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看待壹個心理咨詢師,卻看不清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

如何看待壹個心理咨詢師,卻看不清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

(壹)關於看不清自己

想起曾經看到的壹個問題。在科學研究中,尤其是腦科學研究中,我們是在“用大腦研究大腦”。這可行嗎?

心理學是大腦的功能,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類似於用大腦看自己的大腦。

照鏡子的時候,我們無法完全同時看到自己,更別說心理上了。

所以能看清自己的人恐怕不多。

心理咨詢師不是能看清人的人,包括自己和別人(是的,我不認為心理咨詢師壹定比別人看人更透徹),但應該算是最關註人的心理的人。

(2)關於解決問題

想起壹個關於心理咨詢的漫畫,內容是:壹個成年男性每天都很難過,因為有尿床的問題,所以跟朋友傾訴自己的煩惱。過了壹會,朋友發現他狀態好點了,問怎麽回事。他說他去找了心理咨詢師。朋友問,那妳現在不尿床了?他說,不,我現在接受自己尿床。

最近和朋友討論心理問題的時候,我說:誰沒有問題?只是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無論是心理健康還是身體健康,其實都沒有絕對的指標,只是有壹個下限或者區間。同時心理情況也更加靈活。

上中學的時候,有好幾次兩三個星期都特別抑郁。我每天無精打采,什麽都不會做。有壹次是因為家庭原因,好幾次都找不到明顯的誘因。後來學了心理學才知道自己可能容易抑郁。但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也沒有心理老師。因為不懂,也沒想出什麽特別的辦法,就放下了,慢慢走了出去。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當時我並不理解抑郁癥,這對我自己來說是壹件好事。

我傾向於不把問題看得太重,學會面對自己的問題。

還是那句話,誰沒有問題?

(當然,嚴重的問題還是需要幹預。)

這裏涉及兩點:

首先,顧問的技能有限。

第二,目前人的能力有限。

心理學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

這兩點我就不細說了。

我剛和朋友討論過,有些心理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受到他的影響。作為權威,妳看不到他的套路,妳甚至可能不會覺得他幫了妳,但是妳沒事。

另壹方面,如果能看到套路,這種方法還會有效嗎?

心理咨詢師用自己知道的套路開導自己會有效果嗎?恐怕很難有真正的效果。

另外,認為心理咨詢師可以解決自己問題的人,我猜他們也認為自學心理學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然後心理咨詢太片面了。別的不說,恐怕連心理咨詢中最基本的感受和積極的關註都給不了自己。有些東西不能自給自足。

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心理咨詢師在自我認知和心理調適方面的經驗和方法與非專業人士相比有區別嗎?

2.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知識是否足以百分百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

3.心理咨詢師作為來訪者,接受其他咨詢師的專業幫助。目的和普通遊客有區別嗎?

首先分享壹下我對第壹個問題的看法。無論是心理學理論知識,還是咨詢實踐經驗,這些都可以成為個人自助療傷的資源。所以,當輔導員遇到壹些情境性心理問題(即某些特定情境下產生的心理問題不同於性格產生的心理問題,前者因工作變動而產生焦慮,後者容易對任何事情產生焦慮)時,其實是可以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進行自我調節的。這也是我們普及心理學知識的原因——大多數人通過學習心理學可以幫助自己。

其次,無論是對於心理咨詢師還是其他人來說,有些心理癥狀確實更適合尋求他人的專業幫助,而不是自救。比如急性或重大創傷,人格層面的不適應模式等。另壹方面,心理咨詢的有效性不僅取決於咨詢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取決於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良好關系,讓來訪者體驗新的體驗,以及咨詢師的鏡子功能,讓來訪者看到自己被隱藏和忽視。這些都是自我調整無法實現的。

最後,心理咨詢師做親身體驗(即以來訪者的身份接受咨詢服務),不僅是為了解決心理問題,也有利於自身的咨詢工作。因為心理咨詢要求從業者的心理功能要高於普通人正常生活的心理功能標準,也就是說壹些沒有修養的心理對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需要特別關註和處理。然而,如果輔導員不能對他們的心理問題保持高度的認識,可能會對更好地理解和幫助來訪者產生壹些影響。所以心理咨詢師如果有個人問題,即使不影響正常生活,也可能需要在個人經歷中處理。這時候咨詢的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無完人,咨詢者也不壹定是完美的咨詢者——而可能是通過與自己的體驗者充分討論,更好地認識自己。

