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我們想做出普通大眾買得起的藝術品。

我們想做出普通大眾買得起的藝術品。

4月10日,亞洲首家量產虛擬現實(VR)開發商,線下體驗模式的第壹個開創者,中國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Windows Mixed Reality)行業領導者3Glasses攜手獲得10奧斯卡制作創新視覺效果和全球最大VR體驗服務商之壹的數字域和數字王國空間(DDS),在北京751d公園時尚設計廣場,* * *舉辦了。會上,3 Glasses CEO王傑女士與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謝安先生共同發布了全球首款消費級超薄VR眼鏡“3Glasses X1”(以下簡稱X1)。

3Glasses首席執行官王傑

會後,3 Glasses首席執行官王傑女士接受了人民數碼的專訪。

人民數字:為什麽這次大會的主題是“看見”?“看見”是指看到虛擬現實或者3Glasses的未來嗎?

王傑:有幾個不同的維度。第壹,從工業方面,因為我相信,我看到。從事這個行業並不容易,不僅需要壹個品類的創新或者壹項技術的快速變化,還需要壹長串的產業鏈支持,甚至包括產業協同所需的資源。我們創業比較早,正是因為我們堅定地看到了虛擬現實對未來人類生活的影響,我們壹直專註於做這個事情。虛擬現實提供了時空的突破,帶來了未來的平行世界,這對我們來說是壹個巨大的誘惑。很久以前我就說過,虛擬現實讓現實世界的人不再有遺憾,因為所有的遺憾都可以通過數字化來彌補。如果不堅定的看到虛擬現實的未來,是不可能堅持這麽多年的。早期從事虛擬現實行業其實很難。我們沒有資金,也沒有硬件儲備。當時的內容制作比現在粗糙很多,研發成本很高,滲透率很低。也許65,438+000人中有99人不知道這項技術。我們很難靠虛擬現實這個新概念養活自己。但是,我們壹直相信虛擬現實的未來,堅信它不是生活的疊加,而是生活的顛覆。這是3Glasses想做的,所以我們壹直在堅持。

第二,從消費者的角度,我們看到了這項技術對他們的意義。妳可能註意到了,我們這次發布會的宣傳片比較柔和,比較感性。其實很少有像我們這樣的硬核公司會拍這樣的宣傳片。往年發布會呈現的結果都是很酷的,標著參數。我覺得參數對於消費者來說只有好與壞,適合與不適合。專業人士看參數就知道這是不是性價比高的好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這個產品能給他們帶來什麽。我覺得虛擬現實產品是在解決消費者的精神需求。通過這三個宣傳片,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看到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有這種類似的情況。拍完自己的時候我們很感動,因為技術最終是為人類和生活服務的。我們只是從壹個普通人的維度讓消費者明白虛擬現實對他們意味著什麽。這次發布的產品是面向整個消費者的壹個開放,壹個標誌性的產品,是中國人自己研發的。

另外,從技術角度來說,虛擬現實是壹個視覺性很強的產品,通過它妳可以看到世界和未來。其實妳看到的都是視覺上的,妳會選擇不同的內容或者在觀看不同的內容時妳想扮演的角色。所以,不僅僅是外觀,更是我們對行業,對這個行業,甚至對消費者,甚至對我們自己的期待。我們可以看到美好的事物,讓時間和空間變得更短。

人民數碼:這款X1超薄VR眼鏡從研發到生產準備了多久?

