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淺談沈陽導遊詞的構成

淺談沈陽導遊詞的構成

沈陽十景:福陵疊翠、豫園松濤、渾河萬度、塔灣日落、六塘春雨、道源秋風、沈北幻影、鬥山積雪、鳳樓觀塔、萬泉垂釣。接下來我整理了壹篇關於沈陽導遊詞的作文,供大家閱讀欣賞!

沈陽導遊作文1

沈陽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城。這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大城市。因地處古神水(今渾河)以北(南有渾河,南有陽河)而得名。沈陽孕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3萬年前,沈陽就有人類活動。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老的人類祖先就在這裏繁衍生息。沈陽自春秋戰國時期建立方城(後城的前身)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沈陽素有“壹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0__,清帝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都城遷都於此,改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建立滿清國。1644年,清朝始祖福臨率滿清軍隊入京,關內都城,定都盛京。沈陽故宮是清初皇宮所在地,是中國最完整的兩座皇宮建築之壹。

沈陽,作為老牌中心城市,中國總裝備部,東北核心。雖然經歷了國資體制改革的陣痛,但在21世紀上升趨勢尤為強勁。根據仲量聯行的預測,未來沈陽和成都將占中國寫字樓總增長的壹半以上,沈陽已成為領先的零售物業市場。環境也改變了傳統重工業城市的劣勢。最大的進步是,2000年6月11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沈陽列為聯合國生態示範城市,這也是中國唯壹入選該項目的城市。

沈陽是建國初期國家重點建設的國家重工業基地之壹。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沈陽工業門類已達142個。到200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4000家,地區生產總值超過7000億元。

沈陽導遊作文2

朋友們,妳們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參觀涪陵。涪陵是清朝偉大的始祖努爾哈赤和他的皇後葉赫那拉的陵墓。因地處沈陽市東郊,故又稱東陵。與新賓永陵、沈陽昭陵並稱為清初關外三陵。

涪陵,建在天柱山上,是長白山余脈,原名石嘴頭山、東牟山。涪陵的建造歷史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天聰時期的基層創建、順治時期的修繕和康熙時期的重建。

親愛的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坐落在青山中的宏偉古建築群——涪陵。涪陵面積19。48萬平方米,依山傍水,整個陵園依山勢由低到高而建,寶城、寶鼎都建在山頂。

按照其自然布局,涪陵可分為三部分,即大紅門外區、神道區、防城區和寶城區。第壹部分是從下馬北到正紅門。

涪陵有六座下馬碑,陵前有四座,東西紅門附近有兩座。鄭弘門兩側的下馬碑用滿文、漢文、蒙文寫著“官員在此等候下馬”。下馬碑後,壹對石獅子、壹對華表、壹對石牌樓矗立在墓園前的兩側。石碑樓又稱下馬牌樓,由各種顏色的仿木、仿石建成。它有四根柱子和第三層,橫向廣場上有壹個鬥拱和兩條龍玩珍珠等裝飾圖案。中央有銘文和各種吉祥圖案,銘文朝外。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著“人來此下馬,如有犯法,將依法處理”的字樣。整個牌樓的雕刻古樸典雅,精美絕倫。

從正紅門到北樓是陵園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神道區。正紅門是陵園的正門,兩側是五彩龍袖,四周是長方形的紅包墻,將整個陵園圍成壹個整體。正紅門是三桅壹桅,山形木架結構,頂上琉璃瓦,大脊,重脊,大吻,壹抹金。有三個拱門,用彩色油裝飾,上面覆蓋著金門釘和動物臉,還有三個拱門。拱門中間是“神門”,是墓主所謂“神靈”的門戶。平日不開放,只對大祭祀時端著福盤、做帛等祭品的官員開放,其他人不得走動。東的意思是:“軍門”在皇帝陵墓出入口之外,西的意思是“大臣門”是大臣們通行的門。正紅門,壹條300米長的“神道”與神門會合,壹直到石拱橋、神道、神門,都有非常嚴格的使用規定。除了攜帶祭品的官員,其他人嚴禁走動,違者依法懲處。清代墓葬對神道的設置有特殊規定。朗神道和龍恩門之間必須建壹個建築作為隔斷,叫做“壹眼望去”,意思是清朝的壹切都是壹個整體。為此。有的慶陵在神道上建龍風門,沈陽的昭陵建神力德碑。涪陵不僅建了神力德行碑,還根據地理條件建了108個踏板。它起到了雙重隔斷的作用,這也是涪陵區別於其他清陵的地方。

