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堤防工程圍堰及混凝土護坦施工技術?

堤防工程圍堰及混凝土護坦施工技術?

堤防工程中圍堰及其混凝土護坦施工工藝的具體內容是什麽?下面仲達咨詢為您解答。

1項目概況

該工程是錢塘江標準塘杭州郊區段四期工程濱江第四標段,是以防洪為重點,保障杭州、浦沿等城鎮安全的工程。其樁號為0+590-2+134,長度為1544m,工程為按百年壹遇洪水(潮水)標準設計的壹級堤防工程。經現場調查,本項目的顯著特點如下:

1)本標段為老堤加固工程,重點為沈井下沈、混凝土護坦、護坡施工。在施工中,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和組織方案,確保工程按時、高質量完成;

2)由於本工程堤線附近施工場地狹窄,堤頂為施工主幹道,必須合理安排施工臨時設施;

3)本工程圍堰施工是確保施工安全和進度的最關鍵工程。必須采取有效的技術和組織措施,確保圍堰施工的進度和質量,並加強圍堰的維護。

2.施工方案的采用

同時,根據施工特點、自然條件、工期等。原則上采用平行作業和流水作業相結合的方法。考慮到場地地形,本標段施工分為三個作業段,以樁號0+887和樁號1+511為界。考慮到第二段和第三段相對較長,第壹段相對較短的特點,在第二段和第三段設置兩個工作面,從中間向兩端延伸,第壹段設置壹個工作面。以石料混合料的拋填、沈井、護坦、混凝土護坡、路堤背坡填築為重點,采用先下後上的交叉作業方式進行布置。

考慮到本工程采用圍堰施工,圍堰內各工作面不受錢塘江潮汐的影響,可以充分利用壹切可利用的施工時間,有利於工作面的充分開展,較好地解決了工作量大、工期緊的矛盾,因此我們計劃采用圍堰方案進行施工。圍堰用土袋填築,土方用吸砂泵填築。施工擬分為三個標段,第壹標段樁號為0+590~0+887,第二標段樁號為0+887~1+511,第三標段樁號為1+516544。混凝土護坡采用滑模工藝施工,混凝土由攪拌站用工程車直接運至堤頂,再通過鋼溜槽卸料,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3測量放樣

進場做好水準測量工作,同時進行施工測量放樣工作。施工前,會同業主和監理對測量控制點進行復核和設置。根據國家測繪局關於各項調查要求的有關規定,要認真做好調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測量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提高測量精度,保證質量。

根據工程規模,指定專人負責施工測量,全面準確地提供施工階段所需的測量數據。施工階段平面設置:根據業主提供的坐標點,定位基準線建立坐標控制系統,在堤腳相應部位設置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測量往返壹次。坐標控制系統精度不低於壹等導線測量,即左右誤差小於5°,相對中誤差小於1/10000,高程控制點精度不低於三等水準測量,閉合差應滿足規範要求。

施工測量人員應對測量標誌進行統壹編號,並編制在施工總平面圖上,標明相關標誌、相互距離和仰角,以免出錯,並在施工過程中定期檢查,避免移位。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應設置在地基堅實、不受施工影響、不易損壞、易於保存的地方,並澆築混凝土基礎,設置防護樁。同時,為有效保證測量精度,在混凝土、沈井、板樁施工前,根據控制點進行放樣測量,並再次進行復測,確保工程精度。

平面控制點的設置主要包括:標準堤防中心線樣(埋設木樁或混凝土樁)、沈井中心線樣(立木花桿)、外河側抑制層石頭邊緣線樣(立木花桿)、護坦邊緣線樣(立木花桿)、護坡邊緣線樣(立木花桿)、內坡土方邊緣線樣(立木花桿)、防波堤頂邊緣線樣(立木花桿)。根據對圖紙和現場的詳細觀察和分析,結合平面控制點的設置和測量,采用導線控制測量的方法。具體措施是:利用業主提供的測量控制點與標準池中樁坐標值之間的關系,計算出測量控制點與標準池中樁之間的角度和距離,然後用經緯儀控制定出標準池中樁。利用堤防各邊線控制點與堤防軸線控制點的關系,用經緯儀控制角度,鋼卷尺測量距離,設置各邊線控制點。每壹個平面控制點都要精心保護,在標準堤中心澆築混凝土進行保護,其他控制點周圍用堆石保護;同時,應定期對控制點進行復核,以確保準確性。

4臨時圍堰施工技術

鑒於本工程海堤為舊堤加固,根據水文潮位,堤腳沈井、護坦等部分分項工程施工期處於水位變動區。為使該部分工程進場後開始施工,避免漲潮和落潮對工程施工進度和質量的影響,同時便於施工面的開展,有利於加快施工進度,擬修建臨時圍堰,形成封閉施工區,排除積水。由於錢塘江潮水受河床地形等多種因素影響,並伴有強湧潮,湧潮洶湧,水頭高,流速快,沖擊力強,圍堰必須抵抗大湧潮沖擊和灘圍堰泥沙的沖刷。為確保圍堰的安全,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擬定方案如下:

臨時圍堰結構考慮采用吹填管袋圍堰。設計主圍堰長約1.570米,沿護坦外側布置。每個編織袋長約50m ~ 100m,土方采用吸砂泵填築。計劃分三段開工建設。圍堰中心線距堤軸線約35m~40m,距坡腳開挖留有壹定距離,便於基礎開挖等相關工序,確保安全。設計圍堰頂高程9.2m,頂寬4m,底寬11m。兩側編織袋吹填土用鋼管固定,袋的中部和頂部設置φ 48鋼管作為拉結鋼管,間距為1.5m,圍堰底部鋪設壹層防滲塗層編織布,中間填充吹填土。

