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的核心在於“鮮”字。所謂“電商以類聚群,以群鮮”,因其特殊性而獨樹壹幟。它挑戰電商領域的最高端,考驗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對物流供應鏈技術要求極高,卻靠用戶忠誠度和依賴度為生。在食品安全公信力集體缺失的當下,任重道遠。
使大米新鮮
沒有增加透明度可追溯性
對人民來說,食物是最重要的。中國水稻產業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水稻產量約占中國糧食總產量的壹半。自2010年以來,我國水稻產量不斷增加,2012年增產22%,此後三年壹直保持在65438+1億噸以上的高水平。中國65%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大米在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米的營養由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組成,水的新鮮程度直接決定了它的口感。存放時間過長會導致水分流失,所以新鮮存放就成了除了自身品質之外最關鍵的因素。
大米為什麽要做成生鮮?或許從這幾年日本大米備受推崇,中國人在海外購買的熱潮中就能看出壹二。
什麽是新鮮?魏三水對其中奧秘的解釋,絕不是狹義的水果、牛羊肉。
首先是新的,也就是季節性的品類。就水稻而言,指秋收後的第壹茬水稻。不能像面粉壹樣,結霜後做米飯。石磨磨制的全麥粉保質期壹般在壹個月以內。
其次是新鮮,保證壹個優秀的原產地供應鏈。如核心產區的五常大米,安家鎮,民樂,龍鳳山。所有的大食米都是從原產地基地的時令米中收割而來,需要經過去殼、研磨、小批量包裝後存放在原產地。
最後決定定制農業,把最新最新鮮最好的東西第壹時間給用戶。
眾籌或者預約,城市生活的鄉村元素,給城市裏的個人壹畝三分地,包括土壤水分在內的全透明的生長報告,讓用戶有主人翁的感覺。另壹種定制是為社區定制的家庭聚餐。選擇最好的食材做壹頓家庭晚餐,鼓勵我們的用戶盡量和家人壹起美餐壹頓。
“大食品是根據家庭用戶的消費習慣和實際需求計算,改變大規模的存儲、加工和物流方式,優化供應鏈效率,提供個性化的訂單送貨上門服務。大米從脫殼加工到用戶收到宅急送新鮮大米的全過程控制在8天之內,讓吃大米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變得更有品質。”大食CEO魏三水說。
水稻的品質受到水稻種植的限制,主要是指土壤、水分、技術、肥料的使用。必須是有機肥,不能用化肥。其中,最難的是土地的有機認證。近年來,隨著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或化肥農藥汙染等壹系列問題的出現,土壤遭到嚴重破壞。壹般種植有機作物需要四年的土壤修復。然後采購、倉儲、組裝、物流全透明。
食品安全第壹,大食正當其時。
大食的市場定位側重於有壹定經濟基礎,對家庭生活的健康和品味有壹定追求的人群。中國有近1億中產及以上家庭有品質意識,並且有客觀的增長趨勢。尤其是幾口之家,綠色可追溯,讓家長放心,讓孩子喜歡有味道。而另壹種意義上的新鮮度定位,目標是20%的家庭用戶,80%的市場逐漸被無規模的價值杠桿撬動,而不是JD.COM、天貓等傳統電商的價格杠桿。
大食品是魏三水作為壹個轉型電商的媒體人對食品安全的真實堅守。“農產品(000061,股吧)電商的出路壹定不是規模化、產業化,壹定要從小人群做起,從某個品類做起,先建立信任。誠信很重要。”魏三水闡述了他的經營理念。
從生鮮農產品到電商,產業上遊的農戶需要產業基金的支持,穩固產業鏈基礎;需要壹個有情懷有良心的平臺商,把握價值,發力品質;需要權威的檢測機構或實驗室來完成後續檢測。最好的用戶體驗是商業廣告無法比擬的,綠色安全是食品行業的消費需求。當產品線的每壹個環節都是透明可追溯的,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對該環節的認同和清晰理解加深了客戶的粘性,客戶忠誠度和信任價值也由此建立。
互聯網模糊了行業的邊界,創新成為另壹個制勝點,無論是從商業模式還是產品營銷。在全行業都在走大流通門店模式的同時,大食不走尋常路,致力於O2M的商業模式,以“2B”體系為突破點,先後與銀行、保險公司、家電企業、各社區形成緊密合作,不僅會帶來可觀的訂單,還會收獲大量的用戶。尤其是在產品選擇和精準營銷方面,大食堅持走高端產品路線,以中高端家庭用戶為重點,完成單品或部分可控品類,然後逐步走外延擴張之路。
魏三水選擇與美的等家電品牌合作,讓家電助推生鮮發展,保證品質雙贏。大食,米飯新鮮,還要家庭服務。創新推廣家庭餐桌保險,保障用戶。
生鮮電商會從粗糙到精致,從大眾到小眾,從產品到行業,從用戶到每個人,最終打破行業壁壘。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當下,我們應該以協同消費建立信任鏈,率先布局20%的用戶市場,發力80%的市場。
食品安全現狀推動生鮮電商發展
2008年的三鹿事件終於波及到了整個行業,導致國產奶粉崩盤至今。誠信的喪失導致中國乳業多年無建樹,食品安全監管公信力岌岌可危。2004年,三鹿被查出有劣質奶粉。2008年6月28日,發現第壹例食用三鹿奶粉的腎結石患兒。8月1日,三鹿獲得了三聚氰胺的檢測結果,隨後開始公關。同年9月,三鹿海外股東恒天然繞過河北省地方政府,直奔中央,事件全面升級。9月11日,三鹿集團承認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汙染,並發布召回。
時間不算太久,但影響深遠,讓人感覺中國的奶粉行業已經徹底崩潰,國人開始在全球搶購奶粉,食品安全監管因此受到消費者質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市場的召喚顯而易見。
壹個在整個產品鏈中實施安全的企業,符合消費者和市場的期望。就食品安全現狀而言,建立誠信的道路可能是漫長的,但也意味著堅實的基礎和巨大的利益。
在食品安全信任危機幾度肆虐之後,國家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於今年6月65438+10月1日起施行。隨著行業監管的加強,市場需要壹個食品安全的踐行者,壹個能夠贏得信任的品牌,改變食品安全的現狀。
“壹旦做出選擇,就要有自己的底線。對我們來說,這個底線就是我們要堅守和捍衛的。我們做真正的食物或者真正的農產品。”魏三水說。
僅僅從法律法規層面來維護食品安全是不夠的。食品安全不僅是食品企業、監管部門和食品行業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魏三水和大食對食品安全真相的追求,可能是壹個略長的過程。在目前誠信分離機制不健全的條件下,在市場的反復博弈中,先以質量贏得消費者認可和信任的企業,將贏得未來的無數可能。
當選擇誠信的收益大於信任的損失時,誠信的生產和經營才能得到保障。他們的成功將成為激勵無數後人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