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西北部,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交界處。東鄰田林縣,南、西南接西林縣,北、西北接南盤江,與貴州省興義市、安龍縣、冊亨縣接壤,總面積3551平方公裏。占自治區總面積的1.5%,占百色市總面積的9.77%。位於北緯24° 22′至24° 59′之間,東經65° 438+004° 47′至65° 438+005° 465° 438+0′之間。
隆林是個山區縣,海拔高,主要是中山,沒有平原。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向東傾斜。金鐘山山脈自西向東橫貫全縣。南部洪都坡海拔1950.8米,為縣城最高峰。西南部螞蟻坡海拔1826m,西部金鐘山海拔1819.4m,東部沙澧河與南盤江交匯處海拔380m,為全縣最低點,最高點與最低點垂直相差60。地貌結構可分為兩類:土山地區(不溶巖)和獅山地區(溶巖)。
隆林縣的民俗文化;
1,“火把節”就是點著火把,圍著篝火慶祝節日。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彜族的火把節。在每年的這壹天,彜族居民穿著民族服裝,慶祝節日三天。在節日之前,每個家庭都應該準備豐富的美食,在節日期間享受和招待親朋好友。節日期間,白天的活動主要有拋光秋、抹黑臉、賽馬、鬥牛、摔跤、踢毽子等。
2.嘗年節,也叫吃年節,是居住在隆林的仡佬族最隆重的節日。每年夏收前後,地裏新糧成熟,仡佬族都要舉行“嘗新”活動。夏收早的村莊通常在農歷七月的第壹個“龍日”或“狗日”舉行。夏收晚的村落在八月的“蛇日”舉行,所以有“七吃龍”“八吃蛇”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