神道兩側整齊排列著壹對石柱和四對石像。壹個坐在石柱上。據傳說,石柱是龍的九個兒子之壹。因為長相好看,所以被允許看守陵墓。石象依次是獅子、老虎、馬和駱駝。據說石馬是模仿努爾哈赤的龍馬雕刻的,是典型的蒙古馬。神道盡頭是兩座“神橋”相連,根據山勢巧妙建造的“涪陵天燈”;俗稱“壹百零八鐙”,“欲知涪陵最佳處,石階送上天”;涪陵天燈是明清帝王陵寢中獨特的建築形式,那麽石階為什麽要建108級呢?有壹種說法與星星有關。相傳天上有三十六顆高空星,七十二個妖魔。星星,在《水滸傳》裏,梁山好漢會有壹百個光棍和八個將軍。就是這些星星“下凡”了,“百單八踏板”就是踩在地球最高的壹天,保涪陵平安。也顯示了至高無上的皇權。

另壹種觀點與佛教有關。佛教徒認為人生有108種煩惱。為了擺脫這些煩惱,念佛需要108次。蕭中要敲108次,用108顆珠子,所以佛教建築大多和這個數字有關。據專家考證,中國只有兩種建築形式,另壹種在山西五臺山的菩薩峰。

走過神橋,會看到紀念碑建築,1688元建成,重檐,壹派依山傍水的風格。中間立著康熙皇帝題寫的“大清福陵神力德行碑”。碑文用滿文和漢文雕刻,詳細描述了努爾哈赤的生平、創業的艱辛和他的豐功偉績。涪陵聖碑有壹個奇怪的現象。每當下雨時,碑背會露出寬袍大袖,宛若騰雲駕霧,側身來到觀音面前,故又稱觀音石。在碑的四個角上,雕刻了壹個凹形的海水漩渦,每個漩渦中分別雕刻了壹條魚、壹只龜、壹只蝦和壹只蟹。每到下雨天,漩渦就會灌滿水。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月暈風吹,粉底潤雨打”的現象。

碑的東面是茶室和水果室。洗臉間、屠宰亭等。,用來在祭祀時工作。

紀念碑建築之外,有壹座城堡般的建築叫方城,是陵園的主體建築,也是最具滿族特色的建築。這是我們將要參觀的第三部分。方城高1.5英尺7英寸,周長113.8英尺4英寸,中間是龍恩門,上面是三落歇山門樓。周圍的陽臺依然美麗。相傳秦始皇陵的內港、外郭是按照秦都鹹陽的規定修建的。這樣,陵墓中的方城就是首都的象征,以體現“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方城四角有四座角樓,均為二層小樓,斜檐歇山。上面掛著風鈴,風吹著風鈴。壹方面可以驅趕鳥類,使其不在此築巢,另壹方面可以渲染壹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方城角樓獨特的建築是沈陽區別於其他明清帝王陵墓的地方)。方城的正殿叫龍恩殿,建在五尺高的大須彌山上。它是祭祀的重要場所。龍恩殿是壹座單檐、依山而建的建築,四周有遊廊環繞。覆以黃色琉璃瓦,梁上均繪有篆書,龍恩殿三室四門八窗,明代三室為隔門裝飾。廟裏有個大暖閣,大暖閣裏有個小暖閣。大殿後面有兩根柱子,壹個石壇和壹個洞門,洞門上方是大明樓。建築中的“高祖陵”石碑是涪陵的“聖碑”。由於其特殊的地位,這款平板不同於其他平板系統。其中之壹是它被塗上了許多顏色。碑面用朱砂染成紅色,碑文用金填充。其他各部使用紅、黃、白、藍、綠五種顏色,金光閃閃,光彩奪目。清末以後,由於年久失修,特別是1962年5月7日大明樓毀於大火,這座紀念碑遭受了壹定的損失。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明建築後來被修復,方城之後是月牙城。古人認為“天有晴,月有盈虧”。滿月象征團圓,月牙代表分散。人死是壹種損失,所以把這個做成月牙形,以示悲傷。城市空寂無聲,只有北墻中間的玻璃照在墻上,給空蕩的墻增添了幾分生機。據說地宮的人口照在墻上。