王傑:今天的發布會時間不是很長,但是產品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X1今天正式發布用了18個月。其實圈內人都知道我們在16年生產過超薄產品,只是當時沒有量產,因為只能做到50度的可視角度。50度視角的感覺就是屏幕上有壹個邊框,沒有完全包圍。雖然新的X1有效兼容0-600度近視範圍的人群,但仍然不能滿足100%的人。我曾經告訴我的團隊,雖然沒有絕對完美的產品,但我們希望讓絕大多數消費者滿意。我們暫時定位X1為基礎版,先滿足近視範圍0-600度的人群。規模起來後,我們會開始定制服務,為不同視力的人定制不同度數的鏡片。

產品不是絕對完美的,下壹個版本的產品應該會更好,會有叠代。目前在解決核心問題,就是盡可能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給未來留下更多的可能性。壹旦解決了核心問題,未來的產品就會快速叠代。產品叠代周期通常是8-12個月,包括產品的用戶體驗、系統和性價比等等。我們應該壹勞永逸地實現突破。

從發布會的細節來看,公司市場部只有四個員工,所以有很多地方沒有照顧到。我們公司約有100名員工,R&D占60%以上,所以其他部門人員配備相對不足。和國外相比,國內像我們這種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業公司,資本估值相對不足,但我們必須強勢生存。我們壹般會把毛利的20%作為獎勵給員工,讓大家知道賣出去的每壹件產品都和每個人有關。我把這叫做全民創業或者全民利潤分享,讓我們的員工有同樣的主人翁意識,只有這樣企業才有創造力,才有活力。我們經常說創業,不只是老板的生意,而是全職的生意。所有員工不能簡單的說我們是壹家人之類的。更重要的是壹家人要有肉壹起吃,壹起扛困難。這也是我在公司壹直貫穿的核心理念。

人民數碼:本次發布會的新品X1除了號稱全球最薄的VR眼鏡之外,還有哪些特色?

王傑:它不僅是眼鏡,將來還可以是手機,所以使用起來非常自由。我們得到了高通的戰略支持,我們會選擇壹些手機廠商進行合作,比如做壹個手機配件,到時候用起來會更方便。另外,我們也會選擇和運營商合作。通過連接機頂盒和現有的家庭終端,使用將更加多樣化,並與不同的應用場景相結合。

人民數碼:3Glasses在虛擬現實行業有可借鑒的榜樣嗎?妳認為與世界頂尖虛擬現實公司相比,有哪些核心競爭優勢?

王傑:目前X1是基準產品。目前唯壹能把頭盔做成眼鏡的。僅重約140g,厚度僅23mm,相當於目前全球同類產品的四分之壹。同時看起來美觀實用,清晰度高達806PPI。我知道壹些知名企業也在研發這樣的產品,但是在成像色彩和精細度上還沒有達到我們產品的高度。

除了技術優勢,我們的產品被賦予了更多感性認識。壹些技術硬核公司,老板多是理工科男,都是從技術角度談技術。但我是逆向思維,這和我最早從運營上回家有關,所以我更傾向於從普通人的角度看消費市場。我從2002年開始從事虛擬現實行業,然後開始自己做硬件。我壹直秉承的理念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虛擬現實的美好,都可以負擔得起這種美好的體驗。這是壹種非常感性的理解,其中蘊含著巨大的責任感。所以我們既需要硬核技術的支持,也需要對這個概念的理解,這是壹種非常微妙的感性意識。

我們做的不僅僅是壹個產品,更是壹個可以被普通大眾消費的藝術品。我們把自己定義為最普通的受眾,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產品。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對這個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不同的社會認知度,甚至不同的用戶偏好下,要考慮什麽樣的適合的產品,什麽樣的適合的渠道與妳見面,最終讓他們購買。當產品不完美的時候,妳必須在不同的緯度有壹個取舍,這個很重要。例如,我們的技術可以應用於0-600度範圍內的近視人群。這個所謂的600度是壹個取舍;另外,無論是追求極致輕薄,還是照顧大眾的可消費價格,產品在外觀上更輕薄。以上對用戶的理解體現在對產品的定義和對細節的定義上。同樣的VR眼鏡,或者說VR頭盔,因為現在沒有標準化的產品,每個公司都有它的取舍。比如壹些小的技術參數的選擇,可能恰恰是消費者最看重的。

另外,也許因為我是女性創始人,這種特殊的身份讓我有了獨特的視角,這也可能是我們的優勢之壹。站在企業的角度,我要做出取舍。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我更了解他們想要什麽,用更感性的方式定義我們的產品和概念,會拉近我們和消費者的距離。

人民數碼:2014、2015年,虛擬現實的概念非常流行。為什麽後來消失了?最近熱度逐漸升溫。妳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麽?

