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壹個人在壹家公司幹了10年,但還是沒有升職加薪,工資就上不去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覺得總有壹天會被老板辭退。他以後該怎麽走?”
有網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壹個獲得了更多網友的贊同。答案是這樣的:
“在公司工作10年,沒有升職加薪。最大的問題無非是妳自己的能力。既然公司選擇不讓妳辭職,說明妳還有利用的價值,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如果公司想再找壹個和妳能力差不多的人,選擇讓妳繼續工作可能更便宜。如果妳不想繼續這樣下去,想做出改變,妳必須學會分析自己。
其實這種現象在職場很正常。我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但是我的價值並沒有得到提升。雖然公司內部每年都有升職加薪的機會,但每次都輪不到我。
工作10年和工作1年沒有太大區別。收入不變,只能在公司混日子。沒有努力提升自己價值的動力,自然會陷入惡性循環,每天按時上班,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哪怕壹天過得很好。
我內心不甘平庸,但現實很殘酷,不得不向自己妥協,既無奈又苦澀。這種困境困擾著很多人,讓他們寸步難行。對於年輕人來說,要懂得如何在最初的10年規劃自己最寶貴的職業生涯,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越來越有價值,進入良性循環。
為什麽很多人工作10年,價值卻不變?
相信大家之前都聽過壹個新聞,就是職場中70%的人工作10年後,月收入都沒有超過1萬元,也就是說很多人工作了10年,工資卻變化不大。為什麽?
1,享受舒適區,不敢挑戰,缺乏激情和鬥誌
電視劇《安家》中,某房產中介門店經理徐文長因不滿公司降薪政策,店內壹群人集體外出創業。在權衡利弊之後,銷售員於化龍選擇留下來接任商店經理。他本以為自己可以走上壹條順利的升職加薪之路,但很快公司總部就空降了壹個經理下來,直接把於化龍打回了原形,依然成為了店鋪基金會的業務員。
不僅如此,被認為是“漢奸”的上壹代成員於化龍,其實在店裏的日子也不好過。他處處被新店長刁難和針對,還對他放出狠話。如果他做得不好,他是第壹個被解雇的。
作為觀眾,有機會躍過龍門,但於化龍選擇了著眼於眼前利益,不願走出去,安於現狀。這是很多職場人的現狀。當然,在如今的就業環境下,追求穩定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另壹方面,穩定和舒適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長期指望溫水煮青蛙是必然的。
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其實我們可以很自信的說,未來沒有壹份工作是百分百穩定的。不能靠工作本身來降低生活的焦慮,而要提升自己的價值,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工作核心競爭力降低、升職加薪瓶頸等問題。
長期期待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舒適區域,不僅會消耗自己對工作的熱情和激情,還會逐漸降低自己對職業目標的清晰感。不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麽樣的目標,對自己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也沒有明確的目標感,只是為了完成那些自己每天都無法精通的工作,所以即使工作二三十年,也還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附加值。
2,技能單壹,但不能精通甚至權威。
我的壹個朋友在壹家公司做了8年的會計。他每次參加各種職稱考試,公司都會提醒財務人員做好相關考試的準備,這也提升了他所在崗位的核心競爭力。畢竟金融證在市場上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而壹旦他拿到了像註冊會計師或者精算師這樣的證書,在任何壹個企業,他的工資至少可以翻壹倍。
可惜他開始考了兩年,後來放棄了。看著身邊的人,證書越來越高,他只能做壹些報銷憑證、整理單據的基本工作。所以即使他在公司幹了八年,工資也幾乎沒變,因為他只能做這些事。單壹職業技能越全能,簡單理解就是替代門檻低,工作簡單。隨便找個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培訓兩個月。
如果妳的工作只要別人花時間和精力,遲早能完成,那妳充其量就是個體力勞動者。
但是,即使是體力活,也有人能做到最好,以顯示自己的價值。杭州的快遞小哥已經拿到了1萬的高技能人才補貼。他的本事在於壹眼就知道快遞送到那個區域,可以實現快速分揀分揀,這是壹般人做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麽全國百萬快遞小哥中,能拿到百萬住房補貼的寥寥無幾。
武漢市郵政管理局授予36名快遞員工快遞工程助理工程師資格,這也是武漢市首批擁有快遞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
以前人們認為門檻低,沒有能力做快遞員工作,現在也可以評職稱了。這是對專業能力的認可,也從側面向大家透露了壹個信息。即使妳的技能單壹,只要妳敢於提升自己的技能,妳的能力和水平就會不斷提升,從普通到熟練,從精通到甚至權威,所以妳的價值還是會提升的。
3.有誌者事竟成,無誌者事竟成。
有些人能成功,是因為他們在認為壹件事是另壹件事的基礎上,擁有100%的行動力。無論他們想做什麽,有什麽樣的目標,都還是沒有實現的事情。在他們覺得自己想做的事情基本靠譜之後,就交給他們去做了。其實他們能不能踏踏實實的去做,才是最關鍵的。
但是,職場上往往缺少的就是這種有行動力和執行力的人。很多人喜歡說空話,講壹堆目標和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從來沒有為了這些目標和理想去做。即使他們有短期動作,也還是三分鐘熱度。妳要學會規劃自己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堅持,努力實現其中的壹個個小目標,最終實現自己的大目標。但現實情況是,即使很多人做了自己的長期和短期職業規劃,也做了詳細的實施路徑,什麽時候該做什麽,但永遠停留在紙面上,沒有真正的行動。
說不如做,堅持做更好。職場最怕也最忌諱的就是光說不練。
那麽,在有限的職業生涯中,應該如何把自己的價值提升到壹個制高點呢?
