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食品價格總體穩定。豬肉總體供應有保障,預計價格漲幅有限。近年來,中國糧食連續豐收,農業生產保持穩定。除了新鮮蔬菜受天氣影響外,整體食品價格很難出現大幅波動。
二是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減輕。與2022年相比,2023年全球通脹中樞可能會下移。IMF預測,全球CPI將從2022年的9.3%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4.7%,中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將大幅下降。
三是措施不斷優化,核心CPI有望回升。預計2023年核心CPI將從歷史10%下方逐步回升,二季度有望回升至1%上方。
第四,2022年翹尾因素的影響。2022年四季度,受外部通脹壓力緩解和疫情反復影響,CPI明顯下降,這降低了2023年中國CPI面臨的翹尾因素,有利於保持較低的同比增速。
通貨緊縮的原因:
壹是生產過剩,產品供不應求,這使得大量產品無法銷售。結果,通貨緊縮發生了。這是因為,鑒於壹些國家的經濟尚未從根本上擺脫生產過剩的制約,壹旦出現問題,將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
二是需求不振。除少數國家和地區外,由於股市低迷和投資減少的負面影響,所有國家的消費者價格指數與過去相比都有所下降。這也是通貨緊縮的壹個重要因素。
參考上述內容:中國經濟網-專家:預計2023年我國CPI將繼續保持溫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