴格落實入口溫度檢測、戴口罩、查“衛生碼”、公共區域消毒等防控措施,保持室內通風,設置“壹米線”。要做好客流預測監測,推廣自助購物結算,有效縮短排隊等候時間,防止顧客過度聚集。鼓勵采用線上營銷、無接觸配送等模式,分流線下人群聚集壓力。
嚴格防控餐飲單位。餐飲單位要認真落實體溫檢測、“衛生碼”檢查等措施,必要時記錄就餐者的聯系方式和到達時間,提醒顧客不就餐時戴口罩,就餐時保持距離,每天按規定頻率定期消毒通風,推薦使用自助點餐、壹次性餐具和公用筷子、勺子。餐飲服務人員每天正常進入經營場所前必須監測體溫。在崗期間壹定要保持清潔衛生,嚴格洗手消毒,時刻戴口罩。冷凍冷藏食品清洗加工時,嚴格處理內外包裝,做到生熟分開,徹底煮熟。
狠抓住宿防控。酒店、賓館應當對入住旅客逐壹如實登記,對所有住宿人員和來訪人員進行體溫和衛生碼檢查,對異常情況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對拒絕檢查和不戴口罩的人員進行勸阻。加強公共區域設施管理,對健身房、咖啡廳、棋牌室、遊泳池進行消毒。房間應通風和消毒。公共用品和用具嚴格執行“壹戶壹消毒”制度。
規範旅遊景區管理。各旅遊景區要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做好保潔、消毒和公共衛生工作。按照“守約”原則,推進預約常態化。實施遊客體溫檢測、戴口罩、掃描“健康碼”等防控措施。如果沒有健康碼,就要登記人員身份信息。設立專人管理景區出入口、重要遊覽點、休息餐飲區等人員容易聚集的區域,加強引導,避免擁擠。
減少室內聚會娛樂活動。各種聯歡會、音樂會都會以錄播的形式舉辦。錄制播出過程中,要合理確定現場觀眾人數,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電影院、影劇院等場所觀眾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座位數的75%,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歌舞娛樂場所、娛樂場所接待消費者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75%。
加強重點場所疫情防控
有效分流進入醫院的人群。加強預約、分時就醫、在線咨詢、慢性病管理長期處方等醫療管理,有效分流患者,避免大量人群聚集。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員都要掃碼測溫,重點區域的人員要和其他人員分開。
加強對發熱病人的管理。嚴格規範發熱門診診療流程,落實發熱病人預檢、分診、首診責任制,準確篩查和區分新冠肺炎與其他傳染病。無發熱門診的醫療衛生機構不得收治發熱病人,發現發熱病人後立即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並安排轉診至就近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
加強醫療服務管理。合理調整醫療資源,有序安排節假日值班,臨床科室正常門診和住院服務,優先保障危重患者和特殊群體的醫療需求。住院患者和照料者必須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加強住院照料者和訪視管理,做好患者、照料者和醫務人員的健康監護。要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規範,有效防止院內交叉感染。
規範隔離場所管理。各縣進壹步查漏補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規範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確保壹旦發生疫情,立即投入運行。各縣要按照技術標準準備隔離場所。隔離場所要保證單身者住單間,減少與其他人接觸。不同類型的隔離人員應隔離在相對獨立的區域。加強對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和隔離人員的日常體溫檢測、健康監測、消毒和登記報告;加強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和檢測,防止病毒在集中隔離觀察場所傳播。
加強對特殊機構的防控。針對福利機構、養老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婦幼服務機構、公安司法監管場所等特殊單位,制定有針對性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實施嚴於社會的疫情防控措施。嚴格人員準入管理,對新受血者、新員工實施核酸檢測,檢測結果未確定為陰性前不得留職或工作。采取預約等方式合理適度限制參觀人員,未出示健康碼或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等健康證明的,不得參觀。
加強校園疫情防控
加強校園科學防控。各級各類學校要堅持對教室、圖書館、閱覽室、食堂、宿舍、浴室等重點場所進行日常通風和清潔消毒。要加大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師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到人員聚集、通風不暢的場所。
加強師生假期管理。各級各類學校要優化調整學校寒假和春季開學時間,安排不同高峰的離校和返校時間。放假前要組織壹次宣傳教育,提醒學生返校途中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寒假期間,提醒師生家長盡量避免到境外或中高風險地區探親,必要時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做好隨訪工作,及時掌握師生的家庭情況。
做好留校師生的管理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做好寒假期間留守值班師生的管理和服務工作,落實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嚴格執行晨午檢制度,指導學生做好自我防護,為其提供必要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保障,妥善安排寒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