1)選材。圍堰填築土料采用灘塗淤泥,填築後取樣,經監理批準後實施。充泥管袋采用土工布編織袋制作,長度50m~100m,直徑2m~3m。抗拉強度大於25kN/M,經緯度為14×14/英寸的聚丙烯梭織布,用35根三股尼龍線縫制,包口和接口共縫制三次。每包縫制時,縫制4 ~6片。鋼管采用φ 48的定型建築腳手架鋼管;

2)施工工藝。填築前,清理樹根、草皮、巖石、腐蝕物等。在管道袋的底部。首先,采用水沖法打入鋼管。鋼管打入後,用鋼管支撐固定,斜撐和豎向鋼管用蝶形扣固定,使其連接良好。然後放上土工布袋,用吸砂泵灌滿。大規模施工前,應在海灘上進行試填。在獲得壹定的試驗數據後,如漿液濃度、布袋尺寸、漿液篩分壓力、漿液篩分時間、固結速度、沈積速率等,進行綜合施工。抽吸泵放置在船上。吹泥時,根據放樣控制好管袋的位置,然後用鐵絲將管袋的兩端和中間部分紮牢,綁牢在固定樁上,避免吹泥時移位。填泥時,松開鐵絲,直到袋體穩定。填築時註意及時調整輸送嘴的方向,避免袋體受力不均而變形移位,並人工擾動填泥體,加速土體固結。同時註意控制篩漿壓力,防止破袋。吹填土應分層填築,待下層袋固結後再填築上層袋。吹泥時,圍堰兩側坡腳應同時進行,吹壹層袋,將袋間泥芯填滿。疏浚後的袋體應及時保護,並盡快做好護坡。

5混凝土散水及護坡施工技術

5.1混凝土護坦施工

1)新建混凝土護坦堤位於護坡腳外側至沈井位置,長8.5m,厚40cm,頂標高▽6.0m;散水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設有排水孔。護坦下有3cm厚M7.5水泥砂漿墊層和17cm厚碎石墊層,並鋪設壹層400g/m2無紡土工布。護坦下的無紡土工布采用人工鋪設,鋪設後應立即鋪上碎石墊層,以避免土工布因日曬或室外暴曬時間過長而老化。

2)鋪設碎石墊層和M7.5水泥砂漿墊層。礫石墊層采用挖掘機人工鋪設,人工整平。礫石應通過自卸卡車直接運輸至路堤底部,並堆放在護坦位置附近。用挖掘機將碎石鋪在沈井內坡的土工布上,用人工鏟平。碎石墊層應均勻連續鋪設,並有足夠的厚度,整個範圍內鋪設後的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厚度控制:施工前放出基礎面,用木樁標出基礎面,木樁間用木條控制鋪設厚度,碎石墊層采用優質無泥級配碎石。M7.5水泥砂漿墊層采用攪拌機生產,工程車運輸至所需位置,人工攤鋪整平。砂漿墊層厚度應足夠,連續鋪設,邊鋪邊抹,達到密實效果;

3)護坦鋼筋在現場加工廠制作。制作前,鋼筋應拉直並除銹。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扭曲,盤繞鋼筋和彎曲鋼筋應調直。鋼筋經調直機調直後,筒模劃傷的表面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少5%以上。鋼筋交叉點用鐵絲綁紮,箍筋末端向內彎折,箍筋轉角與鋼筋交叉點紮牢,用人工立筋綁紮;

4)本工程鋼模板成型拼裝,在局部形狀特殊的地方定制鋼模板。模板搭設應牢固、穩定、整體性好,模板拼縫應平整光滑,接縫間不得漏漿。模板應塗刷脫模劑,使脫模後的混凝土表面光滑;

5)攪拌時,由於護坦中有鋼筋,混凝土應分兩個等級。鋼筋綁紮完成後,進行無倉面澆築。用15T履帶吊和1m3臥式罐澆築無倉面護坦混凝土,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木抹子搓平,鐵板壓光三遍成活。

5.2混凝土護坡飾面施工

護坡單板位於水邊,從堤頂防波堤墻外到堤腳平方英尺。應選用二級混凝土,最大粒徑不大於40 mm,側模采用鋼模板,模板塗無色隔離劑,模板接縫用橡膠條密封,避免漏漿。上模采用自制鋼拉絲模,由手拉葫蘆拉動,滑動方式推進。

混凝土由現場攪拌站拌制,工程車運至堤頂,通過溜槽直接入模。手動平倉,層層倒。滑模會壹次提升到20cm~30cm的高度,可根據氣溫變化增減。φ50插入式振動器振動。為了便於溜槽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能過小,運輸過程中不能出現離析或泌水。混凝土澆築應在拆除開挖後進行(部分建基面按二期混凝土要求處理,先用水沖洗基底)。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以利於上下混凝土的結合。插點應均勻布置,每40cm壹個振點,在混凝土表面斜向振搗,直至混凝土表面被淹沒,不再下沈,基本無氣泡逸出。滑模每次滑動時間不宜過早,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滑動後出模的混凝土不會因上層混凝土的振動而下沈,出模的混凝土表面應及時壓實、刷凈。施工縫應采用瀝青板嵌縫,嵌縫應順直、美觀、飽滿。

6結論

結合壹級堤防工程,重點介紹了老堤防加固工程沈井下沈、混凝土護坦和護坡的施工。施工中必須采取有效的技術和組織措施,確保圍堰施工的進度和質量,並加強圍堰的維護。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