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壹個新聞,房地產經紀行業缺5000人。其實這個差距是事實。我現在所在的公司和我下面的幾家店都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其實回想起來,中介行業壹直都面臨這個問題。招人難,留住好的也難。
還記得我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這個行業基本處於初級階段。在這個行業工作的大多數人是北京人,許多遊手好閑的人在做這些事情。那時候我們常說,從事中介行業的人都是“好人不愛做,人做不到。”有知識有文化的好人鄙視我們這個職業,油嘴滑舌,每天忙忙碌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遊蕩。來仁做不了這種高級銷售行業。在房主和客戶之間遊說、賣房、壓房的時候也是演員。他需要扮演房主和購房者的角色,用理智和情感去理解,才能從中獲得差價。
其實在回憶的過程中,我把自己從事的房地產經紀行業定位為“雷鋒”式的工作。因為我為太多人解決了問題,比如沒房住的租客,急著用房的購房者,投資人,很多急著用錢的房主等等。可能很多人還記得,我曾經騙妳說這裏未來的規劃是什麽,但是買了房子之後,很久都沒有動靜,但是我覺得作為客戶,妳沒有權利抱怨,因為就算妳當時買的房子貴,妳不是把今天房價的錢都賺了嗎?我確實幫了妳。沒必要還,雷鋒。
我現在接的這批業務是去年新引進的。感覺他們經歷了半年多的房市大起大落,也逐漸成熟了。在經歷了寒冬之後,他們已經忍住了孤獨,漸漸開始了地址不明的交談,甚至是不變臉的謊言。
為什麽要有中介?信息第壹,時間第二,關鍵第三。有些房子不是很好,有瑕疵,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但購房者總想找到完美,所以需要中介來彌補房子不完美的地方。當然只能靠語言來編了,因為那哥們既不是拆遷辦,也不是開發商。
差距多是正常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行業生存,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個行業,也不是所有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真正了解這個行業,了解這個行業的樂趣。
所以如果妳想進入這個行業,想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妳首先要想好妳自己,妳能不能做這個行業。
壹個月跑四千五百公裏
壹個月說幾千萬字。
壹個月上百次拒絕。
壹個月被戲弄十幾次
壹個月至少跳幾次。
壹個月都沒有成交。
500元底薪壹個月發。。。。。。
難點在於任何行業都可以做,但中介行業在銷售行業中僅次於傳銷,包括電話銷售、實體銷售、代理、合同、違約、糾紛。。。。。。
妳能在壹個崗位上堅持每天16小時以上的工作量,全身心投入嗎?我覺得只有真正感受到中介樂趣的人才能接受,才能面對。
我其實是壹個喜歡勤奮的人,但在中介行業,勤奮只是基礎,腦力、說服力、親和力、表現力等外力的結合才是真正成功的前提。
祝妳能在中介這條路上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