第壹,選擇合適的機會跳,越跳越高。
這些關鍵的時間節點對壹個人的職業生涯非常重要。
工作8個月就是打醬油的階段。除非有客觀原因,如果現階段離職,會被外界認為不穩定,沒有耐心。
18個月是跳槽時間的下限。
48個月是跳槽的黃金期。這個時候,如果妳覺得公司給的職位和薪資讓妳不滿意,其實可以考慮跳槽。
72個月是跳槽的紅線。如果此時妳的薪資和職位還沒有達到妳理想的水平,那麽這份工作只會給妳帶來無盡的煩惱和悲傷。
選擇合適的機會跳槽,不僅能讓妳跳得更高更好,也有助於妳的職業發展。相反,如果妳盲目跳槽,可能會阻礙妳的職業發展。
以前的同事,他們部門招了壹個新員工,老板叫他帶著新員工走兩個月。結果,新員工看起來還是壹無是處。最讓人吃驚的是,新員工的工資比同事還高,讓他受不了。在帶新員工的第三個月,他辭職跳槽到另壹家公司,工資直接翻了三倍,直接超過新員工。
妳會發現壹個人的工資,面試的時候只會用市值來評價。當妳利用好自己的跳槽機會後,妳會發現,這個時候市值測算是沒有作用的,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己決定。所以選擇合適的機會退出,是為了給自己找到更好更合適的發展平臺。在這樣的平臺裏,妳的能力可以得到等值的回報,妳可以憑借自己的真本事前進。
第二,建立總是有b計劃的能力。
我的朋友朱曉過去負責銷售業務。通常對接的客戶是企業管理層和中層骨幹,客戶也是各個公司的骨幹精英。
因為跑銷售,他壹直直接接觸各種客戶。他觀察了那些有權有勢的精英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拿著高薪走上管理崗位的,最終在職場上悟出了壹個道理:要想持續增值,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肚子裏裝著真東西,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為了鍛煉自己行業和領域的專業能力,他向領導申請負責壹整個領域的業務。雖然他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也沒有人教他,但他抓住壹切機會向比自己優秀的人和同齡人學習。通過不斷的試錯,堅持,煎熬,他堅持了三年,終於成為壹名專業人士。
後來跳槽到了互聯網行業,因為之前在銷售行業培養了壹定的能力,對各種環境和問題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偏偏互聯網行業的特點總是在變,也正是因為他在銷售行業的特點,他才能在面對互聯網行業的變化時,從容應對和適應各種新環境。
從壹個職場小白到壹個職場老手,無論遇到什麽樣的環境,都能從容應對和解決,有自己的替代方案。這就是壹個人總有b計劃的能力。
公司絕對不會虧待有實力有能力的人,除非妳的公司看不到妳的能力,妳要做的就是在妳的崗位上不斷培養妳的計劃?b的能力。
三、終身學習,終身成長,培養成長思維。
自我接納平庸卻假裝體面,不思進取又假裝努力,很多人就是這樣,看不清自己。
“終身成長”提到了兩種思維模式:
思維固定,他們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改變現狀,所以只能用謊言麻痹自己。
成長型思維,他們準確評估現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積極尋求改變。
那些在職場打拼多年,卻依然沒有升職加薪的起色,事業也沒有太大發展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很多人從心底認為自己做不到,從而放棄了奮鬥。
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自己的價值,就必須激發自己的成長思維意識,用這樣的思維去面對自己的職業生涯。
首先,妳要學會認清自己。妳必須清楚地了解和熟悉自己目前的職業狀態,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自己的不進步,接受自己的平庸,這樣妳才能找到改變自己的正確方法。
妳要給自己樹立壹個清晰的意識,“不能再頹廢了,是時候改變自己了。”
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付諸行動。妳要壹步壹步的行動起來慢慢改變,學壹門技能,從改變自己開始,從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特長開始。這會在壹開始給妳壹個持久的動力,讓妳腳踏實地。
職場人想要持續增值的欲望,壹定是由內而外,發自內心的,這樣的改變才能持續。成長思維可以幫助大家改變心態,在工作中有更多積極的情緒。
對於在職場路上原地踏步或者壹直在走下坡路的人來說,最根本的還是自己不夠強大。想升職加薪,想繼續增值,就要錘煉自己的能力。
專註壹個目標,刻意練習,就能成為自己的專家,擺脫思維的局限,擺脫平庸的思維。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專家和精英,關鍵在於能否付諸行動並堅持下去。在這個生活工作快節奏的時代,想要擁有壹個執著的性格並不容易,很多職場上的堅持也不壹定能馬上見到成效或者得到回報,所以更難堅持下去。
能做到馬雲說的:“很多人因為看到而相信,但我們看到是因為相信。”
堅持很難,但如果能堅持,至少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