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年對韓軍的突然襲擊很突然,但並不意外。他聽說過朝鮮軍隊的活動,並有防禦安排。初步布置了三個防禦據點(葉縣、萊陽、煙臺),互為犄角,互為幫助。必要時放棄煙臺,在葉縣、萊陽前線對付韓軍。劉震年認為韓國的軍事行動不及時,即中原大戰後,人民厭戰,韓國敢在山東發動內戰,會遭到全國的反對。他估計韓國的軍隊,總共* * *不過四萬多人,要鎮守魯南魯北魯西,能調到膠東的最多三萬人,和自己的兵力相當。不過我是個沒精打采的,地理熟悉,火力和戰鬥力可能差壹些。他不顧國難,以驕兵挑起戰爭,可謂欺君欺民。劉還認為,有蔣介石可以依靠,所以他可以打壹戰而不懼怕朝鮮。於是,他決定親自去綺州指揮駐紮在綺州的部隊,而萊陽的防務則交給了他的副手何和梁。與此同時,劉震年給在南京的蔣介石和何發了壹份急電,要求下令停止對朝鮮的軍事行動,並派參謀長韓棟到南京匯報情況。
對劉的攻擊是為了速戰速決。陸軍司令曹福林是進攻劉軍的前敵的總指揮,後來他被壹分為二。然而,由於行動的隱秘和緩慢,劉軍做了準備,失去了偷襲的機會。結果在昌邑受阻,潛入平度。韓精衛縣來昌邑時,他的先頭部隊只進了距葉縣約40裏的沙河。韓福舉見偷襲失敗,劉急向蔣介石,於是向南京政府發出“精明電報”,聲明要求劉“吊民斬罪”,同時重新部署兵力,發動新的進攻。蔣、賀接到劉的答復後,即命令韓、劉“立即停止軍事行動,等待中央查明處理”。韓並沒有停止攻擊蔣介石。朝鮮軍隊襲擊了葉縣,切斷了劉軍的交通供應。劉軍退入城中,據城守軍說。韓軍炮擊該市,並用東北海軍的兩架飛機兩次投彈。戰鬥很激烈,但雙方損失都不大。葉縣之戰,劉駐煙臺的部隊和機關撤出煙臺,集中到萊陽。劉軍萊陽邊防線位於縣城西南五十裏的水溝頭,在萊野和伊之間也派有遊擊運動,但兩軍在萊陽沒有大的接觸。
此外,赴南京看望蔣,並於9月24日抵達南京。蔣到廬山,韓乃向軍委參謀長、軍政部長何報告韓攻劉智的軍事情況,並向報界發布消息,以引起全國輿論對韓的斥責,然後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廬山向蔣報告。姜壹聽,大怒,說,前幾天我向他(韓福舉)要了兩組人,他不同意。我沒有想到他是在攻擊劉軍,實在是太可惡了,我都想滅了他。蔣介石對韓國敢於“先斬後奏”感到憤怒,繼而對韓福舉藐視中央命令感到憤怒。他實在忍無可忍,“想毀了他”。於是在10年6月5日,下令劉、南朝鮮五日內停戰,並派第二參謀長熊斌、軍委主任秘書高為特派員,赴山東監督雙方撤退,各自退回原防。同時,他決定對韓國動武。蚌埠第四師許姚婷及其部下北上為南路軍聯合徐州劉智,於學忠南下為北路軍沿津浦線,三面包圍,並電劉震年從背後牽制韓軍西進撤退,使之能持續五天,以便中央明確討伐。
