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靈魂,教育的發展靠教師。教師的教育理想與學生、學校和國家的未來息息相關。當我即將進入教師行業時,我沈思:我的教育理想是什麽?我用五個字總結了我的教育理想,那就是:用心做教育。我覺得,有了理想,就有了奮鬥的方向。理想如燈,照亮前方,引領我前行。我相信,只要妳胸懷大誌,妳所有的夢想都會實現。
用心教育
俗話說:只要妳認真,鐵杵磨成陳震。不管做什麽,只要努力,就沒有做不好的人,也沒有做不好的事。教育也是如此。做好教育,壹定要用心,因為教育是情感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是心靈的感受,是生命的對話,這就需要教育者全心全意。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類靈魂的教育,而不是理性知識的積累。”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交流和探索,更是啟迪靈魂的偉大工程。這個項目的成功取決於我們的老師,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熱愛教育事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從而教育靈魂。
用心的教育,壹定是敬業的,奉獻的。
自古以來,奉獻就被認為是壹種美德。孔子稱之為“執事敬”,朱解釋為“敬業奉獻”。我認為敬業是對行業的熱愛和追求,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是對工作負責的崇高精神,是對自己負責的主人翁意識,是壹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有人曾說過:選擇了高山,就選擇了坎坷的道路;如果妳選擇了寧靜,妳選擇了孤獨;選擇了成功,就選擇了奮鬥;選擇了遠方,就選擇了艱辛。作為壹名教育工作者,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做好燃燒自己的準備,承擔起對社會、對未來、對國家的承諾和責任,像熱愛生命壹樣熱愛自己的事業。愛崗敬業是做人民教師最基本的師德。
雷鋒同誌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將把有限的生命無限地奉獻給為人民服務。”我覺得當老師也應該壹樣,把有限的生命奉獻給無限的服務學生。奉獻自己不是讓妳無休止地工作,而是在珍惜自己的同時追求更高層次的教育。李鎮西老師說:“愛與奉獻必然關系到教師的生命質量和生命意義。”如果只是壹味的付出,春蠶總會有“絲盡”和蠟炬成灰的“淚始幹”。那妳會給什麽?有人說:“月亮把她的光普照天空,卻把黑點留給自己;夜悄悄地開放了花朵,卻讓白晝接受感謝;老師們奉獻了自己,帶著祖國的未來離開了這個世界。“教育工作者正享受著這樣的贊譽,他們應該盡力投身於教育事業。
用心做教育,必須做到“四心”。
第壹,有良心。長輩常說:“做人要有良心。”然後,教育者要“憑良心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在良知和羞恥的良好基礎上,人類的心靈才能產生良知。良心是無數次發展成經驗和感覺的知識。正是在它的影響下,必然會衍生出羞恥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臺灣省作家三毛也在《雨季不再來》壹書中寫道:“教師不是飛蛾的殉道者,本質上是有良知的商人。”有了良心,教師就會端著良心的飯碗,拿著良心的天平,以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對國家高度負責的態度教書育人,熱愛並享受自己的工作,教好書,教育好人。
第二,要有愛心。用愛教書,用愛澆灌,用愛體驗。教師要有對學生的愛,這就要求教師尊重、理解、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體諒學生作業重,壓力大;關心學生的家庭生活和感情生活。教師對學生的愛也要求教師多與學生交流,增進了解,培養感情。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如果人際交往能力是糖或咖啡壹樣的商品,我願意付出比天底下任何東西都珍貴的代價。”老師和學生應該經常交流。只有通過交流,老師才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只有通過交流,學生才能理解老師的艱辛;只有通過溝通,才能更加體諒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多壹些理解就會少壹些爭執。我相信,愛的教育可以化春風為雨,潤物細無聲。
第三,感恩。感恩是愛和幸福的源泉。感恩生活,感恩工作,少壹些抱怨和埋怨,多壹些善良和滿足。沒有感恩,工作就沒有激情,生活就沒有味道,人生就沒有意義。永遠心存感激,妳才能心滿意足。當我哭著沒有鞋穿的時候,發現別人沒有腳;當妳抱怨工作不順利的時候,妳發現別人還在失業。壹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是壹個人說忘恩負義,‘沒人給我任何東西。’所以,老師要時刻心存感激,這樣妳才更容易快樂。只有用感恩的心去教書育人,才能收獲滿園桃李芬芳。
第四,要有平常心。平常心是壹種冷靜的智慧,是壹種客觀的理智,是壹種無私的心境。用平常心對待壹切。平凡的事是真實的,真實就是美。既然選擇了教育,就不要好高騖遠,改變自己的想法。看到別人賺了錢,發了財,就想跳槽,發了財。在職稱評定上,和同事斤斤計較,不容情,明爭暗鬥,傷害了和諧。這不值得!如果妳選擇了當老師,妳會選擇平淡安靜,平淡的看待壹切,以平常心對待壹切,憑良心做事,享受這份寧靜的愉悅,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
用心教育,激情教育。
美國偉大的哲學家愛默生說:“沒有激情,妳不可能取得偉大的成就。”激情是壹種強烈的情感,可以激發潛能,釋放能量。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能使學生以高度的興奮從事學習和思考,他們對所展示的內容感到驚訝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為人類智慧和意誌的偉大而感到自豪。”老師需要激情,因為沒有激情,老師就無法備課充滿活力,教學生思維敏捷。沒有激情的老師就像壹潭死水,不起壹絲漣漪。沒有生命力的教育是沒有意義的。中國著名教育家宇易說過:“激情是教師不可或缺的品質。”美國學者吳偉在《激情造就老師》中有壹句妙語:“成為壹名好老師在大多數情況下可能更有抱負和激情。偉大至少有壹部分來自天賦,這是無法傳播的。然而,壹個偉大的老師必須是壹個充滿激情的老師。”偉大的學者告訴我們,帶著激情教學才是教學之道。
人不能沒有激情,老師也不能沒有激情。沒有激情,就沒有教育的震撼。沒有激情,就不會有教育;沒有激情,就沒有教育的創新。當壹個人沒有了激情,他的人生就結束了;當壹個老師沒有激情時,他的教育是沒有意義的。教育因激情而精彩,教師因激情而優秀。所以,我要做壹個有激情的老師,做最好的自己,點燃我的激情,做壹份有激情的工作,用我的激情去感染學生、同事和身邊的每壹個人,讓這份激情傳遞下去,綻放光芒。
理想是神聖而崇高的;
理想是行為的動力;
理想是人與動物的界限,理想使人成為萬物之靈;
理想是偉大與平庸的分界線,它使人與眾不同。
理想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搖籃,沖鋒的旗幟,斬棘的利劍。
教育因為有理想而有更多的目標,教育因為有理想而更加理性。我的教育理想是:用心教育。真正做到敬業奉獻;真的有良心,有愛,有感恩,有常態;真正用激情教育人。也許,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的教育理想會隨著變化而變得更加成熟、更加開放、更加具有前瞻性、創造性和建設性。
理想就像星星,我們永遠無法到達,但是我們可以像水手壹樣,依靠星星的位置航行。我深知實現夢想的艱難,但我絕不會放棄。我寧願做最渺小的有夢想有願望的人,也不願做最偉大的沒有夢想有願望的人。“山高了,風景也就停了。雖不能,心向往之。”讓我們帶著教育理想,堅定信念,擁抱未來,展翅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