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四川北路1906弄(余慶廣場)52號,為磚木結構三層建築。建築面積246平方米。胡蝶(1908—1989),本名寶娟,原名胡瑞花。祖籍廣東鶴山。胡蝶從1924到1932住在這裏。在此期間,胡蝶成功地主演了《秋扇怨》、《電影女主角》、《鐵扇公主》等影片,並主演了中國第壹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胡蝶的故居現在是壹座民居。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電影造就了中國第壹代電影明星。他們豐富多彩的銀幕生涯和坎坷的人生經歷成為歷史的印記,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幾年前,為了尋找老上海明星的足跡,我走遍了大街小巷。讓我驚訝的是,被問的人幾乎所有的記憶都聚集在明星的簡單名字上。然而,胡蝶的側面,故居和留下他們身影的過去,似乎只是壹個被抽空的記憶。忘記總有理由。刻字總有理由。就像、阮、王、周璇、、趙丹等滬上知名明星,他們應該是因為鮮活的銀幕形象或輝煌的藝術人生而被記住,但他們應該忘記的,應該是他們的不願意承擔。
1933出版的“電影女王胡蝶大事記”包含了對胡蝶女士的采訪。在采訪中,胡蝶說她的出生地是“上海提籃橋福慶巷壹巷三巷”。
為了證實這件軼事,我來到了提籃橋附近的東大明路李付青。壹個人在橋上徘徊,迷茫的不僅僅是感覺,更是屬於昨天的記憶。沿著壹條濕漉漉的石板小巷,我走進了福清巷。出現在我眼前的是壹個風雨飄搖的老石庫門建築群。可能是因為年久失修吧。也可能是陰雨天。那些老房子看起來好舊,好灰,好濕,還有點亂。當我敲開“第壹巷第三家”說明來意時,房主告訴我,他已經在這裏住了幾十年了。他以前不知道胡蝶是什麽,但這幾年采訪的人多了,所以很自然。
關註老上海影後胡蝶。告訴作者,電影皇後胡蝶真的出生在這所房子裏。晚年喪偶,1989年4月23日去世,享年81。電影女王的遺言是:“蝴蝶要飛走了!”
作為壹只蝴蝶,蝙蝠可能是她壹生的性情。因此,在胡蝶短暫的壹生中,他輾轉於天津、東北、北京和廣州。胡蝶十六歲時,他壹家回到了上海。首先,他們在李德裕東後魯恒(現余杭東路)租了壹套房子,不久就搬到四川北路余慶廣場52號。
為了找到余慶廣場52號,我在虹口走了很久,終於在多倫路名人街對面找到了余慶廣場。這是壹個由十幾棟兩層的石庫門老屋組成的小區,門塗成黑色,外墻是青灰色和紅磚色。簡單介紹壹下胡蝶,如果不是新門牌號的提示,真的很難說出哪個曾經是52號,胡蝶住過的地方。下午,老胡同口。除了幾個老人在下棋,其他的都顯得有些冷清。壹個人走在冷清的巷子裏,感覺就像走進了《七十二房客》這部劇。不只是周圍的環境亂七八糟,好像還有很多說不出的東西。
胡蝶故居,52號,在巷子的右邊。這是壹棟朝西朝東的老石庫門別墅。因為聽壹個在胡同裏洗衣服的阿姨說52號的主人對胡蝶有所了解,所以就貿然推開了有黑漆汙漬的門。令我驚訝的是,當我提到胡蝶時,主人反復說他們不知道也從未見過任何胡蝶。表達完自己的無禮,我又回到了巷子裏。看到我尷尬的樣子,洗衣婆過來安慰我說,前幾天報社的人來采訪她。她話太多,很無聊。當我對著鏡頭拍下最後壹個鏡頭,準備撤的時候,壹個中年婦女(業主的女兒)從52號走了出來,也許是為剛才母親的冷淡道歉。和我寒暄了幾句後,她說:“胡蝶確實住在52號,但我們搬來時,胡蝶已經走了。所以我們從來沒有見過胡蝶,但有壹點是胡蝶是從這裏出名的,這是肯定的……”。
如果說余慶廣場見證了胡蝶的艱難,那麽光華見證了胡蝶的輝煌。1 932”壹個?“二·二八”事變後,胡蝶壹家從余慶廣場搬到了西邊聚來達路(現聚路)光華巷13號。這是壹套雙室西式雙室西式裏弄的房子。雖然門牌號在西方人眼裏是個不祥的數字,但胡蝶搬到這裏後,他的運氣重疊了,他度過了壹生中最輝煌的時期。與此同時,有三件事讓胡蝶感到高興。第壹件事是電影《自由之花》獲獎,第二件事是當選“電影皇後”,第三件事是訪問蘇聯和歐洲。
從余慶廣場出來,壹個人走在壹條濕漉漉的青磚小巷裏。陽光穿過法國梧桐茂密的枝葉,斜斜地投射在石庫門的門楣上。浮動的光澤,就像舊上海煙月裏的夢暈。門楣上的雕花雖依稀可見,但曾經的精致風情早已化作了點點清風殘月,藏在壹個個斑駁而惆悵的老上海煙月裏。雖然門楣上的雕花依稀可見,但曾經精致的風情早已化作了點點清風和殘月,躲在墻壁斑駁的失望中,留下了滄桑的印象。
1933 165438+10月23日,胡蝶和潘有聲在九江路江西路口的聖三壹堂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他們在亨利路(現在的新樂路)的李詠村29號安了新家。
太陽漸漸落山,新樂路這條各種品牌服裝店林立的時尚街道,在經歷了白天的明媚之後,變得有些曖昧和奢靡。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怪陸離的法式梧桐樹,夢幻或隱秘的酒吧、餐廳,都像是不可抗拒的誘惑,讓我無所適從。在舊社會,這條路叫亨利路,屬於法租界。這裏的公寓和小房子充滿了歐洲的氣息,又不失東方的氣息。李詠村被稱為“影子村”。因為20世紀20年代四大電影之壹的《張織雲》就住在8號。明星公司的著名影星高占非和高倩萍也住在1 6巷。當年,亨利路上的永利村是壹條安靜的小巷,環境優雅。胡蝶住的29號就在這條胡同的盡頭,現在人們還能看到它。這棟樓雖然環境不錯,但是不寬敞,缺少壹些情調和關註。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兩年後,胡蝶夫婦搬到了膠州路房子後面的壹個帶網球場的西式花園。現在。這間公寓已經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壹家名為“假肢模擬中心”的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