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落地31個省份140多個城市的20萬所學校,這個智慧教育計劃的基礎是什麽?

落地31個省份140多個城市的20萬所學校,這個智慧教育計劃的基礎是什麽?

6月23日,聯想召開主題為“聯想新IT教育數字化轉型新動力”的新IT發布會。圍繞國家教育數字化的戰略背景,多位業內專家對教育數字化的必要性和轉型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上,針對當前我國教育面臨的主要矛盾,即學生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高質量、靈活化、終身化的教育需求,與當前以學校為基礎、標準化、班級為基礎、單壹渠道的服務供給模式之間的矛盾。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高級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俞聖泉指出,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創新潛力,是突破教育關鍵環節難題和困境的關鍵。

聯想集團SSG產業智能業務部總經理王俊傑也強調,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關鍵特征。作為覆蓋端-邊-雲-網-智所有要素的新型IT服務商,聯想也在通過創新技術積極為國民教育做貢獻,通過IT底層的技術變革和智能設備、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服務的3S全棧服務能力,推動教育數字化。

01

新IT打開了教育基礎

聯想壹線服務教育數字化轉型

今年6月5438+10月,教育部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布置了2022年教育七大任務,其中“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全新亮相。全國教育系統正在把教育信息化作為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全面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然而,教育數字化的轉型並非壹蹴而就。認清教育數字化,聚焦轉型痛點,有助於進壹步推動教育改革的實施。

會上,俞聖泉對教育數字化做了深入解讀。

“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就是不斷深化新壹代信息技術在教育要素配置中的優化整合,將數字技術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入教育的所有要素、業務、領域和流程,激發數據要素創新的驅動潛力,提升教育組織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實現以數字信息為基礎設施和實施工具,以創新人才培養為導向的教育新生態的過程。”

俞聖泉指出,教育數字化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解讀。

第壹,技術變革推動變革,教育變革經歷了信息化、網絡化,正在進入智能化階段。未來,我們將專註於提供智能,擁有主動的智能環境,提供人機協同的教育智能服務。

第二個層面是從教育業務的角度,這也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特征,即業務創新、模式創新和生態創新。依托於智能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未來將是人機協同——商業創新的教育智能;人才培養模式將實現大規模的個性化模式創新;物理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的融合,形成新的教育生態——生態創新,虛擬現實融入其中,虛擬現實交互全面融入學校。俞聖泉強調,教育數字化的核心指向業務流程、教育形態、教育生態理念的變革。在無處不在的智能環境下,未來必將是新的辦學方式,新的人才培養,新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務。這是變革的核心方向和核心訴求。

商業創新和生態創新必然會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藍鯨教育主編王表示,隨著線上教學的常態化和智能教學硬件的豐富化,教師需要更加系統化的數字化教學服務,如教學管理評價的服務系統、備課的個性化應用服務等。

“我覺得數字化下壹步的追求應該是能夠從底層打通所有接口,打通所有供應商,提供壹個整體的數據基礎,然後在服務商提供能夠協調所有教學生態的教學管理、評估、測試的服務。”

除了數字教育的系統化服務,另壹大需求痛點是技術與應用融合的障礙。聯想中國大客戶業務集團的整合營銷和預售;交付高級經理張艷麗提到,在對高校的調查中,雖然部分學校有100%的教育信息化產品,如智能互動大屏、備課軟件等,但只有20%的教師使用,產品功能不到1%。復雜的產品技術還沒有真正紮根應用需求,解決老師的問題。

02

新IT打開了教育基礎

聯想壹線服務教育數字化轉型

如何從底層提供完整的數據基礎,進而構建教學生態的系統化服務?如何簡化復雜的產品設計,真正為師生服務?在國內發展教育信息化近20年的聯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聯想從早期的遠程教育項目,到教育信息化1.0的“三通兩平臺”建設,再到後來的“三全兩高壹大”信息化2.0的全流程深度參與,已成功為20萬所學校提供從設備、解決方案到咨詢的全棧服務。作為業內少有的端-邊-雲-網-智全覆蓋的新型IT服務商,聯想不僅具備底層技術支撐能力,還可以依托新型IT內核“擎天”智能引擎,打造智慧教育領域的頂層設計能力,通過3S智能設備、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服務構建全棧服務能力,滿足教育服務生態圈的建設需求。

“現在我們要實現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除了整體解決方案的頂層設計能力和應用平臺的開放等壹些技術手段,我們從根本上需要讓壹線教師使用信息基礎設施和應用,讓壹線教師開始數字化轉型。”

聯想張玉立說。教育的數字化是以教育服務生態的構建和教育信息產品的真正應用為支撐的,二者缺壹不可。

在聯想新IT教育數字化轉型與新動力圓桌論壇中,嘉賓從左至右分別是聯想教育智庫秘書長王川、北師大未來教育高級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俞勝全、藍鯨教育總編輯王、聯想中國大客戶業務群整合營銷與售前&交付高級經理張玉麗

根植於教育壹線,聯想開始從信息應用產品的可用性、適用性、事前性三個方面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對於數據的追溯、存儲、挖掘和分析,也要進行更貼近教育教學理念的設計,從信息化手段上指導教育教學改革。基於此,聯想建立了數字化校園解決方案,覆蓋了數字化理化實驗考場、虛擬仿真實驗等定制化應用場景。在近日發布的聯想教研1+的解決方案中,聚焦教師備課和課堂教學兩大核心場景,幫助教師高效備課,提升教學效果。

事實上,基於區塊鏈、視覺語音處理、NLP、機器學習等核心技術,聯想構建了基礎服務架構“Le-Learning Platform”和多元化數據中心,還打造了針對不同教學應用場景的智慧校園、智慧校園、智慧課堂、智慧培訓四大方案,以項目服務、運維服務、運營服務的全棧能力服務K12、職校和高等教育。同時,針對細分的場景,聯想建立了72個模塊化系統,涵蓋教研系統、資源系統、教務與管理系統、教學系統等。,通過三維積木組合實現了整個教育場景的數字化。

活動現場,河南省內鄉縣教育大數據中心主任裴世陽也分享了聯想紮根內鄉的實踐案例。內鄉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山區,屬於秦巴連片特困地區國家級貧困縣,傳統教育潛力接近極限。在內鄉縣市委、縣教體局的支持指導下,聯想前後帶領專家十余次摸清壹線教育現狀,打造了“四雲壹平臺”“壹群兩中心”的智慧教育運營模式,覆蓋全縣296所中小學。聯想為學校提供教育資源平臺、智慧教室、教學大屏、智慧校園等壹系列教育應用,幫助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實現真正的智慧教育。

除了內鄉縣智慧學區學校方案,羅湖未來學校、北師大智慧課堂、齊魯工業大學等多個聯想智慧教育案例相繼落地。現在聯想已經在全國365438個省份超過140個城市落地20萬學校客戶,正在快速成長為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使能者。

目前,教育數字化不再是單點解決某個場景問題,而是需要教育數字化服務企業深入到每壹個具體的應用場景,精準解決實際痛點,利用智能技術打造定制化、全棧式的服務教育教學場景,形成教育數字化的生態系統。今年,就在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開始之際,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6個省市的教育部門提出了階段性實施綱要,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教育的整體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未來,聯想將繼續深挖壹線,有效解決壹線師生問題,推動中國教育數字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