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門診指導實踐經驗選編

門診指導實踐經驗選編

近三個月的門診導醫課程已經結束,不同於以往在臨床科室的學習經歷。每周門診兩個半小時會有不壹樣的體驗和感受,了解醫院流程的時候也有很多感觸。我想寫下我在這個導醫過程中的感受和收獲。

壹、硬冷規則下的溫情

我曾經看過壹幅經典的油畫,畫中壹個生病的孩子躺在病床上,醫生坐在床邊,非常關切地看著這個生病的孩子。另壹邊,患病孩子的家長正用銳利的目光看著醫生。這幅畫表現了醫生在看病人的時候,病人和他的親屬也在看醫生;病人不說醫生怎麽對待病人,但醫生的每壹次處置,他心裏都會掂量。在這種背景下,醫務人員需要保證自己的醫學專業是壹方面,工作中是否有序嚴謹是患者和家屬關心的問題。

當我第壹次站在護士咨詢臺時,人群和嘈雜的聲音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我意識到之前,老師簡單的給我講解了壹下之後,我就開始工作了。過了幾分鐘,我對門診護士站的工作有了壹個直觀的感受:工作本身並不復雜,復雜的是與患者的溝通。人多號少是大醫院最普遍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自然會有相應的規章制度,比如排隊掛號、候診、加簽限制等。每個患者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自己的問題和訴求,希望醫院能優先考慮。當然,我們壹遍又壹遍地解釋和說服這些規則之外的不合理要求。這個時候醫院是理性的,醫生護士難免會給人壹種不可理喻的感覺。起初,我認為工作應該嚴格按照規則來做,不能有特權。但事實上,我在壹次上課時遇到的壹個病人讓我意識到,醫院不僅是理性的,也是人性的。

事情是這樣的:壹位母親帶著1個月大的孩子來到護士臺,要求優先進入門診。生病的孩子因為身體不適而哭。當時我耐心解釋,拒絕了。沒想到,我們的對話被我旁邊的護士老師認真地聽完了。她給母親打了電話,給了她優先權。整個過程結束後,老師只是溫柔的看了我壹眼,沒再說什麽。就是這壹瞥,讓我印象深刻。醫院是講規矩的地方,但絕對不是冷冰冰的機器。其他患者即使看到這壹幕,也不會只指責老師有偏見,而是在了解具體情況後,才會認可和支持。我覺得這也是壹種正能量。

第二,真誠熱情,學會溝通。

良好的醫患溝通壹直是我們所強調和提倡的。在門診中,尤其是在護士咨詢臺,醫護與患者的關系

溝通過程更加突出和重要。在這裏,護士和老師每天都要上班,同樣的問題可能需要回答上百次,而且他們要面對的問題比門診的醫生更基礎,更復雜,重復,單調。我曾經參加過壹些誌願活動,我總結出壹個合格的誌願者應該是“有耐心,有愛心,有責任心”。如今直接面對患者,我覺得需要做的是“細心、熱情、自信”。首先,無論對待病人還是同事,真誠是第壹位的。我在診所遇到的每壹個護士和老師都教會了我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多為他人著想,如何在溝通中更好的處理細節。其次,熱情和信心缺壹不可。是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熱情,願意為同壹個目標奮鬥。此外,我們應該充滿信心地對待我們的工作。雖然我們不是專業的護士,也沒有接受過最專業的訓練,但我們也要拿出作為醫學生的自信,用我們新的精神面貌,盡力解決病人的問題,分擔老師的工作。最後,壹定要有耐心。如前所述,咨詢臺的工作是單調乏味的。每天都要保持長時間站著或坐著的姿勢,有時還要面對病人的不理解,處理病人不友善的情緒。但我們知道,醫患關系往往是在言行之間。我們需要耐心,希望患者或家屬能同時理解我們和他們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善於與患者溝通是醫生基本能力的體現,有助於改善醫患關系,有助於醫生更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其實不僅僅是在疾病的治療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求我們要善於和身邊的人溝通,這樣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有利於自己更好的融入社會,融入自己的環境。

我經常想,如果我是壹個病人,每次來到華西這樣的醫院,我都會很害怕。我壹方面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另壹方面又被復雜甚至困難的醫療程序所困擾,同時也擔心自己要為診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這樣的感同身受,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自然會帶來更多的耐心和微微的微笑以示釋然。

我可能無能為力。我只是希望我所做的能為患者抹去壹些焦慮和悲傷。

第三,傳遞正能量!

