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為什麽說不墨守成規?

為什麽說不墨守成規?

自百事可樂問世以來,美國兩大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之間的爭鬥已經持續了近百年。因為可口可樂比百事可樂早13年上市,百事可樂幾十年來壹直處於劣勢。在20世紀50年代,可口可樂仍然以二比壹領先於百事可樂。然而,到了80年代,雙方差距逐漸縮小,爭鬥愈演愈烈。

在這場肉搏戰中,美國百事可樂公司總裁羅傑·恩裏克總是用“兩個和尚過河”的故事來警示自己。

兩個和尚從壹個寺廟走到另壹個寺廟。他們走了壹會兒後,遇到了壹條河。因為壹場大雨,河上的橋被沖走了,所以他們不得不涉水過河。

這時,壹個美麗的女人碰巧走到河邊。她說她有急事要過河,找了兩個和尚幫忙。

第壹個和尚立即抱起女子,把她安全送到對岸。第二個和尚隨後順利過河。

兩個和尚默默地走了幾英裏。

第二個和尚突然對第壹個和尚說:“我們和尚永遠不要靠近女人。妳剛才為什麽違反了背那個女人過河的規定?”

第壹個和尚淡淡地回答:“幾裏前我就把她放下了,可我看妳還背著她!”"

在《百事為王》這本書裏,恩裏不斷告誡自己,要學習第壹個和尚做事的勇氣,而不是像第二個和尚那樣那麽容易被壹個規則束縛。

由於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在配方、顏色和味道上都非常相似,大多數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兩者的區別。然而,在他們之間“戰爭”的前期,百事可樂壹直在苦苦經營,尤其是在廣告方面,被可口可樂遠遠甩在後面。

在與可口可樂的無數次交鋒後,百事可樂終於突破規則,重新定位。百事可樂開始以“新壹代可口可樂”的形象向可口可樂發起沖擊,從年輕人那裏贏得了廣闊的市場。飲料市場份額的戰略格局也悄然發生變化。

百事可樂的定位很有戰略性。因為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很像,百事很難在質量上做文章。百事可樂選擇的挑戰是區分其消費者定位。百事放棄了不分性別、年齡、年齡的“全面覆蓋”策略,單獨從年輕人入手,對可口可樂進行了側翼攻擊。百事可樂試圖通過廣告樹立其“年輕、活潑、現代”的形象。

百事完成定位後,開始研究年輕人的特點。仔細調查發現,年輕人最喜歡的東西是獨特的、新潮的、有內涵的、有創意的。抓住年輕人的心理特點,百事可樂開始推出壹系列以年輕人最新明星為形象代言人的廣告。

在美國,百事可樂以500萬美元聘請流行音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做廣告。此舉被稱為史上最大的廣告操作。傑克遜真的沒有辜負他的使命。當他隨著夢幻般的舞步,唱著百事廣告的主題曲出現在屏幕上時,年輕的消費者無不為之震驚。

在中國大陸,百事邀請郭富城和王菲作為其形象代表。這兩位歌手的影響力是顯著的。郭富城的勁歌熱舞和王菲的冷酷氣質迷倒了無數年輕消費者。百事可樂在中國的銷售點,到處都是郭富城執著、堅定、熱情的目光。

隨著廣告力度的加強,百事年輕活力的形象開始深入人心。在上海電臺對6000人的調查中,年輕人說他們認為最酷的是什麽。他們認為最酷的女歌手是王菲,最酷的男歌手是郭富城,最酷的飲料是百事可樂。百事邀請當紅藝人擔任代言人,廣告中充滿活力的青春場景成為人們對該品牌最深的記憶。

此外,百事可樂的廣告語言也頗具特色。它以“新壹代的選擇”和“對無限的渴望”作為自己的廣告口號。因為百事認為年輕人追求壹切,比如音樂和運動,所以百事提出了“欲望無止境”的口號。百事主張年輕人做出“新壹代選擇”,即打破常規,喝百事。百事可樂,兩個充滿活力的廣告詞,迅速贏得了年輕人的認可。用廣告語言來說,百事的廣告內容壹般是音樂和體育。百事可樂也擅長打足球牌。百事可樂利用了大多數青少年喜歡足球的特點,專門推出了百事足球明星...

作為挑戰者,百事可樂沒有模仿可口可樂的廣告策略,而是勇於創新。通過打破常規,樹立了“後來居上”的形象,將品牌所蘊含的積極、時尚、進取、機智幽默、對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新生代精神發揚到百事可樂的每壹個角落。普洛·卡特說,“墨守成規是致富的絆腳石。真正成功的人,本質上都是叛逆的。”

霍英東的成功源於他從不墨守成規,遇到困難就想辦法的好習慣。

朝鮮停戰後,霍英東獨具慧眼。他看到了香港人多地少的特點,認識到房地產行業大有可為。他毅然傾註多年積蓄,投入房地產市場。他著手成立立信建築房地產公司。每天忙著拆舊樓建新樓,買賣,翻開人生嶄新的決定性的壹頁!

當時房地產行業花壹筆錢買地蓋房子,蓋完樓再壹層壹層賣,或者按房子收租金。但他不墨守成規,把要建的樓提前層層賣出,然後用募集的資金建樓,賣出去之後再建。這種先有後有的逆轉使他能夠用少量的錢做大事。原本只用來蓋壹棟樓的資金,可以用來蓋更多的新樓。同時,他可以有充裕的資金購買好的土地和先進的施工機械,從而提高建築的質量和速度,降低建築成本。更有競爭力的是他的樓盤位置可以優於同行,價格低於同行。而且有時候他還會用分期付款的預售方式,讓更多人買得起。為了推廣先賣後建的方法,霍英東率先采用宣傳冊和廣告進行廣泛宣傳。他說:“我們進行各種宣傳,讓更多有錢的人買。比如來香港定居或投資的華僑,他們的親戚,辛苦半輩子有壹點積蓄的員工,暴發戶,從事其他小生意的商販,都可以來投資房產。誰不想有自己的房間?只有很多人關心它、理解它、參與它,我們的事業才有希望。”霍英東的廣告效果相當好。立信建設房地產有限公司在短短幾年內建成並銷售的高層建築已經覆蓋香港和九龍,打破了香港房地產銷售的記錄。這個既不是建築工程師,也不是物業管理老手的水“窮光蛋”,卻在短時間內成為大名鼎鼎的建築、住宅施工大王,資產過億。這主要是因為他敢想別人不敢想的事,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霍英東善於打破常規,成就了自己的財富和事業。他遇到困難就想辦法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有很多傳統觀念在今天已經不再有助於高效做事,人們對打破常規並不陌生。但是壹旦遇到實際問題,人們還是習慣用常規思維。很多本來可以解決的問題,變成了不可能,難以解決。制定規則本該是為了幫助人們解決問題,但所有的規則都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表現出不同的功能。壹旦規則不再有利於解決問題,就應該立即打破規則,不再受規則約束。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由於自然科學從中世紀神學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形成了思想大解放的文學環境,產生了許多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巨人,在不同的學科中放射出燦爛的智慧。

只有突破常規的創造性思維才能讓壹些問題變得困難和容易,只有突破常規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創造新的奇跡。