心理咨詢師不是神,也是人。每個人都有世俗的欲望。只能說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比別人多。

作為壹個心理醫生,妳必須消除自己過去60%以上的負能量,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每天做好消除負能量、補充正能量的功課。

我們也會在日常經歷中沾染壹些負能量,不斷消耗能量,所以需要覺察、學習、成長。

如果妳在求助的過程中觸碰到內心的痛苦,妳需要在幫助中學習和成長。

越是清理自己的創傷和負能量,越是不被外界觸動。

我十幾年前做過心理咨詢師,在給客戶治病的時候也壹直在給自己療傷,但是時間太長了,所以我通過深造成為了國際高級催眠治療師,時間線執行者,NLP心理治療師。這些技術比國內技術先進80到100年左右,負面事件和情緒十分鐘就能消除,是當事人的福音。

願我們都擺脫心魔,更好的活在當下!

這太正常了。顧問讓顧問設計,顧問自己設計。投影需要目標,所以咨詢師需要大量的咨詢師。

曾經看到壹位搞心理學的大神說“咨詢師是被咨詢師治好的”,甚至禪宗也有“欲為眾生,而欲為眾生”的說法。這樣看來,大法也是壹樣,紅塵中修行心法才是正道。

所以心理咨詢師如果沒有足夠的咨詢師,就沒有機會真正去做,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妄想,最終玩弄自己。

如何看待心理咨詢師看不清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

要回答妳的問題,首先需要澄清:通常我們假設所有正在成長的正常人都會有心理問題。妳會問這樣的問題。

但是當我們改變假設的時候,妳會發現妳的問題並不客觀。

假設正常人不會有心理問題,妳的問題就不成立。因為心理問題只存在於主觀世界,每個人的主觀世界都只能由自己掌控。既然如此,為什麽說心理咨詢師看不清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只能是妳的主觀推斷。

那麽妳把主觀推斷當成客觀事實,說明了兩個問題:

1.有些情況下分不清主觀和客觀,會給妳帶來很多不適。

2.有不合理的信仰。因為存在不合理的信念,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沒有主觀和客觀的區分。

綜上所述,心理咨詢師能不能看清自己,有沒有心理問題,自己最清楚。我們不能用自己的主觀世界去標桿別人的主觀世界。

壹般認為心理咨詢師可以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其實心理咨詢需要壹個比較長的咨詢期,根據程度不同而不同。

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和咨詢師需要共同設定咨詢目標。

咨詢師的作用是幫助和引導來訪者撥開雲霧,也就是問題的表象,逐漸深入到背後。

關鍵在於來訪者的領悟和自省,最後是成長和解決問題。

1.如果妳在咨詢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可以詢問咨詢師。

2.建議找有專業經驗的國家註冊心理咨詢師。

希望能幫到妳。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定是因為女性美德的缺失。

社會不穩定是因為家庭不穩定。

恥為國之本。男人不理解作為小偷的羞恥。女人不講羞恥就是妓女!

禮義廉恥,國家的四個維度,四個維度不開放,國家就要滅亡。

禮貌是相處之道。壹個君主,壹個君主和壹個大臣,壹個父親,壹個兒子和壹個兒子,自我否定的回報。不克己,子必弒父,母必弒子。夫妻互相殘殺,有...

正義是行為的底線。突然,我看到壹個男孩掉進了井裏,看到他的人壹定會感到憐憫。發自內心,發自實踐,發自正氣。不信仁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慘不忍睹!這個國家就像壹輛行駛中的火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是大義!

便宜不代表清廉!連是有自知之明的!儒教壹天救我三次!自省保持誠實!如果妳不懂誠信,女人背叛丈夫,丈夫背叛妻子,官員背叛職位,國家背叛家庭,家庭之道絕對沒了!

羞恥心就是羞恥心!書上說:“得不到丈夫,是於的錯;人民受夠了,罪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心是人性的最後壹道防線。我不認識我自己,我不知道羞恥,什麽是人!

育人不是羞恥,而是養畜!動物只有食用價值!死了太可惜了!

幫助復制粘貼轉發。中國的復興有妳的力量。

醫生不自醫,不行,但是不行。因為相比找其他心理咨詢師解決問題,自己解決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而且不能保證壹定會有效果,這在成本上是不算的。

有些心理學知識可能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