對於剛到崗或剛進醫院接觸病人的實習生和護士來說,他們的壹言壹行都是受到年長、經驗豐富的老師的影響。第壹節課結束,我剛給壹個病人解釋完,呼了口氣。旁邊的師姐語重心長的說:“妳現在剛來,每次還能耐心講解。等的時間長了,有時候病人不認真聽妳說話,反復問同壹個問題,妳就會失去耐心,不想和他們多交流。”看著她略顯疲憊的臉,欣賞著她話語中的無奈,她平和的心情變得有些壓抑。並不是說學姐說的有什麽不對,事實正如她所說。我只是覺得,人的情緒是相互傳染的,負面的或開心的情緒會很快傳遞給周圍的人,對新進工作者的言行和認知產生很大的影響。我想,與其用我不那麽順利和消極的經歷和經歷來警示。

壹個依舊充滿熱情的新同學,為什麽不選擇鼓勵他的熱情,以便讓這種熱情持續更久?希望即使當初的新鮮感已經過去,激情已經沒有,也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各種工作。

讓我們傳遞正能量。即使生活偶爾不如意,歡樂或平靜也應該是生活的主題,不是嗎?

第四,寫在最後

首先感謝院領導、科主任、護士長的培養和同事們在工作中的支持,讓我有幸參加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五期“康復專科護士培訓班”。我也很感謝每壹位老師,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壹切。妳辛苦了。兩個月的培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現在我將我的學習經歷匯報如下:

在理論學習中,老師以淵博的知識和幽默的講解,不僅使我獲得了康復科常見疾病(如中風、脊髓損傷、顱腦損傷、糖尿病、頸肩腰腿痛等)的護理常規和要點,),還提高了我對骨科常見疾病康復護理的認識,還學習了康復評估內容與方法、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假肢矯形的知識。

對我來說,這次學習是理論和技能的提升,是思想、高度和技術的洗禮。首先更新觀念:如果我們對康復有了新的認識,它不是療養,不是患者的後期治療或中醫加理療,而是通過訓練、補償、增強等方法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回歸家庭,回歸社會等等。其次,我意識到了早期康復的重要性,掌握了新的技術,如清潔間歇導尿、神經源性膀胱/直腸功能訓練、良好的肢體放置等。,並對心肺康復的新概念有了壹定的了解。

臨床實踐不僅鞏固了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還教會了我如何管理病人,如何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如何做好教學工作,如何成為壹名優秀的管理者。臨床實習階段也是最緊張的階段,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完成理論畢業考試、操作技能考試、PPT的制作和匯報;2014 2014 10月29日,由四川省康復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護士長杜春平、康復醫學中心脊髓損傷病房副護士長姜組織的以“有康復護理有健康晚年”為主題的社區實踐活動。

這次學習也讓我認識了五湖四海的護理同仁。我們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在生活上互相關心。從他們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壹個醫學專業人員的謙虛嚴謹精神,踏實的工作態度,對病人的關懷,對同事的關愛。

如果把之前的學習比作“量”的變化,那麽這次培訓對我來說就是壹次“質”的飛躍。我們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體驗,去理解。

這是大學的最後壹個寒假,也可能是我人生的最後壹個寒假。寒假最有意義的壹件事就是去人民醫院實習。雖然已經是壹個月前的事了,但我還是決定寫下來。這裏也不錯。沒人認識我,也沒人關註我。我可以暢所欲言。突然喜歡上了這樣壹個安靜純凈的地方。

