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行業是壹個相對年輕的行業,大約有10 ~ 15年的歷史,市場巨大。在美國,第三方物流行業被認為處於產品生命周期的導入期-成長期,其產值占整個物流行業總價值的57%,歐洲平均為20%。物流成本占商品銷售額的25%。按照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萬億元計算,物流業產值將達到7500億元左右,如果第三方物流達到歐洲20%左右的水平,將達到1500億元。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中國的第三方物流必將突飛猛進。然而,目前中國的代理行業還不發達,人們對現代物流更加陌生。以往,各單位潛在的物流需求往往被視為簡單的運輸任務,或者交給本單位的團隊來完成,或者在無奈的情況下委托給專業的運輸企業。
近年來,中國開放城市的外資企業日益增多,其對物流服務的迫切需求促使外資物流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從而使中國交通運輸業處於競爭劣勢,但也使其看到了自身的發展方向。許多企業為了專註於自己的主業,將運輸服務部門“剝離”,將其服務社會化。這些運輸服務部門失去“皇糧”後,不得不“找米下鍋”,擴大服務範圍,向物流業發展。
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是為外部客戶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運營服務的公司。它不是貨物實際移動鏈的獨立參與者,而是代表發貨人或收貨人執行。選擇第三方物流主要是基於第三方物流行業對客戶的期望:運營利益、經濟利益、管理利益和戰略利益。當今社會處於壹個“即插即用”的時代,人們希望他們使用的壹切都簡單、快捷、方便,這對那些想要尋求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來說確實是壹個特殊的挑戰。無論是企業將單個倉庫管理還是整套配送系統委托給第三方,發展高效的第三方物流關系,賣家和貨主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值得花這麽多時間和精力嗎?雖然這方面有很多疑點,但是有過這方面經驗的人都知道它的價值。專家認為,將第三方物流的活動簡化並整合到企業的運營中是可能的,但這種方式必須保護買家不產生任何額外的費用,企業應創造良好的服務和支持環境,以促進第三方物流的最佳運作。大型委托單位如何借助外力,
即如何選擇物流公司,以下是壹些經驗:
1.組建壹個跨部門的物流組織涉及面很廣,不是物流專業人員壹個人就能做好的。要吸收本企業的生產、營銷、質量管理代表,組建跨部門的後勤組織。
2.確定企業使用物流服務的目標。確立這樣壹個目標,讓大家有壹個清晰的認識。這是選擇物流公司的前提條件,也是未來衡量物流績效的標準。目標確定後,不難預測需要克服的困難,選擇最適合的物流公司。
3.確定用戶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在確定了企業使用物流服務的目標後,還需要了解和確定用戶(企業產品的購買者)使用物流服務的需求,以確保待選擇的物流公司能夠揚長避短,更好地提供物流服務。
4.制定選擇標準根據企業的目標和相關用戶的要求,制定選擇物流公司的標準。這個公認的標準,壹方面作為選擇物流公司的依據,另壹方面也是以後對選擇的物流公司做出要求的依據,要認真對待。
5.提出備選物流公司名單,根據選擇標準在物流行業尋找備選對象。這些候選人既要符合企業的經營方向,又要適應企業的區域範圍。為了找到最佳合作夥伴,我們可以征求供應商和客戶的意見,咨詢專業機構,甚至在網上廣泛搜索。
6.請候選人給候選人發壹封信,詢問他是否願意投標。信中不僅要介紹公司的概況和招標項目的性質和區域範圍,還要要求對方提供公司的基本情況和職權範圍內的經營範圍。
7.發布咨詢方案。向通過初審的候選物流公司發放咨詢方案,提出運輸、倉儲、增值服務等方面的要求。請對方在咨詢報價單上填寫機構名稱、服務能力、原用戶單位及其報價。
8.在認真審閱回復的咨詢方案和報價後進行實地考察,組織力量重點考察4 ~ 5家最有可能中標的物流公司,深入了解其物流設施、業務流程、公司領導和壹般人員。為了便於比較,同壹組人要進行集體調查,並填寫規範的調查表。
9.審查候選人的資格。該企業跨部門物流組織根據考察報告、報價等相關資料,對投標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理念、戰略適宜性等進行逐壹審查。
10.通過對比分析,選定的合作夥伴利用層次分析法將投標競爭對手的條件與企業原來的選擇標準進行比較,將各備選物流公司的各項權重分數輸入電腦進行比較,以便領導據此做出最終決策。合作的物流公司已經確定,並與其簽訂了第三方物流協議。這個協議的實施過程對於每個企業來說是不同的,但是壹些重要的考慮因素會幫助每個托運人處理好這些關系。
這裏我們為托運人提供壹些建議。
1.明確自己對第三方提供的物流服務的需求,要求托運人密切跟蹤每壹項活動,並進行徹底的自我檢查。這意味著關註整個供應鏈的運作,而不僅僅是某個特定的部分。對於物流管理者來說,要重視產品從原料產地到最終用戶的全過程,包括售後服務。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真正了解企業的運營、需求和目標,以及企業目前的運營是否滿足這些需求,實現目標?企業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運營,才能從第三方物流的使用中獲得真正的利益。
2.自上而下,全力支持引入第三方物流,會影響到企業各個部門的運作,從銷售、營銷部門到財務部門,這就需要在合作政策、文化、行為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最重要的是,企業的高層領導應該全力支持這個計劃。但這些還不夠,還要保證企業各部門的領導都接受這個方案。
3.計劃的實施需要額外的時間和資源,從壹開始就將第三方物流關系納入正軌,因為在管理過程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會有人員甚至整個運營單位的變動,因此需要專門的知識來管理初期的合作。壹些第三方物流公司已經創建了壹套初步合作的方法論,這裏有壹個模型供貨主參考。這種模式稱為“開始”模式,每個字母代表物流實施過程的不同階段,“S”代表S”(戰略願景;t”(戰術)是指戰術制定;(組裝)是指條件-人員、信息系統、硬件、輔助設施和通信r”(資源)指的是資源的開發——主要是人力資源如財務經理和供應鏈經理;t”(培訓)代表人員培訓——培訓和使用新技術。
4.消除溝通障礙如果相關部門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企業在實施第三方物流協議時會遇到阻力。比如供應商在服務新客戶的時候,會遇到壹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經常會收到壹些相互矛盾的信息,有些來自運輸部門,有些來自財務或者營銷部門。所以要解決類似的問題,各部門要緊密合作,找出溝通中的障礙,並加以解決。解決溝通問題的方法之壹是直接指定專人監管物流合作關系。
5.將IT納入計劃到物流是壹個數據密集型的活動,每壹個第三方物流協議都包括信息處理和共享,所以從壹開始就將信息技術部門納入項目計劃是很自然的,這對物流協議的成功實施有很大的幫助。綜上所述,企業和物流供應商要對項目運作的進度進行監督和檢查,要意識到他們之間的關系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要提前做好準備。其實不管企業的目標是什麽,提前做好準備都會增加合作成功的幾率。妳會發現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是值得的。
歡迎來到長風。獲取最新的物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