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動態過程和驅動因素的研究。地理學的研究已經從靜態研究、類型和結構研究發展到對地理治理的動態過程和動態規律的分析。研究其變化的驅動因素和驅動力,通過動態監測為預測和防治提供依據。地球表面的地理格局和結構有其形成過程和發展過程,有其歷史過程和現代過程。地表某壹現象的形成和演化與其周圍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密切相關。隨著人口的增加和人類活動的加劇,人文地理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塵暴頻繁發生等。,都是人類活動和不合理開發利用造成的。當然,壹般來說,災害現象的發生或生態環境的退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但是,各種因素的影響方式和程度不同。只有重視對具體影響因素和驅動力的過程和強度的研究,才能從根本上理解地理過程的變化。以便制定預防對策和手動控制程序。因此,地理過程的動態研究、驅動力分析和地表格局分析成為近年來地理學較為關註的研究熱點。
3.地理信息技術研究。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研究地質現象時空分布和變化特征的理論和方法,對地球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強大的推動力。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各種分析測試技術的應用,使我們能夠更快、更準確地了解相互聯系的事物的本質以及地區之間的差異和相互依存關系。這大大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質量。高分辨率的測試手段、先進的實驗技術和模擬分析,不斷拓展了地理學的研究領域,使人們對地理環境的認識日益進化。目前定量方法應用廣泛,地理過程和地質現象的模型分析成為人們非常重視的研究內容。
4.與相關學科的融合目前,各學科發展的壹個特點是相關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融合,這是壹個明顯的學科發展趨勢。對地球的多層次研究和整體分析促進了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方法論、信息論等理論和方法為地理學的綜合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和方法,促進了生態科學、環境科學、資源科學、生物科學和社會科學等現代地理學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這些學科和地理相互交叉,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傳統學科的界限。地理學與這些相關學科的結合不僅有助於提高本學科的研究水平,而且拓寬了本學科的研究領域。形成了許多新的邊緣學科。
5.空間尺度向宏觀和微觀發展。地理學研究重視空間尺度上的多層次研究,從地域系統向全球系統發展。當前,全球變化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註。從不同尺度的綜合系統來研究地理環境的結構與變化,已經發展到從全球尺度來研究人類環境的變化,這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地理學研究的壹個重要趨勢。此外,地理學研究傾向於重視從另壹個角度進行微觀分析,如地理環境中要素的遷移轉化、土壤的發生與形成、植被的演替、土地的退化等。從微觀角度分析和研究其轉化機理和過程,尋找規律,探索控制途徑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