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臺風的定義、特征和分級
說到臺風,要從氣旋說起。氣旋是指在同壹高度上,中心氣壓低於周圍氣壓的水平渦旋。在北半球,空氣逆時針旋轉;南半球則相反。在壓力場中,氣旋又叫低壓(簡稱低壓)。所以氣旋和低壓只是同壹個系統的兩個不同名稱。我們稱熱帶海洋表面的惡劣天氣系統為熱帶氣旋。據統計,除南大西洋外,全世界熱帶海洋都有熱帶氣旋生成。發生在熱帶海洋的熱帶氣旋的強度變化很大。1989之前,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以上的熱帶氣旋在我國稱為臺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的熱帶氣旋稱為強臺風。從1989開始,我國也采用國際分類標準,即當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小於8級時,稱為熱帶低壓,8、9級風稱為熱帶風暴,10、11級風為強熱帶風暴。只有中心附近風力最大的熱帶氣旋才叫做臺風或臺風。從以上定義不難看出,熱帶氣旋是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臺風的總稱。但由於熱帶低壓破壞力弱等原因,傳統的熱帶氣旋壹般不包括熱帶低壓。
熱帶風暴和臺風大致呈圓形,直徑600 ~ 1000公裏,最大>:2000公裏,最小
不同的國家對熱帶氣旋有不同的名稱,如中國和東亞的臺風、大西洋的颶風、印度洋的熱帶風暴和澳大利亞的“威利”風。
第二,熱帶氣旋的編號和命名
為了區分熱帶氣旋,有必要給它們壹個單獨的名稱。熱帶氣旋最初是根據位置(主要是其中心的經緯度)來區分的,相當麻煩,往往不盡如人意。直到19世紀初,壹些說西班牙語的加勒比海島嶼根據颶風登陸時的聖歷時間來命名颶風。例如,三次颶風襲擊波多黎各:7月26日的聖安娜,1825,9月3日的聖費利佩,1876和1928。據報道,在19年末,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萊門?蘭格用他討厭的政客的名字給熱帶氣旋命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人首先用英文字母(除了Q、U、X、Y、Z)確定了四組女孩的名字來命名大西洋熱帶氣旋(颶風)。每組按字母順序排列。如第壹組:安娜(Anna),B1anche (Blanche),卡米爾。Te (Camil.te)等。,直到wcnda(文達);第二組:A1nla(阿爾瑪)、BECL (J/(貝基)、塞拉(西莉亞)等。直到威爾納(Willner);第三組和第四組也是按照a到w來命名的,當飛機探測到臺風時,會按照它出現的順序來命名。第壹個將被命名為安娜,第二個將被命名為B1Anche等。當第壹組名字用完時,再次使用以第二組A為首的名字。第二年的第壹個臺風名後面跟著上壹年的最後壹個臺風名,可以循環使用。任何壹個地區壹年發生的臺風不可能超過這四組名字的總和。就拿世界上臺風發生最多的西北太平洋地區來說,壹年不超過50個臺風。所以同壹年,各個地區不可能有重名。當然,臺風的名字會在不同的年份重復出現。因此,在臺風名稱前面。壹定要註明年份,以示區別。20世紀70年代末,應美國女權運動的要求,命名名單擴大,以男女命名。在口頭和書面交流中,特別是在報警中,人們逐漸接受了使用命名表的優點。名稱應簡短、通俗、易記,以便向熱帶氣旋威脅地區的數百萬人傳達信息,避免同壹地區同時受到不止壹個熱帶氣旋影響時出現混亂。這種做法很快在西半球被廣泛采用。所有熱帶氣旋易發區都使用了命名系統。
70年代末以後,在世界氣象組織區域熱帶氣旋委員會的協調下,熱帶氣旋的命名走向了國際化。在大多數地區,熱帶氣旋命名表(通常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名稱)是由該地區的熱帶氣旋委員會制定的,而熱帶氣旋委員會更重要的任務是促進和協調該地區的熱帶氣旋減災行動。具體做法因地區而異。指定的氣象中心通常負責按字母順序命名熱帶氣旋。有些區域命名表是循環使用的,有些區域經常制作新的命名表,有些區域命名表是使用後從零開始使用的。如果壹個熱帶氣旋惡名昭彰,如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或巨大財產損失,應將該熱帶氣旋的名稱從名稱列表中刪除,換成另壹個同性別的名稱,且首字母相同。有些地區用四位數字來命名熱帶氣旋,前兩位數字是年份,後兩位數字是當年熱帶氣旋的序號,有的還加了地理標誌。比如0年孟加拉灣的1熱帶風暴被命名為BOB 9109(BOB是英文Bay of Bengal的縮寫)。1990年第25號臺風命名為9025。壹些國家制定了自己使用的命名表,例如美國制定了西北太平洋和北中太平洋的命名表,菲律賓也制定了西北太平洋臺風的命名表。關島的聯合臺風警報中心使用的西北太平洋臺風的名稱經常被該地區的其他國家采用。