月牙城北是寶城,是壹個半圓形的“城”,高七尺壹寸,周長五十九尺五。據說寶成要用“童子夯”來建造,即在修補夯襯時,要有壹個十歲左右的童子踩在上面,而不是用木夯或石夯,因為在古人心中,童子是聖潔和吉祥的象征,寶成中間高高的土堆就是“寶頂”,努爾哈赤和皇後就葬在這裏。寶頂上有壹棵榆樹,是新賓永陵所附的聖榆。

涪陵建築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能。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保護。雖然幾經戰亂仍保存完好,但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涪陵區附近開發了壹批風景名勝區。如今,涪陵已成為集歷史文物、園林風光、旅遊度假於壹體的多功能觀光中心,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朋友們,閑暇之余,不妨來看看這壹代開國皇帝的葬地,聽聽陣陣松濤,靜靜欣賞古老的傳說,感受杏林肖春的春景;夏天看龍樓煙雨;看著秋天的草和天空;冬日西山細雪的樂趣,前朝皇帝的陵墓——涪陵,正以壹種古老而嶄新的面貌迎接著妳。如果老汗王知道了泉下的事,壹定會感慨萬千!

沈陽導遊作文3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棋盤山風景區,這是沈陽的壹個著名景點。距沈陽17km,是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現代休閑娛樂為壹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說到棋盤山,妳可能會有點陌生,但說到長白山,妳可能會很熟悉。沈陽棋盤山是吉林長白山向南延伸的殘留礦脈。早在五六百年前的明初,棋盤山就作為遼東地區的名山大川被載入明史。據風水先生說,此地也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庫。天柱山,清朝皇帝努爾哈赤的陵墓,背靠涪陵,南臨蒲河,背水壹望,風水極佳。曾幾何時,整個棋盤山歸伯納爾哈齊管轄的“黃征旗”所有,在皇太極時期分給了努爾哈赤的孫子蘇克薩哈。康熙年間,蘇克薩哈被判死罪,財產被沒收。他在棋盤山的房產和田地都歸盛京內務府管轄。直到民國初年才轉給村民耕種。

由於這些原因,這個地區的森林資源和文物沒有被破壞。但1931年沈陽淪陷後,日偽在此苛捐雜稅,許多古跡被毀,樹木被砍伐,棋盤山壹片頹廢景象。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為保護森林資源,在這裏建立了棋盤山林場,並采取封山育林、義務植樹等有效措施,既保護了原有樹木,又不斷營造新的林帶。65438至0983,有關專家學者對開發棋盤山風景區的規劃方案進行了論證和評議,將風景區劃分為風景林、經濟林、用材林三個功能區,奠定了棋盤山風景區的基礎。除了山脈,這裏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其中蒲河是沈陽第四大河流。為了充分利用這裏的水資源,相關單位在1974這裏修建了棋盤山水庫,從而基本形成了棋盤山風景區“三山壹水”的格局。我們現在說的棋盤山景區,是以“三山壹水”為主體,其他周邊景點組成的。總面積約142平方公裏。所謂“三山”,這裏指的是惠山、棋盤山、大陽山,“壹水”指的是秀湖,是在惠山和棋盤山之間修築河壩形成的人工湖。

