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杭州人才不再“零門檻”,會影響房價嗎?

杭州人才不再“零門檻”,會影響房價嗎?

杭州作為樓市上行壓力較大的城市,人才落戶和購房政策的調整備受關註。

10 6月9日,杭州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經市委同意,現將杭州市高校畢業生落戶政策調整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2021、10、15(含)起,落戶政策調整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本科45周歲以下,不含45周歲;碩士學歷50周歲以下,不含50周歲),在杭州市落實工作單位並由用人單位繳納社保者,可在杭州市落戶;高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5周歲以下,不含55周歲)可享受“先落戶,後就業”政策。具體申請指南另行通知。

對比之前,高校畢業生落戶政策有所收緊,主要表現為:碩士生不再享受原來“先落戶,後就業”的政策,而是和本科生壹樣的門檻,在杭州落實工作並正常繳納社保後才能落戶。

此外,35歲以下(不含35歲)大學生只要繳納1個月社保就可以落戶杭州的時代也成為了過去。根據杭州市9月16發布的《杭州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6月10至6月15,大學生需要通過積分等方式落戶。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對第壹財經表示,杭城的人才引進思路正在發生變化,從相對粗放的“搶人”“唯學歷論”轉向更加細化和有針對性,更加註重這些人才能否真正為本地所用。

定居政策有緊有松。

在過去的幾年裏,全國各地掀起了壹場“搶人大戰”。杭州憑借城市基本面和近乎“零門檻”的落戶政策,在人才凈流入方面走在全國城市前列。

杭州市委人才辦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5438-5月杭州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人數,不僅超過2019全年引進人數,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9.7%,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學生增長率達到49.9%。2019至今,杭州共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87.8萬人。

在曾剛看來,杭州人才政策的調整有緊有松。壹方面,在全國研究生擴招的大背景下,這壹政策收緊了這部分人群的落戶政策;另壹方面,對於博士等高端人才,杭州還在加大重視和引進力度。

除了“先落戶,後就業”,根據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官員魏昨天發布的《關於調整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政策的公告》,畢業時間在2021+00+15(含)以後的博士研究生,生活補貼標準由5萬元調整為10萬元。

同時,杭州正在進壹步放寬存量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的落戶。

曾剛說,將於6月5438+00和6月5438+05正式實施的《杭州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最突出的兩個變化是:壹是提高了就業和居住年限分值,“就業和參加社保”指標由最高的85提高到120,“居住年限”指標由最高的45提高到65438+。二是強化了招商引資貢獻度,將“在杭投資企業”指標分值由最高分10提高到80分,加大對創新創業人才的支持和吸引。同時,上述措施還調整了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隨遷條件。“申請人本人取得當年落戶指標的,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周歲以下)符合投靠條件的,可以申請隨遷。”

總的來說,杭州調整人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人口結構。

9月30日,杭州市政府官網發布的《市發改委、市公安局關於印發杭州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的通知》解釋稱,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21新型城鎮化和城鄉壹體化發展重點任務明確提出,“促進特大城市優化發展。合理降低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同時,根據《杭州市第十四個五年人口發展規劃》,杭州目前處於“人口與公共服務緊平衡”狀態,下壹步要“引導人口總量適度增長”,調整優化人口結構。

今年5月,杭州市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約為1193.6萬人,10年間增加了323.5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3.21%,這是浙江省的人口增長。

作為浙江省省會、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數字經濟第壹城,《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提出引導和控制人口增長。到2035年,常住人口約6543.8+05萬,服務管理人口約2000萬。

會對地方房價調控產生怎樣的影響?

人才落戶政策調整對杭州樓市是否是壹個負面因素?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相對偏緊的落戶政策與杭州新落戶人群炒房現象有很大關系。

“此前杭州的人才政策相當寬松,也使得各類人才可以通過落戶的方式進入杭州,進而獲得購房資格。類似情況下,杭州樓市的投機性更明顯。”嚴躍進對第壹財經表示,這次杭州不再堵這種人才政策,適當收緊,可以更好地配合房地產政策的推進,對穩定市場起到積極作用。從實踐經驗來看,這樣的政策有助於規範各類購房行為,各類通過非法落戶騙取購房資格的操作會減少。

曾剛也認為,這將對杭州的房價產生壹定的抑制作用。控制房價的壹個辦法就是打擊炒房。與此同時,杭州也在加快土地和住房的供應。“目前杭州增加供應的速度還是挺快的。隨著城市規劃的不斷擴大,地方住房建設的速度和規模都比較大。”

根據《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杭州將完善“壹核九行星、雙網融合、三江綠楔”的空間格局,以“壹核”為城市核心區,以濱江、蕭山、余杭、臨平、錢塘、富陽、臨安、臨安為“九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