臺風委員會的大多數成員來自受臺風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多年來,臺風委員會有壹套對臺風進行編號的系統,即臺風中心,即東京地區專業氣象中心,負責對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進行編號。根據臺風委員會第31屆會議決議,自2000年65438+10月1日起,實行新的熱帶氣旋命名方法。臺風委員會成員向國際社會發布的公報中將使用這種方法。成員們也用它來用當地語言發布熱帶氣旋警告。臺風委員會將繼續使用熱帶氣旋編號。
我國壹直采用熱帶氣旋的編號方法,對發生在西北太平洋中心附近和南海、東經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熱帶氣旋,按其生成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例如,9608號熱帶風暴是1996年在上述海域生成的第八個熱帶氣旋。發展為強熱帶風暴時,稱為9608號強熱帶風暴,繼續發展為臺風時,稱為9608號臺風,當然,衰減為熱帶風暴時,也稱為9608號熱帶風暴。當熱帶氣旋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或退化為溫帶氣旋時,編號便會停止。
1997 165438+10月25日至2月1在中國香港召開的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研究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采用亞洲風格名稱的提案,並委任臺風研究協調小組(TRCG)研究實施細則。經過壹年的努力,TRCG提出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的建議。1998 12 1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臺風委員會31會議經過熱烈討論,同意TRCG提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方案,決定從1,2000年起實行新的熱帶氣旋命名方法。
臺風委員會命名表中有140個名字。名稱根據臺風委員會制定的命名原則(每個名稱不超過9個字母,易於發音,在成員語言中沒有不良含義,不會給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且不是商業機構的名稱)選取,亞太地區由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老撾、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提供(各6544個)。成員可以根據發音或含義將命名列表翻譯成當地語言。為了避免多個翻譯人員造成不必要的混亂,中國中央氣象臺、香港天文臺和中國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臺決定了壹套統壹的中文翻譯。從2000年6月5438+10月1開始,中央氣象臺在發布熱帶氣旋警告時,將繼續使用熱帶氣旋編號和名稱。臺風委員會的命名表將用於通過國際媒體向國際航空和航海界發布的預報、警告和公告,也用於成員以當地語言發布熱帶氣旋警告。這將有助於人們提高對即將來臨的熱帶氣旋的警惕,並增加警告的有效性。臺風委員會將繼續使用熱帶氣旋編號。
臺風命名的業務流程(1)區域專業氣象中心東京臺風中心(Tokyo Typhoon Center)負責根據臺風委員會確定的命名表,對達到熱帶風暴及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進行命名,並按照熱帶氣旋命名和編號的順序(帶括號)排列。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東京熱帶氣旋咨詢中心發布的公報、中國海域氣象廣播和日本全球海上遇險安全系統(GMDSS)ⅶ也采用相同的名稱和編號。(2)熱帶氣旋的名稱是按預先確定的順序命名的。在熱帶氣旋的整個生命歷史中,它們的名字保持不變。為了避免混淆,東京的臺風中心只給出了通過國際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數量,而沒有給它起新名字,即保持原來的名字不變。負責命名北太平洋中部熱帶氣旋的美國中太平洋颶風中心也同意,對於自西向東穿越國際國際日期變更線的熱帶氣旋,維持東京臺風中心的名稱。(3)臺風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向國際社會(包括媒體、航空和航海)發布警報公報時,將使用東京臺風中心分配的名稱和編號。(4)對於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熱帶氣旋,臺風委員會成員可以申請將該熱帶氣旋所使用的名稱從名稱(永久名稱)列表中刪除,也可以因其他原因申請刪除該名稱。臺風委員會年會將審議臺風命名表。以下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的命名。
