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縣地方名優水果。原名“老壹生”梨,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廣泛分布於賓縣。20世紀50年代中期,引進了新品種。目前以酥梨為主。到2003年,全縣濱州梨種植面積2.3萬畝,年產量2.8萬噸。濱州梨單果重300-500克,最大的可達500克以上。以果面黃亮、果皮薄、果肉白、果核小、汁多無渣、酸甜可口、甜味濃郁而聞名,是歷代貢品。據測定,濱州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3-14%,硬度13.5磅。1957年,賓縣人民送濱州梨給毛澤東主席品嘗,中辦回信鼓勵發展濱州梨生產。1991年,濱州梨獲陜西省水果鑒定會壹等獎。1995濱州梨再次參加全省水果鑒定會,榮獲陜西省優質水果稱號。濱州梨暢銷全國10多個省市,深受消費者歡迎。
地域範圍
賓縣位於東經107 49'-108 49 ',北緯34 51'-35 17 '之間。位於陜西省鹹陽市西北部,屬於渭北旱塬梁溝壑區。它的布局看起來像是正在書寫的“人”字。東接旬邑、淳化,南接永壽、麟遊,西接長武、靈臺,北接甘肅正寧,是連接秦隴的主要咽喉。涇河自西向東斜流,全長104公裏,將縣城分為南北兩個臺地,壹條河。濱州梨主要分布在賓縣涇河川路及其支流沿岸,分布區域包括城關、新堡子、宇泰、易門、新民、譚店、張曉、相廟、高龍、永樂、西坡、北極、翟店、車家莊、水口等15個鄉鎮,東起高龍鎮土嶺村,西至城關鎮咀頭村。
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土壤地貌:賓縣海拔715-1501m,其中涇河川島海拔715-1000m。川垣相間,土質深厚,質地良好。土壤多為黃壤土、黑壚土、黃蓋粘性黑壚土。全縣土壤平均pH值8.58,有機質平均含量1.015%,全氮含量0.017%,全磷含量0.137%,全鉀含量2.74%。
(2)水文情況:賓縣境內有河流12條。其中,涇河自西向東斜穿而過,全長104公裏,為濱州梨的生產提供了大量的河漫灘。此外,較大的河裏還有馬。
夾河、安家河、白家河等。這些河流水量豐富,水質良好,無汙染。
周的梨樹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條件。
(3)氣候特征:賓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3℃,年變幅27.7℃,日較差11.7℃;年平均日照2199.3-2298.8小時,總輻射1181-117.546大卡/小時,光能資源豐富。無霜期為176-180天。年平均降雨量為579.6毫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
(4)人文歷史:賓縣果樹栽培歷史悠久,梨在賓縣已有數百年至數千年的栽培歷史。明代嘉靖年間濱州司馬張金都在《勸農為實》詩中寫道:“我生於百年重新做人,忘不了七月風。我喜歡家鄉的梨子和棗子,等我熟了就去上朝。”阿清詩人譚嗣同寫過壹首詩《濱州》,“梨樹下鳥鳴,桃李溪白裏透紅。春似百裏滄海,狐城隱於萬花之中。”這首詩在賓縣及周邊各縣廣為流傳。1957中秋節,品嘗_周立後,毛澤東主席指示中辦回復,鼓勵彬縣大力發展_周立。濱州梨歷史悠久,遠近聞名,主要是指解放前當地的古老品種。20世紀50年代,彬縣開始引進壹批早結果、高產的優良梨品種。20世紀80年代,賓縣梨面積迅速擴大,引進國外優良品種。由於賓縣獨特的自然條件,生產的梨汁風味濃郁,香甜可口,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青睞。人們習慣把賓縣出產的梨稱為濱州梨。目前濱州保存的地方梨品種有9個,分別是老遺留、水遺留、平利、李霞、色巴、廣皮、亨哈默、木利、李因。碭山酥梨是生產中的主要栽培品種,其他品種包括薛華梨、長壩梨、馬蹄酥梨、蘇秦梨、早酥梨、豐水梨、興水梨和水晶梨。濱州梨外形美觀,大而甜,汁濃核小,肉厚無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4%以上。被1999評為“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多次被評為陜西省優質產品。
