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邁耶·勛伯格(Viktor Mayer schoenberg)讀完《大數據時代》後的感想1對暢銷書、熱門話題、時尚科技不感興趣。書刊,喜歡有壹定年份的。題目,愛退的觀點。新奇的產品是我力所不及的,我習慣用成熟的技術產品。既不清高,也不冷漠,就是和現實保持壹定的距離,給自己留壹些思考的空間。這個習慣最近被打破了。工作的結果,“大數據”這個新興概念開始頻繁進入我的視野。抑制不住內心的好奇,在網上買了《大數據時代》,愛不釋手。三天看完,還是蠻有收獲的。這本書有以下特點。
首先,作者站在理論的制高點,清晰地闡述了大數據給人類工作、生活、思維帶來的創新,大數據時代的三種典型商業模式,以及大數據時代給個人隱私保護和公共安全帶來的挑戰。其次,文中的例子貼近現實生活和時代,使讀者印象深刻,感同身受。況且作者也沒有用很多專業術語,裝成專業面孔。整本書,單詞和句子都很容易理解。
筆者認為,大數據時代有三個顯著特點。
第壹,人們在研究分析壹個現象的時候,會用所有的數據,而不是抽樣數據。
第二,在大數據時代,我們不應該盲目追求數據的準確性,而應該適應數據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甚至接受錯誤的數據。
第三,了解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勝過探索因果關系。什麽比為什麽更重要。
作者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數據存儲和處理的成本已經顯著降低,人們現在有能力從碎片化和看似無關的數據渣中提取洞察。大數據時代,三類公司將成為時代寵兒。第壹,擁有大數據的公司和組織。如政府、銀行、電信公司、全球互聯網公司(阿裏巴巴、淘寶)。二是擁有數據分析處理技術的專業公司,如亞馬遜、谷歌等。第三,有創新思維的公司,可能既沒有大數據,也沒有專業技術,但善於利用大數據,從大數據中找到自己的理想世界。
個人將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數據時代?這是壹個嚴重的問題。
維克托·邁爾·勛伯格(Viktor Mayer schoenberg)關於大數據時代的思考2現在說到新媒體和互聯網,就必須提到大數據。好像不說這個就出局了。更何況還有很多人雲亦雲,很多空談者甚至沒有讀過這方面的經典著作——舍恩·白鴿的《大數據時代》。誰是維克多·邁爾·勛伯格?現任牛津大學網絡學院互聯網研究所治理與監管教授,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信息監管研究項目負責人。
他的咨詢客戶包括微軟、惠普和IBM等全球企業。他是歐盟官方互聯網政策背後的真正制定者和參與者,他還擔任過許多國家高級政府的智囊團。這位被譽為“大數據時代預言家”的牛津教授,真的太牛逼了!所以,大師說的是金科玉律?不壹定。妳得做點功課,了解大師的作品,才能和他進行思想上的對話。
勛伯格分三個部分論述大數據,即思維變革、業務變革和管理變革。在第壹部分《大數據時代的思維變革》中,勛伯格明確表明了自己的三觀:
第壹,更多:不是隨機樣本,而是所有數據。
二、更雜:不是準確,而是雜糅。
第三,更好: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性。
我不同意第壹點。
壹方面,從技術和設備上來說,處理所有的數據是非常困難的。另壹方面,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判斷簡單事實的數據分析有必要收集所有數據嗎?
我和香港城市大學的祝建華教授討論過這個問題。朱教授是傳播學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的專家。他認為可以找壹種數理統計的方法進行分析,不壹定需要所有的數據。聯系到勛伯格第二個觀點中提到的相關性,我理解他說的總數據不是指數量而是指範圍,即大數據的隨機樣本不僅限於目標數據,還包括目標之外的所有數據。我認為大數據分析不能排除隨機抽樣,只能是抽樣。應該擴大方法和範圍。
我同意勛伯格的第二個觀點。我覺得是對他第壹個觀點很好的補充,也是對精準傳播和精準營銷的反思。大數據的簡單算法比小數據的復雜算法更有效。“更宏觀的視野和東方的哲學思維。我不能完全同意勛伯格的第三個觀點。”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性。妳不需要知道為什麽,只需要知道是什麽。溝通是數據,數據是關系。在小數據時代,人們只關心因果關系,卻對相關性了解不夠。大數據時代,相關性的作用舉足輕重,怎麽強調都不為過,但也不應該完全排除。大數據從何而來?它是用來做什麽的?如果完全忽略因果關系,不知道大數據的前因後果,也會消解大數據的人文價值。現在很多學者為了闡述和傳播自己的觀點,往往語出驚人,全盤否定舊觀念。
讀了維克多·邁耶·勛伯格的《大數據時代》,我意識到我們即將或者即將迎來繼從文字到電子的飛躍之後的又壹次重大變革。
這本書介紹了大數據時代到來後隨之而來的三大變革——業務變革、管理變革和思維變革。
其實這種改變已經開始了。商業領域因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革新。幾年前,壹家名為Farecast的公司讓預訂更優惠的機票價格不再是夢想。該公司利用機票銷售的數據來預測機票價格的未來趨勢。現在,使用這個工具的乘客平均每張票可以節省50美元左右,這就是大數據帶來的便利。
大家應該知道流感H1N1出現在2009年。以美國為例。疾控中心每周只進行壹次數據統計,患者通常是因為疼痛難忍才去醫院,這也導致了信息的滯後性。但是,對於快速傳播的疾病,谷歌可以及時做出判斷,確定流感爆發的位置。這是基於龐大的數據資源,說明大數據時代對公眾健康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我看來,要想暢遊大數據時代,不僅要學會分析,還要大膽決策。
在美國,每年七八月份,臺風肆虐的時候,防汛物資也會上架。沃爾瑪註意到,這個時候,壹款蛋撻的銷量比其他月份增長明顯。結果商家做了壹個大膽的推測,這個結果源於兩件物品的關聯,於是他把這個蛋撻放在了防洪用品旁邊。這樣的舉動大大增加了利潤,這是屬於世界第壹零售商的大數據頭腦!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如果大數據主導壹切,也有壹定的風險。
大家應該都知道電子地圖,可以給人指路。但妳應該不知道,它會默默積累人們的出行數據,通過智能分析,推斷出妳的家在哪裏,工作單位在哪裏。這樣,我們的隱私就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被收集了。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全便捷,但同時我們的隱私也不再是隱私,數據收集變得無所不包,無孔不入。世界向大數據時代邁進了壹小步,壹個全新的時代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用知識武裝大腦,為新時代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