嗯,現在出了城,這壹路有很多有名的景點,比如涪陵,努爾哈赤的陵墓,清帝,還有不遠處新建的沈陽植物園。沿著這條路直走,妳會找到棋盤山風景區的東門。(棋盤山景區東門及“比唐風荷”)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棋盤山景區。壹路上,妳可以看到許多新建的酒店、別墅等。,都是配合景區發展而建設的旅遊休閑設施。這條路左邊是著名的棋盤山,右邊是繡湖。在繡湖的眾多景點中,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壹池荷花池,被稱為“比唐風荷”。現在說的荷花池是新建的池塘,大概幾萬平方米,裏面廣泛種植荷花,放魚苗。每到夏天,荷葉、荷花、蓮子、魚香四溢,碧水蕩漾,格外清新涼爽。

(秀湖沿岸)

秀湖就是棋盤山水庫。這是壹個人工湖,用來攔截浦江。

蒲河發源於鐵嶺市東南部的香尖山,在遼中縣南匯的渾河入海,全長465,438+00裏,是沈陽市第四大河流。1974年6月,當地政府決定在惠山和棋盤山之間修建攔河大壩,於7月20日完成1977。從而形成壹個東西長363公裏,南北寬1.5公裏,面積5.04平方公裏的湖泊,正常庫容8020立方米,正常水位海拔94.5米。因整個水庫形狀似草書“秀”字,故名“秀湖”。

秀湖水面寬闊,水質清澈,海岸線蜿蜒,四面環山。景色獨特,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每年的6月至8月間,細雨零點,湖面上雲霧飛揚,煙波浩渺,群山在乳白色的霧氣中搖曳,遠山流水變幻莫測,形成了“秀湖落雨”的奇妙景觀。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贊美習字湖時寫下了這樣壹句名句:“水明而晴,山空而雨。”喬虎湖的煙雨也可稱為北方的壹大奇觀。

沿著秀湖走,妳會看到秀湖碼頭。

(秀湖碼頭)

秀湖碼頭位於秀湖南岸惠山腳下,與惠山索道、滑道、惠山鳥林、木屋村、王呼格遊樂園形成完整的景觀區。同時,秀湖碼頭也是探索和穿越秀湖的交通樞紐。

碼頭是壹座古色古香的遊廊式建築,金色的瓦片,紅色的柱子,銀色的欄桿。上下兩層都很漂亮,建築面積5000平米。秀湖有仿古畫船和遊船。快艇和手劃船可同時接待500名遊客遊覽該湖。古色古香的原舟壹次可搭載近百名乘客,船體均衡舒適,是團體遊客觀潮、湖中暢遊的絕佳方式。遊客還可以租用自己的遊船和遊艇,在廣闊的湖面上乘風破浪。秀湖也是壹個大型的水上訓練和比賽場地,每年都會在這裏舉行水上比賽。1996“亞洲鐵人三項”在這裏舉行。秀湖碼頭是棋盤山風景區的腹地,也是水上旅遊的中心。

(景區壹景:惠山薛婧)

看過水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山。這就是著名的惠山。惠山海拔265。9米,居沈陽市之首,“惠山薛婧”是沈陽歷史上著名的八大名勝之壹。

惠山,山高氣冷,冬天白雪皚皚,十幾裏外都能看到。清代著名學者苗潤八將其命名為“惠山薛婧”,並與涪陵、渾河相提並論。塔灣、萬柳塘、蓮花坡、萬泉園、黃寺被列為沈陽八景。惠山山頂露出白色的巖石,在陽光的照射下,巖石像白雪壹樣耀眼。所以有人把“雪清”歸功於山頂的巖石。說明“惠山清雪”是冬夏的常年景觀。如今,惠山山頂已被大片森林覆蓋,“惠山清雪”已成往事。