王傑:早期的產品是這樣的。我們第壹代產品是2014出來的。那壹年,壹個爆炸性的消息傳出,那就是臉書以約20億美元收購了虛擬現實公司Oculus VR。由於臉書是壹家標桿性的全球企業,它的行動對全球資本來說是壹種震撼和指引。從某種意義上說,資本是逐利的,所以對技術的理解還有待提高。當時資本只是聽了聽聲音,看到了壹些前景,認為這個技術太顛覆了。但是,他們不知道,震撼的背後有太多的細節,比如產業鏈。不是單個產品的問題,而是整個生態的循環,整個生態只有達到合適的零邊界才能爆發。當時資本找我談融資的時候,承諾我們可以討論需要多少錢,不用很有耐心就能了解研究分析。

資本的逐利通常是短期的。到了2015,2016,大家都發現產品上線了,但是沒人在意。2014年,我們是B端客戶。那時候很多人不明白,我們要做C端才有市場,那時候大部分企業都在賣C端客戶。當時的產品也是魚龍混雜,粗制濫造的產品被資本大肆揮霍。大家都知道這個產品很新鮮,科技含量很高,但最後只算電影產品。

消費市場不能提前過度消費,否則需要更長時間的培育。虛擬現實行業應該有積極的價值觀,這是壹種顛覆性的技術。產品不僅可以用來看電影,真正能給消費者帶來精神上的感受。看場景怎麽搭配很重要。對於那些短期逐利的企業來說,不掙錢,資本很快就會死掉,最後不知道怎麽活下去。真正沈下心來做的企業,是持之以恒的,是有核心競爭力的。大浪淘沙之後,16年底關於虛擬現實的聲音急劇下降,但我們是個例外,壹直在堅持。有的企業壹開始基礎很好,從創業階段就拿到了資本,但是不知道怎麽做生意,不知道怎麽控制成本,比如人員成本。目前隊伍控制在100多人。什麽時候走得快,什麽時候走得穩,壹定要把握好節奏。

人民數:企業起家做B端客戶,指的是哪個行業?為什麽後來想做C端客戶?

王傑:2002年,我們從深圳開始做房子相關的行業,不僅僅是房地產,還有數字城市規劃。2002年,我們和當時的深圳市規劃局合作,成立了國內第壹個虛擬現實實驗室,做數字三維城市規劃。當時我的團隊有壹個中國1-2千平方公裏的三維數字模型。那不是壹部動畫,而是壹個模型,比例是1到1。當時的建模水平處於初級水平,所有的外立面都要拍照,手工拼接建模。後來從事房地產的規劃設計,和國內很多規劃院都有合作。通過1: 1的比例建模,可以分析出色彩比例,樓間距,光學分析等等。比如北方的日照分析就很重要。每個房間的占地面積、裝修設計、整體風格、整個花園的樹木如何選擇、色彩搭配等等都需要三維仿真虛擬現實的應用來規劃。在2004年和2005年,我們也做AR。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掃書來展示整棟樓。現在看來是很新的技術。當時我們團隊已經練了很多年了。