水果多次獲得楊淩農高會侯集金獎。
生產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濱州梨適宜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疏松、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向陽背風的地區種植。產地環境符合《無公害食品、林果業產品產地環境條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種選擇:品種主要是目前保存的9個地方品種,即老益生、水益生、平梨、李霞、色八裏、廣皮、龔偉、木梨、李因,也可選擇碭山酥、早酥、八月紅、秋晶、六月酥、金豐、中梨3號、翡翠、銀梨。
(3)生產過程管理:
①種植:種植密度為2.5-3m× 4m,每畝種植55-60株。授粉樹配置20%,種植方向南北。
②土壤管理:壹是深耕改土。分為擴穴深耕和全園深耕,每年果實采收後秋季結合底肥施用進行。第二,果園種草。選用的草種有白三葉、黑麥草和豌豆,適合春末夏初和雨後初秋的行播。三是果園施肥。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化肥;早施,重施基肥,適時適量追肥。要求使用的肥料不應對果園環境和水果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梨園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有:農家肥:包括糞肥、廁所糞、沼肥、綠肥、農作物稭稈肥、餅肥等。除沼肥、綠肥外,其他肥料堆肥後使用,有害元素含量不得超標。商品肥料:包括有機復合肥、腐植酸肥料、微生物肥料、無機(礦物)肥料(化肥)、葉面肥等。其他肥料:由不含有害物質的食品、魚渣、牛毛廢料、骨粉、氨基酸渣、骨膠廢料、畜禽加工廢料、糖醋廠廢料等有機材料制成的各種肥料。,由農業部門登記並允許使用。禁止使用化肥: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屬、橡膠、塑料等有害物質的垃圾。硝酸鹽氮肥和未分解的人類糞便。國家或省禁止使用的肥料和未經登記的肥料產品。施肥量由當地土壤條件和施肥特點決定。施肥量是根據盛果期梨園的產量來計算的。每100 kg優質梨果實分別需要純氮1 kg和磷鉀0.8 kg。每100公斤梨果實應施有機肥150-200公斤。
(3)水分管理:主要灌溉時期為開花後幼果的現蕾期或膨大期,從果實采摘到受凍。灌溉量要求灌溉後梨根際土壤完全濕潤,即以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作為灌溉指標。灌溉方式有洞蓄肥水、微灌、滲灌、滴灌。
④整形修剪:梨園常用的樹形有改良紡錘形和細長紡錘形。每畝種植50株
接下來要選擇“改良紡錘形”。即樹幹高度70-80cm,樹高3.5米左右,冠幅為行距的3/4,中央樹幹較直,與主枝的比例為3-4:1。選擇小主枝,栽培在中央主幹上,張開角度80度。樹冠下三個主枝向行傾斜,枝展1.2-1.5m,樹冠中上部7-9個枝,枝展1.0-1.2m..如果每畝種植64株以上,應選擇“細長紡錘形”。即莖高90-100cm,樹高3米左右,冠幅為行距的3/4。中央主幹直,粗細與主枝之比為3: 1。在中央主幹上選擇培育14-15小枝,張開角度70-85度,冠下略短,冠內略長,呈“紡錘形”。
修剪的主要措施:擡高主幹,加厚中央主幹;清理樹枝,稀疏有害的樹枝;控制樹高,減少冠幅;減少骨幹枝數量,增加主枝角度;保持主枝下大上小,單軸延伸,剪去枝條填補空隙,螺旋向上。
⑤保花保果:主要措施如下: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噴施0.3%硼砂、0.1%尿素和1%普通糖的混合液(蜂蜜最好)。65438+開花前0-2天,在500米距離的果園裏放壹箱蜜蜂,可以滿足5-10畝果園的授粉要求。也可以引入迷魂蜂和迷魂蜂,在50-60米的高度掛壹個蜂巢。結合疏蕾,采集花粉,在花開的早晨進行人工點餵或機械噴粉。