近年來,惠山山頂修建了“青雪樓”、“危樓”等設施以及索道、滑梯等。危樓是壹座圓形的四柱無脊亭,建在懸崖上,伸出懸崖外有壹個懸空的露臺,讓人爬上露臺不敢往下看。“晴雪屋”,顧名思義,取自惠山晴雪。建築共兩層,上層為四角壹檐的亭子,四面有回廊。旁邊有白色樓梯上下,下層是開放式大廳。總面積為174平方米。登上它,可以將周圍十幾裏的水域和山脈盡收眼底,是鳥瞰的地方,也是休息的地方。壹條現代化的攀登索道和滑梯將建在青雪大樓旁邊。惠山山勢險峻,懸崖眾多。只有東北坡小,有壹條爬坡柏油路,但是只能到半山腰,然後還是要走爬坡石階。索道和滑道的加入,讓“天塹變通途”。

沈陽導遊作文4

沈陽位於東北地區南部,遼寧省中部,以平原為主,東南部山地丘陵集中,遼河、渾河、秀水河穿境而過。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公路、航空交通樞紐,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民用機場、全國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全國最高等級的“壹環五射”高速公路網。

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有“東方魯爾”、“國家長子”的美譽。沈陽是正在建設中的沈陽經濟區(沈陽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產業門類齊全,戰略地位重要。以沈陽為中心,在150 km半徑範圍內,集中了8個以基礎產業和加工業為主的大城市,形成了資源豐富、結構互補性強、技術關聯度高的遼寧中部城市群。沈陽擁有東北最大的民用機場、全國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全國最高等級的“壹環五射”高速公路網。連接世界主要港口的大連港、營口新港、錦州港距離沈陽都不到400公裏,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沈陽作為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很強的吸納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沈陽市森林面積654.38+047萬公頃,草地面積8.2萬公頃。水資源總量32.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面積11.4億立方米,地下水21.2億立方米。已發現36種礦產,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3種,煤炭20億噸,天然氣儲量107億立方米。沈陽位於遼寧中部城市群中心,半徑150km。遼寧中部有鞍山、撫順、遼陽、本溪、鐵嶺、阜新7個大型工商業城市,經濟聯系特別緊密,市場容量巨大,發展前景廣闊。不僅能為工業企業提供取之不盡的礦產資源,而且是購買力極強的產品銷售市場。

沈陽導遊作文5

沈陽是東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通、商業中心,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印象最深的是棋盤山滑雪,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這是壹個美麗的現代化大都市,世博園也很美。

遼寧省省會沈陽,素有“中華民國長子”之稱,東北經濟、文化、交通、商業中心,東北第壹大城市,中國第四大城市,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被譽為“東方魯爾”。沈陽的政治、軍事、金融、外交機構眾多,包括沈陽軍區、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東北電監會、沈陽鐵路L局、東北電網有限公司、審計署駐沈陽特派員辦事處、沈陽國土資源局、沈陽陸地搜救中心,以及美國、俄羅斯、朝鮮、日本、韓國、法國駐沈陽總領事館、澳大利亞駐沈陽簽證處等。

沈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自後塍建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620__,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都城遷至此,沈陽改名盛京。二十年後,皇太極改國名為“清”,建立了清朝。清軍於1644年入關後,定都北京,盛京成為定都。因此,沈陽被稱為“曾經的出生地,兩代皇帝的首都”,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跡,如清代的沈陽故宮、福陵和趙陵。

與沈陽導遊構成相關的文章;

★遼寧沈陽導遊詞5篇範文

★介紹沈陽導遊範文全集。

★沈陽導遊範文3篇。

★關於遼寧沈陽故宮的5個導遊。

★沈陽植物園導遊詞3篇範文

★遼寧沈陽故宮導遊詞5篇範文

★沈陽導遊介紹的三個景點。

★沈陽故宮導遊的3個構成

★沈陽概況:導遊3人。

★遼寧沈陽故宮導遊詞範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