試用期時間不長,只有十天左右,這十天我帶著嫂子休息了幾天。不是壹個完全意義上的練習生,但是收獲很大。第壹是註射手法,第二是態度,第三是自我反省。

首先,註射主要是皮試、肌肉註射、靜脈註射。這次沒有給人做皮試,不是因為沒有機會,而是因為沒有勇氣。肌肉註射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打屁股針。打了幾針,突然覺得很害怕,靜脈註射總體來說是最成功的,雖然失敗過壹次,呵呵。有時候會不自覺的自嘲。作為壹名護士,我害怕給別人打針,放棄很多練針的機會。雖然我真的很怕給病人造成痛苦,但是我還是有壹種心理上的懦弱,不敢面對。我骨子裏害怕面對現實,就像面對自己的未來壹樣。我被父親脅迫,選擇了壹個自己不那麽喜歡的專業。算了,還是說打針吧。

肌肉註射是個弱點,弱到後來都不敢給別人註射,怕給別人造成太大的痛苦。第壹次打針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第壹次給同學打電話的時候也沒來得及回憶書上教的細節和場景。我的大腦是盲目的,我的手抖得很厲害。我只記得我嫂子叫我帶上彎棉簽和酒精,還有裝滿藥水的註射器,我硬著頭皮去了。結果緊張到選對了註射位置。好在第壹步成功了。之後就消毒了。消毒的時候,小姑告訴我,消毒範圍要大壹點,直徑五厘米左右。不允許對同壹根棉簽重復消毒,消毒時棉簽應輪換使用。雖然我知道這壹點,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不夠好。嘿。最後壹步是註射。只記得當時腦袋壹片空白,心情很復雜,手不夠緊,握不住肌肉,就直接打針了,沒有抽血。註射後,我有逃跑的沖動。我能看出病人很痛苦。真的很抱歉。這是第壹次給病人打針。

走出病房的時候,實習生小玲笑得很厲害。我嫂子很認真的跟我說,我犯了兩個大錯誤。首先是我沒有收緊肌肉,這會增加疼痛。第二個是我註射的時候沒有把手放在病人的肌肉上,也就是俗稱的飛針。這非常不合適。我壹臉抱歉的看著他們,覺得真的很失敗,很無奈。畢竟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只動過壹次手,而且學校教的大部分知識都是脫離實踐和理論的。不過,我會把嫂子的建議記在心裏,盡量避免犯類似的錯誤。之後打了幾針,稍微好壹點,但還是不理想。從那以後我就很害怕肌肉註射,不知道怎麽克服這種心理障礙。等學校真的安排實習的時候再克服吧,從內心看不起這麽膽小不敢面對困難的自己。

靜脈註射比較順利,雖然註射次數不多,但總體來說還是成功的。有壹次我失敗了,是給壹個老人打針。說到老年人,血管普遍脆弱,回血困難。那次我也是這樣。我去打針的時候,他手裏拿著留置針。當我把靜脈註射器插入留置針時,我發現墨菲滴管裏沒有液滴,我知道必須把障礙物移走。我在那裏試過壹段時間我嫂子和小玲用的方法,發現沒用,就叫了壹個有經驗的老護士。後來老護士過來說留置針堵了,又要拔針靜脈註射,我就給他拔了留置針,換了針靜脈註射。靜脈註射時未選擇靜脈,插入後無回血。折回來也沒用,液體打開了還是沒有壹滴。這意味著註射失敗了,於是我又換了針,但是我不敢繼續給他註射,怕再次失敗。我叫了壹個有經驗的實習生來看她是怎麽做的。幸好她成功了,不然爺爺又要遭殃了。