⑥疏花疏果:根據枝果比、葉果比或果距決定果實。碭山酥梨枝果比為3.5:1,葉果比為25-30: 1,果距20cm。第壹步:疏花枝:按照3-5: 1的果枝比疏掉過多和較弱的花枝,剪去壹束花枝。第二步:疏蕾疏花:所選花序保留1-2側蕾或花,其余蕾、花稀疏。第三步,疏果定果:先把小果、側斜、畸形、病蟲害等疏果掉,5月20日前定果。
⑦果實套袋:應選擇高附加值的套袋品種;選擇外觀整潔、管理水平高的果園;選擇更年輕、更強壯、結構更好的樹;選擇形狀正確、無病完好的邊緣果實。
線裝袋。另外,套袋前,要及時噴藥。可以選擇世高3000倍,多抗黴素1500倍,殺鈴脲3號1500倍或甲氰菊酯4000倍。
⑧病蟲害綜合防治:以農業和物理防治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核心,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科學采用化學防治,有效控制病蟲害。用藥原則:允許使用AA級和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和農藥產品;在AA級和A級綠色食品中
當農藥產品的生產資料不能滿足植物保護的需要時,允許使用下列農藥和方法:
來自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農藥,毒性中等或以下。
礦物農藥中的硫制劑和銅制劑;限量使用部分有機合成農藥,按照農藥使用相關指南科學合理使用農藥。
選擇低毒、低毒農藥;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或者致癌、致畸、致突變的農藥;每種有機合成農藥在壹個作物生長期內只允許使用壹次;嚴格控制劑量和安全間隔;註意不同作物機理農藥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
禁止使用A級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梨生產中禁止使用的農藥。
(4)產品采收及采後處理:濱州梨成熟後即可采收。壹般判斷成熟度的方法有看果皮顏色、測量果肉硬度、計算果實發育天數等。采摘時應按照“先外後內,先下後上”的順序采摘,並采用爬梯,避免用腳觸碰芽葉。不要在雨天和露水未幹時采摘水果。摘水果的方法是用手掌輕握水果,食指抵住果柄基部,向食指按壓的方向輕輕傾斜,使果柄與果枝自然分離。果實應小心采摘,避免人為傷害,並保留果柄;邊摘邊摘,把有病的、畸形的、太小的、損壞的都挑出來。采收後的水果應立即運到陰涼處預冷,避免日曬雨淋,待“田熱”去除後再分類包裝。
(5)生產記錄要求:濱州梨生產全過程,應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完整記錄,妥善保存備查。
典型產品質量特征和產品質量安全法規
(1)外部感官特征:濱州梨勻稱,外形美觀。單果重100-300g。成熟時鮮黃色,果面潔凈,無蟲害、果面皺縮和機械損傷。
(2)內在品質指標:濱州梨脆甜,汁濃、核小、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壹般為14%-17.1%;濱州梨的硬度壹般在12.96/cm2左右,相對耐儲藏。
(3)安全要求:濱州梨應符合《無公害食品仁果》(NY5011-2006)中的衛生要求。
包裝標識和其他相關規定。
(1)分類:依據國家標準《鮮梨》(GB10650-1989),濱州梨分為優、壹、二三個等級。
(2)包裝:包裝材料主要是紙箱。所用的箱板、隔板、蜂窩隔板、水果墊、包裝紙及其印刷色、膠水、密封膠帶等。應該是幹凈無毒的。盒子兩端有4-6個氣孔,直徑約15mm。
(3)標識:產品應有明確的標簽,標簽內容包括:產品名稱、產品執行標準、生產廠家及詳細地址、產地、凈含量、包裝日期等。,並要求字跡清晰、完整、準確。標識使用人應當在其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統壹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濱州梨名稱和公用標識圖案的組合)。
(4)其他:適宜的儲存溫度為0℃-5℃,濕度為90%-95%。貯藏方法包括冷藏、洞穴貯藏和氣調貯藏。儲存和運輸應按照《綠色食品儲存和運輸指南》(NY/T1056-2006)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