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鑼儀式上,面對友人祝賀,建業集團董事長、建業新生活控股股東胡葆森曾提到“下個月建業集團就28歲了”,而建業新生活自成立至目前也已經進入新的階段。蔡斌作為建設者之壹,與財經網壹同交流了物管這項“售後服務”在房地產全產業鏈條上應發揮的作用以及當下的思維轉變。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是建業集團董事長、建業新生活控股股東胡葆森經常掛在嘴邊的壹句話,蔡斌也用它來概括建業新生活從成立之初到登陸聯交所壹路走來的管理層考量。
1994年,建業新生活的前身建業物業成立,彼時這個板塊的推出是為了給業主提供更優質的物管服務。而在其後二十余年的發展中,隨著業主的需求越來越豐富多元,同時在看到了市場逐漸不能匹配相應的專業而優質的服務時,公司服務的界限開始不斷拓寬,不斷豐盈更多的服務內容以滿足業主需求。
自建業集團舉辦新藍海戰略發布會以來,企業定位由“房地產開發商”正式轉變為“新型生活方式服務商”,自身使命也從“讓河南人民住上好房子”升級為“讓河南人民都過上好生活”。而在整個居住產業發生深刻變革的背景下,“物業服務”迎來的定義和需求也進壹步升級。
胡葆森在新藍海戰略轉型發布會上發表演講
如今相較於前期的物管公司,建業新生活早已不止於做好四保壹服這類基礎的物業管理,而更拓展出鏈接客戶日常的生活服務與資產管理業務,不過無論服務邊界如何延伸,建業新生活似乎與其兄弟公司建業地產壹樣,二十多年的足跡總是繞不開河南,這也讓“布局是否過於集中”這個話題成為其上市後面臨的壹項主要疑問。
對此,蔡斌坦言短期內公司並不擔心發展潛力會因此受限。實際上,當前物業市場仍較分散,中指研究院近期發布的壹份研究報告表明,至2020年國內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的市場份額也僅有四成,十強的市場份額僅9.22%。以管理面積計算,建業新生活在河南省的市占率尚只有3%,“(河南)這個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建業新生活在管住宅項目
而從物企自身發展特點來看,蔡斌認為區域深耕型企業也有其優勢。他提到“聚焦河南也賦予了我們區域之內高密度的布局,因為有了較高的密度,使我們的業主和用戶更好地享受到建業相應的增值服務和豐富的線下資源;同時這個現狀也使我們在整體運營層面得以用技術、***享的手段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此外,蔡斌表示河南作為建業新生活的大本營,未來壹定會對這壹市場持續進行強化、分割,同時公司也有相應的外拓布局,後續其希望能將業務拓展到中部六省。目前,主要承接建業集團代建業務的“中原建業”已作為“先遣部隊”進駐省外市場,新生活作為物管板塊也將同步承擔協同角色。而因建業集團旗下另壹兄弟公司“築友智造”總部位於長沙,建業新生活也已在當地設立壹家辦事處。
深耕河南帶來的從容,在建業新生活開拓第三方客戶、維持規模增速方面有著集中體現。此前在上市之初,如諸多背靠房企成長起來的物業公司壹樣,建業新生活也承受著經營依賴關聯交易的質疑。不過事實上,其來自建業集團內部與第三方的業務占比在近幾年已經有了極大的平衡。以在管面積為例,根據招股書的數據,2017至2019年,建業新生活物管板塊內來自建業地產及其聯營公司或合資企業的在管面積占比逐年下降,分別為90.9%、83.7%、68.9%,同時來自第三方物業的管理面積占比則逐年提升。
蔡斌介紹說公司目前向第三方拓展的管理面積約占整體的30%,主要依靠招投標、收並購等方式實現。而追根溯源,這些年保持的較高中標率及優質標的的收購還是基於建業新生活在河南的好口碑和對河南市場的深度把握。
“在第三方的中標率上,我們這三年(2017年-2019年)基本保持在90%左右,實際上算非常高的水平,這背後也能驗證我們在當地的影響力和客戶滿意度。”
而在收並購方面,得益於建業新生活物管團隊遍布全河南,其得以深入各地市場尋找優質標的。蔡斌提到新生活旗下物管公司在全省18個地市設有分、子公司,在當地物管協會大都擔任會長或副會長單位,這使得其更易於獲取各地壹手項目信息,也更擅長挖掘那些優質的合作夥伴。
建業新生活在管商業項目
不過,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收並購加持的規模擴張也將催生管理難題,在當前服務約5700萬平方米的居住空間內,新生活如何確保壹路收編的多家物業公司可呈現與自身團隊同樣的服務質量?
對於這個疑問蔡斌表示並購完成後首先會向這些公司統壹派出管理團隊,但最核心的還是要逐步導入建業自身的管理理念,再借助新生活的智慧物業信息系統,通過管理和技術手段整體提高把控水平。未來,建業新生活的第三方拓展還會繼續,“我們希望比例能夠占到50%左右”。
如何做到向每壹位業主“秒發紅包”?
從建業物業到建業新生活,從物管、增值服務到資管、生活服務,如今建業新生活服務的邊界早已從最初的居住空間養護發展到業主日常生活全覆蓋,承載客戶食住娛購的中樞“建業+”APP不僅讓物管這個傳統產業搭乘上了新零售快車,也讓建業新生活與客戶建立起高頻有效的鏈接。
“建業+”是蔡斌全程參與搭建的項目,而在他的講述中,這款APP的緣起要追溯到七八年前。
彼時建業服務的業主尚未超過三萬戶,而胡葆森在壹場內部會議上已經表明了自己的遠見:“我現在非常焦慮的壹件事是,假如我們不僅僅趁中秋節向客戶送壹盒月餅,而是每戶送壹萬塊錢,誰今天能站起來說我保證三天之內把這三個億給它送完?”