韓復榘聽說蔣要打,派孫帶兵在臨城壹帶準備抵抗,當即表示停戰撤軍,並歡迎熊、來魯。他還派省政府成員張越作為代表前往南京認罪。這時,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當蔣介石要求南朝鮮軍隊向魯南郯城推進時,北平的張學良突然電援朝鮮,並派炮兵團支援。正在出席國聯會議的中國代表聽到江要求從南朝鮮獲得情報,從美國發回電報說:目前國聯開會,特別適宜以團結作為外交後盾。為什麽不再挑起內部紛爭?應嚴令停止山東內戰,共赴國難。中國各界人士也認為內戰會給日軍發動新的侵華戰爭以借口,紛紛致電國民黨中央,要求他們盡快設法和平解決問題,不宜擴大事態。在全國輿論的壓力下,蔣轉而采取“調停”政策,派蔣伯承、熊斌分別會見韓、劉進行調停。但韓又壹次耍起了花招,表面上服從中央,象征性地撤走了壹部分軍隊,暗地裏集中優勢兵力,乘劉集結兵力之機,出兵占領煙臺及附近各縣。劉自然對韓的伎倆不滿,但他並不害怕。我雖然縮兵暫避正面,但對部下說,韓的兩個本事我是知道的。如果南京讓我打,我第壹步打威縣,第二步打濟南。於是戰爭又爆發了。劉軍從鄴城進攻未果後,退守鄴城,雙方展開槍戰。朝鮮陸軍展覽館第81師進攻萊陽,被劉步良朱莉擊敗,俘虜展覽館部約三個連。10月6日、7日65438+,韓榮光邢等三個旅攻萊陽,孫、等兩個師炮轟鄴城,未果。19日,國民黨中央以何名義電報韓、劉停火,並提出劃定雙方防區的四個方案:(1)即日起,韓軍撤至渭河以西,撤限26天;(2)劉震年軍暫駐浮山、葉縣、萊陽、棲霞、穆平、龍口;(3)蓬萊、招遠、黃縣、海陽、文登、榮成、平度暫不進駐,由原團警負責治安;(4)軍隊遷移後,整頓好的軍隊紀律將由中央政府支配。韓國代表提議劉軍撤出葉縣,留在文登、海陽和榮成三縣。劉芳堅持維持原來的防禦。最終還是被軍委定為原防區。韓福舉見中央偏袒劉震年,難以達到獨霸山東的目的,便揚言要辭職。他提出辭去山東省政府主席,包括南京市政府主席林森、宋子文、蔣介石總司令、軍事委員長張學良,但未被允許。劉震年不想放棄居住的寶地膠東,但下屬勸他與韓家交惡。雖然暫時不打了,但是很難長久相處。膠東壹隅難發展,以楊虎城為例(2002-2003年從山東調任,覆蓋陜西,拓展甘肅)撬動野心。然後劉震年覺得膠東之戰雖然是韓福舉挑起的,但是給當地百姓帶來了不小的損失,而且他在膠東駐紮了幾年,真的覺得對不起膠東的長輩。於是電報從山東發往南京政府轉。並指示他的代表參謀長韓棟會見蔣介石。蔣問願往何處調,漢電問劉、劉福電:海州、徐州、豫東、豫西均可。江軍背棄了原來在各地的駐軍。劉說:妳們可以調到除江西以外的任何地區去同紅軍作戰。姜想把劉調到湖北睢縣、棗陽,被當地豪強夏鬥寅拒絕。繼轉寧波之後,又遭到浙江的反對。最後轉到了溫州。
劉震年被驅逐出山東,韓福舉最終統壹山東,真正成為“山東王”。而劉震年調到山東,卻沒有像楊那樣發展。1933 1月,劉震年去南京見蔣介石,要求恢復軍隊編制,遭到拒絕。兩個月後,劉部被調到江西省界河口鎮。途中壹個步兵營嘩變,劉震年將其招回部隊。不久,南京下令劉第三旅直屬“大本營”,劉震年憤然離開部隊,前往杭“休養生息”。蔣介石指示黃埔學生李加強對這支部隊的控制。1933年7月,蔣介石下令浙江省主席呂滌平軟禁劉震年。1934被囚禁在杭州西湖瑪瑙寺。1935年2月,以顧為審判長的聯合軍事法庭開庭。同年5月13日,劉震年在南昌東郊被槍殺,罪名是“造成人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