對於這次失敗,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壹種是心理失敗,害怕失敗,優柔寡斷。選好血管後,爺爺父母說血管經常註射,怕腫,我就換了。其實這才是失敗的最直接原因。後來實習生成功的血管就是我當初選的那根。如果我作為專業人士,堅決堅持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或許可以排除幹擾。其次,手術不成功。給老人打針要用酒精消毒,以識別血管。我用碘伏給他們消毒,止血帶也沒紮緊。我叫人的時候連止血帶都沒放下。還有壹次,掛藥水的時候,我太緊張了,沒掛好,瓶子掉了。病人告訴我不要打開它。怕被問責居然把針放回去掛回去了。其實這次要換針,雖然沒有很大的汙染,但是真的是壹個不合適的錯誤。有時候真的很討厭自己,膽小,害怕失敗。最糟糕的是,我害怕面對責任會影響病人的利益。還好他沒事,沒有不良反應,不然我要受到良心和制度的譴責。

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操作也有很多錯誤,主要包括配藥、核對藥液、更換藥液、排除註射障礙等。

配藥:不熟練,不註意無菌操作。經驗不足直接導致無菌操作失敗。理論知識的缺乏導致用藥基本常識的缺乏。雖然有醫囑,但如果醫生犯了重大錯誤,自己也找不到問題所在。看來他不認真學習,遲早要還的,而且主要是多練習,多註意細節。

查藥水,換藥水:粗心大意。這是壹個很簡單的操作,就是按照醫囑檢查藥液,在換藥液或者註射的時候給病人檢查清楚。我記得我犯了兩個錯誤。壹是中班的時候太忙了,在同壹個病房換了兩瓶藥水,結果倒過來了。幸好病人家屬及時提醒,才鑄成大錯。第二,我曾經做過臨時醫囑。壹般老護士負責加藥,調藥,不會錯的。我照常給別人加藥,沒有再核對醫囑。結果這次錯了。原本給16床開的人血白蛋白打到了6床,幸好是補藥,不然就完了。雖然主要責任不在我,我只是按照安排加了藥,但是壹旦出了問題。以後真的要小心,不要害人害己。

排除障礙:不熟悉,不敢面對。我記得我嫂子和小玲都教過我如何除障除氣,但是我沒有掌握好也沒有因為面子而覺得不好意思提問。有很多時候擰壹下滴管就能把空氣擠回去,但我選擇了直接放藥水,浪費藥水和時間,但我只知道這壹點,不好意思求更好的方法,因為我嫂子和小玲已經教過了。最對不起壹位大叔,在給他放空氣的時候忘記折滴管了。結果,當釋放空氣時,血液通過註射管湧出。我在那裏急得團團轉,匆匆忙忙就疊好了。幸運的是,我的叔叔和嬸嬸都很好。他們不僅沒有責怪我,還叫我用紙把手上的血擦幹凈,還安慰我不要紮緊。之後空氣壹直排著,回來還驚魂未定。後來終於看著別人排氣,掌握了擠壓的方法。空氣多的時候沒必要放藥水。這裏最丟人的是不清楚卻礙於面子不敢問別人,給患者造成了緊張和影響。那個叔叔的事我真的很抱歉。每次經過他的病房,我都會往裏面看,跟他說對不起。

先說我的態度。有好有壞。雖然我壹百個不願意學護理,但是到了醫院我還是很有責任感的,對病人的態度也很好很溫柔。還有就是跟我嫂子和小玲關系也不錯。但另壹方面,就像我上面說的,我是壹個害怕失敗,面對問題的人,真的不應該。想想就覺得很難受。我怕被別人知道,就藏著沒換針增加感染風險。我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再打針。我對這個問題采取回避的態度。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我想好好改。我選擇了盲目逃避,所以年後幹脆不去醫院了。這麽膽小的人想都不敢想。

最後,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第壹,不敢面對問題,不敢解決問題。第二是害怕承擔責任;三是嚴重的心理逃避。需要改,而且要改好。

我還要說壹件事,就是在給壹個老人拔導尿管的時候,壹滴尿噴到了我的嘴唇上,於是我辛苦了壹天,後悔沒戴口罩。還記得上班第壹天在病房和走廊裏走來走去,比爬山還累。護理真的不是人做的。真的很難。我被迫學了壹個我不喜歡的專業。大學沒讀多少書,成績每年都被清理,但沒有找到改變現狀的方法。

我能做什麽來拯救自己?我沒有資格當護士。我還能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