講起這個細節蔡斌沒多提當時大家的反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在如今社交軟件、移動支付方便無比的手機屏幕內動動手指就能解決的問題,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它背後折射的是企業與客戶之間遙遠的距離感。“雖然客戶可能在我們這兒買了房子,也體驗到了我們的物業服務,但是我們跟客戶之間並沒有更多的聯系,也沒有渠道讓我們跟客戶來建立高頻的互動。”
基於這壹思考,加之後期外部技術手段的發展,“建業+”應運而生,如今建業新生活覆蓋的業主群體均可通過這個平臺購買新鮮食材、優選的日用品,且能享受建業旗下及河南省域內眾多商業、酒店品牌的VIP服務。蔡斌用“買啥都是會員價”、“走哪都是VIP”概括“建業+”兩大核心價值,指向的目標即是與客戶建立近距離、可持續的高頻互動。
“單方面地建立連接沒有意義,只有給客戶提供價值,才能保證客戶願意長期跟我們互動。發生的互動越多,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就會增強,這是我們最終所要獲得的。”
“建業+”APP內包含多種權益及功能
“建業+”服務中心
為了這個目標,蔡斌和團隊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建業+”的線上商城只售賣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2000多種商品,以保證商品源頭安全優質,且可獲得超低價格;又比如平臺內開放VIP權益的商家均經“建業+”團隊考察,皆為各地服務口碑、品牌層次較高的商家。相對於“逢店必進”的各大本地生活APP,“建業+”用戶在享受VIP權益的同時更易產生身份感。
交流中蔡斌提到前段時間平臺剛接入商丘的壹家甜品店,在當地可算網紅打卡店,因為經營者同時也是新生活旗下“君鄰會”的會員,因此特別為“建業+”開放了VIP權益。君鄰會是新生活運營四年的社群組織,聚集著建業二十多年來積累的超過14000名最高端客戶。蔡斌說,像這家甜品店經營者壹樣的會員,在君鄰會還有很多,依靠這部分掌握優質品牌資源的會員,君鄰會已經成立品牌商家聯盟,未來可進壹步與“建業+”形成資源聯動。而“建業+”遍布河南全省的用戶,也可為這些正積極在市級區域之外謀求客戶優勢的商家帶去相應增量。
“這實際上是良性互動的概念,如果只是單方面讓商家去輸出它的權益,我覺得這種商業模式也很難長期和持久”,蔡斌說道。
“建業+”聯盟商家
基層員工愛上發明
出生於1980年的蔡斌今年剛好40歲,“80後”也是建業新生活目前絕大多數高管的標配。雖然笑稱“80後”已經不年輕,不過綜合當前上市的20余家物企管理層資料來看,核心高管多數為“80後”的年齡結構實屬少見。談及在新生活的工作,蔡斌覺得在團隊氛圍和創新方面還是能感受到壹些活力。
去年11月,建業集團內部舉行了壹場創新評比活動,來自建業新生活物業服務事業部的園林經理牛向剛憑借“四大發明”獲得了董事長特別獎。發明之壹即是解決了大葉女貞落籽問題。大葉女貞經常被用作觀賞植物或園路樹,在國內諸多小區均有種植。但這種樹木樹籽較多,且壹旦落在地面、車身上極難清洗。因此在部分未開發地下停車位的小區,每到秋天落籽季節,也就到了小區車主最頭疼的時刻,大葉女貞的樹籽會密集落在停在樹下的車身上。牛向剛發現這個問題後壹直調配不同藥劑,嘗試尋找不結樹籽的配方,最後終於研制成功。
目前牛向剛這項從解決業主痛點出發的發明正在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而蔡斌提到這樣的例子在新生活還有很多,“我們很看重創新,不管怎麽講,我們屬於階段性人力密集型的行業。雖然我們有穩定的現金流,有充盈的資金,能夠保證企業穩健發展,但我們也只能通過創新來提高自身經營能力,進而讓我們在跟對手競跑的時候,可能比別人快半個身位”。
園林經理牛向剛在社區工作
此前在上市之初,建業新生活於公開發售階段獲142.52倍認購,並有高瓴資本作為基石投資者以7500萬美元認購超三成股份。收獲資本市場及著名投資機構的壹致看好,壹方面說明建業新生活具備較高的盈利水平和長遠價值,而另壹方面,蔡斌也更願意將這看成是資本市場對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雖然我們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但無論是服務標準還是運營效率上,我們都將面臨更高要求,這也是我們未來在管理上需要提升的方向”。
因此,蔡斌表示本次上市獲得的資金將優先用於業務拓展和運營能力的提升,具體而言,公司將拿出60%的資金用於戰略投資及收並購,這其中40%又會用於收購物管公司,10%將用於收購辦公樓等公***物業以擴展物業組合,剩余10%則計劃收夠壹些能夠帶來協同效應的公司,比如收購連鎖零售商等以強化“建業+”商城的優勢。
他進壹步解釋說,物管服務是公司的基礎服務;生活服務能更好地滿足客戶在購物、娛樂、休閑方面的需求,是公司比較看重的賽道;而資管服務則能為客戶提供更多可享專屬權益的線下消費場景。
“我們的定位是新型生活方式服務商,因此我們的著眼點和出發點就是滿足用戶全方位的需求”,蔡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