做C端客戶也是機緣巧合。當時作為深圳的援建企業之壹,被推薦去新疆喀什做數字城市規劃。新疆當地政府希望招商引資,但不清楚如何入手,吸引大家。雖然我們在做整個城市的模擬規劃,包括新區的規劃模擬,但是用鼠標鍵盤還是感覺不到,所以我在深圳又組織了壹個團隊。我們從2012開始研究消費市場,2013年底出了第壹臺樣機。那時,我們可以通過兩個鏡頭進行身臨其境的體驗。樣機出來的時候,我的第壹反應是,這絕對不是壹款B端產品,而是壹款可以解決大眾對虛擬現實認知問題的產品。認知是壹個行業崛起的第壹要素。當初大家對這款產品的了解僅僅停留在這款專為遊戲設計的工具上。事實是,壹階遊戲的開發者是最容易成為VR開發者的,因為3D工具是相通的,遊戲人群也適合嘗鮮,玩遊戲的人電腦技能比普通人高。當時我估計這個產品第壹批用戶不多,就決定做C端客戶。雖然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硬件實現起來難度很大,硬件的成本相對於軟件來說相當高。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堅信這個產品會有未來,所以壹直堅持到現在。

我覺得在中國創業不能等到所有條件都成熟了,所以政策支持對企業來說很重要,國家認可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創業初期,我們只專註於產品,對政策相對不太熟悉。這幾年我們出去交流,感受最深的就是國家的繁榮對民營企業與世界的溝通有很強的促進作用。雖然國外壹些領域的技術比較高,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但是我們壹直在努力實現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產品,而不是直接從國外拿來就用。

人民號:3眼鏡合作夥伴包括高通、BOE、微軟都是世界級的廠商。這些廠商為什麽選擇與3Glasses合作?

王傑:我們能成為親密的夥伴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在某些方面壹定要有持續的相互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更長久。我經常去壹線調研,親自去工廠現場和同事、合作夥伴交流。如果有什麽問題,我會盡力解決。當我們與世界壹流的制造商合作時,我們可以看到彼此的缺點。通過他們,我們可以看到全球最頂尖的技術,看到整個行業最高端的內容,比如微軟的實驗室,讓我們開闊了眼界,不做井底之蛙。同樣,他們從我們這裏看到的,是他們原本忽視的基礎設施,也就是當他們生產的產品不能很好落地的時候,我們會告訴他們最真實的聲音和對市場的理解,事實證明,這些理解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他們給我們的是前瞻探索,我們給他們的是實時落地。

另外,他們也從我們身上看到了專業精神。微軟、聯想、華碩等世界級廠商是我們最重要的技術合作夥伴。作為他們合作夥伴中非常小的壹家創業公司,這麽多年來我們全身心的從事虛擬現實行業,贏得了合作夥伴的尊重。

人民號:下壹階段3Glasess的發展目標是什麽?

王傑:首先,3Glasses已經突破了超薄的核心技術,下壹步就是盡快將其轉化為不同的有價值的產品,這也是3 Glasses的壹個核心,以硬件為主。二是探索合適的渠道,讓更多人了解並最終擁有這樣的設備。落地尤為重要。第三,我們選擇B2B2C作為銷售路線,不選擇直接銷售給C端客戶。我們牢記術業有專攻,做什麽不做什麽,所以我們企業的發展不會迅速擴張。5G的大規模商用還需要壹段時間的準備,我們需要做的是提前做好市場的引導和教育。這就需要我們線下與面對大量C端客戶的行業進行溝通,比如教育、旅遊等。我們公司目前服務於旅遊、教育、會展、演出等C端行業的能力是我們下壹步的重點。我們將選擇有價值的合作夥伴,盡最大努力幫助和支持他們落地產業。所以合作對3Glasses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會把我們的服務做好,把我們的技術做好,所有的利潤大家共享,這樣我們才能壹起做市場。

人民數碼:作為3Glasess的創始人,尤其是女性創始人,可以分享壹些妳的創業經驗嗎?

王傑:如前所述,我有作為女性的先天優勢,但也有壹些不便之處。我們的優勢是基於我們的專業條件。光鮮亮麗的外表只是決定了要不要開始第壹次接觸,但如果不夠專業,就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所以我覺得專業是新時代女性的根本,無論在哪個領域。和男人相比,我們女人更細膩,更包容。要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與男人優勢互補,用自己的長處彌補對方的短處。只有比他們更專業,才會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