(自1,2000年起實施)
第壹列、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和第五列。
英文名中文名稱中文名稱中文名稱中文名稱中文名稱中文名稱中文名稱中文名稱中文名稱
達米·大衛·孔-雷伊
中國王龍王龍玉兔玉兔風神風神杜鵑海馬
之桃海鷗梅木知了田中美麗朝鮮
啟德啟德萬宜伊曼鳳翔鳳凰彩雲馬彩雲-鞍上中國香港
坦賓天秤座天兔兔北冕科普普大覺托卡格托卡格
BOL aven Blavin Pabuk pabu hanfone Bau ng Kesana Nock-loto Lao
珍珠蝴蝶黃蜂帕爾馬帕爾馬梅花中國澳門
馬來西亞聖帕魯薩島
尤因尼爾·艾·雲霓·菲托菲說。
Bilis Bilis Danas Danas Hagupit Hagupit Lupit Talas Talas菲律賓
梅格百合玫瑰朝鮮玫瑰
泰國玫瑰
三千院瑪莉亞弗朗西斯科梵高Higos Omais Omes洛克洛克美國
桑梅桑梅李奇馬巴維巴維港信商務康森桑卡越南
柬埔寨莎娜
悟空悟空海燕海神海神殿木電母海棠海棠中國
Sonamu宋慶Podul柳樹Pongsona奉賢棉絮蒲公英Nslgae尼格縣超
姍姍姍姍玲玲玲玲燕燕欣欣婷婷悅榕莊悅榕莊中國香港
八木摩羯卡吉旗魚鯨聲優鯨魚圓規Washi天鷹日本
香山象神法賽法謙禪邦禪洪南川馬塔麥莎老撾
Bebinca Bebijia Vamei畫眉林法蓮花馬樓瑪瑙珊瑚中國澳門
莫蘭蒂·莫蘭蒂·馬瓦爾·馬瓦
晁谷密克羅尼西亞
菲律賓兒童的健康狀況。
Chebi燕子Noguri浣熊呂慧儀天鵝Megi鯰魚納比蝴蝶朝鮮
鼓童是美國的比森特
Trami譚梅下龍夏朗Vamco環高宋達散打蘇拉越
第三,熱帶氣旋的發生、發展和消亡
熱帶氣旋的產生和發展需要巨大的能量,所以在高溫、高濕等適宜氣象條件的熱帶洋面上形成。據統計,除南大西洋外,全世界熱帶海洋都有熱帶氣旋生成。大多數熱帶低壓不能發展成熱帶風暴,只有壹定數量的熱帶風暴才能發展成臺風強度。臺風之間的強度差異也很大。有些臺風在強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35米/秒,但中心附近最大風速超過50米/秒的臺風並不少見。
全球每年平均有80-100個臺風(其他地區的熱帶氣旋在這裏也稱為臺風),大部分發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據統計,西太平洋的臺風主要集中在四個區域:(1)菲律賓群島以東和琉球群島附近海域。這個區域是西北太平洋臺風最多的區域,臺風幾乎全年都有。6-6月主要發生在北緯15度以南的菲律賓薩馬島和棉蘭老島附近海域。6月以後,發生區域向北擴展,7-8月出現在菲律賓呂宋島至琉球群島附近海域,9月向南移至呂宋島附近海域,10至2月移至菲律賓北緯15度以南海域。②關島以東的馬裏亞納群島附近。7-6月,65438+10月,島嶼周圍有臺風,5月之前臺風很少。6月和6月,11-65438+2月,主要發生在群島以南附近海域。(3)馬紹爾群島附近(臺風多集中在群島西北和以北)。10年6月臺風發生最多,1年6月很少發生。④南海的中北部。6-9月臺風機會最多,6-4月臺風較少,5月逐漸增多,2月減少,但多發生在北緯15度以南的北海。
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非常復雜,從來沒有兩條完全相同的熱帶氣旋路徑。但綜上所述,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大致可分為七類:壹類,近海轉向,二類,近海轉向北上,四類,登陸華東,五類,向西進入南海,六類,登陸華南,七類,倒拋物線熱帶氣旋路徑。
第四,臺風對人類的影響
臺風是威脅人類生存的10種自然災害之壹。據專家統計,在10種自然災害中,臺風是死亡人數最高的。特別是在亞洲和中國,臺風災害更為嚴重。據統計,中國大陸每年因臺風造成的平均經濟損失為246億,每年平均死亡人數高達570人。9503強臺風深入河南,數萬人遇難。中國並不是亞洲臺風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菲律賓年均死亡人數高達813。90年代,全球最嚴重的臺風災害不是在中國和菲律賓,而是1,996,5438+0。4月29日,發生在孟加拉國沿海脆弱的低窪地區,孟加拉灣的壹場風暴壹夜之間奪去了1.39萬人的生命。這壹帶比較嚴重的臺風災害發生在6月5438+0970 165438+10月1-13,風暴潮壹下子奪去了30萬人的生命。當然,臺風也不是壹無是處,它的活動對於緩解我國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的盛夏幹旱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